中美博弈:變化莫測東北亞

馬堯

2016開年以來,隨着朝鮮第四次核試驗以及「衛星」發射,中美兩國的交手也進入一個全新階段。100天過去,對東北亞的較量進行總結十分必要。

Dangerous-games-in-Northeast-Asia

世界局勢大有風雲變幻之勢,近期鳳凰國際智庫顧問小組在內部會議中,透視了中美關係幾大新特點:首先,美國的策略是,給中國製造麻煩,讓中國犯錯;第二,朝鮮問題,美國並不想解決;第三,中美兩大國管控危機的能力都很強。

鳳凰國際智庫顧問小組預測,下一步,中美雙方「該鬥的鬥,該談的談」。東北亞變幻莫測的局勢仍是精彩棋局的觀測場。

美國:克隆東歐反導系統、打造東北亞小北約的企圖

北京時間3月2日晚,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全票通過對朝鮮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此時,距離朝鮮第四次核試驗近百日,在此期間,中美兩大國在朝鮮半島博弈持續不斷,而最大的聚焦點莫過薩德(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 THAAD)是否部署韓國。至今,它會不會進駐韓國的疑問,仍是一盤棋中最活又最關鍵的一個子。

無論中國、美國還是韓國,近來圍繞薩德進行的周旋博弈舉世矚目。

韓國《中央日報》3月2日報道稱,聯合國安理會上通過包含強力對朝制裁的決議案,那麼預計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的商討將會加快步調。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科比此前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稱,「部署薩德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對朝制裁是兩碼事」。韓國媒體認為,這否認了部分人對於美國在引導中國參與安理會對朝制裁的同時,對中國反對的薩德部署相關問題做出讓步的懷疑。

dd7f4fdeb39f528size20_w608_h386
三個月來,東北亞局勢風雲莫測,各相關方在這一地區的博弈引人注目。

其實,在韓國部署的THAAD系統的攔截彈對中國的影響不大。THAAD攔截彈是用於在末段高空攔截導彈的,攔截高度為40-150公里。在這一高度上,中國的戰略導彈尚處於發動機工作的主動段,絕大多數中國的戰略導彈都在韓國THAAD攔截彈的飛行包線之外。退一萬步講,即使中國潛射導彈從黃海或渤海發射,其彈道可能在韓國THAAD攔截彈覆蓋範圍之內,THAAD攔截彈也不能在主動段攔截導彈。所以,THAAD攔截彈本身對中國幾乎沒有影響。

問題的關鍵在於,THAAD所採用的火控雷達TPY-2,這一探測距離達到2000公里的雷達也可以單獨部署,即前沿部署X波段雷達(FBX-T)。韓國TPY-2雷達可以看到黃海和渤海發射的中國潛射導彈,探測範圍覆蓋導彈的部分主動段以及彈頭和誘餌的釋放過程(約在主動段結束後幾分鐘)。另外,韓國TPY-2雷達也可在和平時期監測中國於渤海、黃海進行的潛射導彈試驗(落點在中國西部),為導彈防禦積累目標特徵數據。

一旦薩德在韓部署,中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大片戰略縱深便暴露在美軍面前。

美韓宣稱,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X波段雷達的探測距離會進行限制,這純粹是蒙人的鬼話。

雷達探測距離遠近的轉換,在操作上只需更換插件,調高功率便可完成。一旦中美有事,駐韓美軍可以迅速加大探測距離,因此在韓國部署薩德,將大大抵消中國導彈部隊的作戰效能,打破地區軍事平衡。更可怕的是,薩德系統可以與日本的宙斯盾反導系統聯通,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堵針對中國導彈的無形的牆,並且宙斯盾系統還可以機動推進,這是中國無法忍受的。

因此,一旦薩德落戶韓國,美國便在東北亞地區擁有了完整的導彈防禦系統:「愛國者」為低層末端反導系統;「薩德」為高層末端反導系統;「宙斯盾」系統則為海基中段防禦體系,再加上美國本土部署的中段防禦系統,美國在該地區構建的兩層多段彈道導彈防禦體系便逐漸形成。如果在加上早先已經在日本部署的「宙斯盾」系統、「愛國者」反導系統等,美國就在東北亞地區克隆了東歐的反導系統,從此該地區的攻防戰略平衡或將被徹底打破,而美日韓也將成為東北亞的小北約。

e069c7d556dfa6dsize30_w608_h386
朝鮮進行核試驗后,美軍向朝鮮半島派遣4架F22戰機 。

中國:竭力阻止薩德 備案工作不可缺

數日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美。觀察人士認為,目的很清楚,是奔着薩德去的。說明中國已經對韓國不抱有期望了,所以只能抄後路,直接跟美國談。

薩德如果最終進駐朝鮮半島,將意味着中國在地緣政治上一次不小的挫敗。

屆時,東北亞地區反導系統的軍事競賽不可避免,後續只要朝鮮繼續我行我素,韓國加入美日反導框架的政治阻力將被排除,在宙斯盾驅逐艦上部署SM-3、甚至部署SM-3陸基站都成為可能。這些都讓中國處於不利態勢。

對於中國而言,首先要做的是竭力阻止薩德部署到韓國。在這方面,除了採用外交渠道外,對韓國實施經濟制裁也是一個可以運用的手段。韓國是一個經濟外向型國家,其經濟騰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巨大的市場。中韓自由貿易區成立后這種依賴與日俱增。對於中國而言,韓國的產品大多可以替代,而對於韓國來說,中國的市場則不可替代。中韓貿易摩擦中的「大蒜事件」充分說明了貿易武器對於韓國的有效性。

如果薩德一旦落戶韓國,中國則需要在軍事領域加強應對措施。具體而言,中國可以採取兩種手段應對薩德系統,一是強化對其雷達系統打擊的能力。台灣著名軍事評論員王志鵬認為,雖然台灣部署了鋪路爪雷達,可以有效監控大陸目標,為其爭取7到10分鐘的預警時間,但是一旦台海發生戰事,中國大陸的CJ-10巡航導彈、「東風」-15導彈、「東風」-21導彈、Kh-31P反輻射導彈。Kh-59T電視制導導彈,以及現今持續發展的新型武器,都有能力攻擊此一雷達,使其戰場生存能力相當低。既然能夠攻擊鋪路爪雷達,那麼打擊薩德的TPY-2也不在話下。何況中國的軍用無人機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開發出專門進行電子戰的型號也並非難事。

3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作出嚴厲制裁,作為對其進行核試驗的回應
3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作出嚴厲制裁,作為對其進行核試驗的回應

二是提高導彈的突防技術。隨着彈道導彈突防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彈頭、單彈頭、減縮彈頭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彈載干擾機或外投干擾機、輕誘餌、再入誘餌、智能誘餌、紅外頭罩隱身、機動變軌突防等都是彈道導彈的重要突防技術。目前常見的彈道導彈突防手段包括:飽和攻擊同時發射多枚導彈或攜帶多彈頭,超出防禦系統的攔截能力。通過使用誘餌,使防禦系統難以分辨出真目標,比如使用複製誘餌(與真彈頭目標特徵相近似的誘餌),差異化誘餌(與真彈頭之間或彼此之間的目標特徵有一定差異的誘餌,從而使得防禦系統無法通過尋找目標特徵差異來判斷真彈頭)和反模擬誘餌(將真彈頭偽裝成誘餌);在戰鬥部上使用有源/無源電子干擾裝置,比如鎢制重箔條,因為在大氣層中雷達可以通過速度差迅速分出箔條和彈頭,但在大氣層外沒有空氣阻力,箔條只會慢慢與撒布器分離,雷達系統很難分辨出哪個是箔條哪個是彈頭,阻礙其對導彈進行快速定位。

此外,還有多層隔熱保護罩(將真彈頭隱藏在多層隔熱保護罩或者鋁製冷卻器中,降低表面溫度),雷達隱身(包括低反射截面外形、隱身塗料等)、火箭燃料添加劑(在火箭發動機燃料中釋放添加劑,改變火箭尾焰波長,阻礙預警衛星發現)、速燃火箭(加速火箭發動機燃燒,在衛星發現前結束助推段)等手段。而彈道機動彈道導彈通過某些機動方式改變飛行軌道也能躲避防禦系統的探測,識別和攔截,包括跳躍彈道、大氣層外機動變軌、螺旋彈道、高高空滑翔等。上面的這些突防技術和手段,通常不會全部應用在一型導彈上,具體應用會根據敵方防禦系統的特點和我方的技術水平、資金條件、導彈性能和突防要求來綜合考慮。

觀察人士指出,之前美國的一系列動作,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國要畢其功於一役,對中國的布局招式逼人,但就目前局勢發展而言,大體符合中國意願,總體正朝着緩和方向推進,中美取得了短暫的妥協。

3月2日至4日,僅三天時間,朝鮮半島再現波瀾不斷:2日安理會通過有史以來對朝最嚴厲制裁,大約10個小時后朝鮮用發射導彈回應;一天後,朝中社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指示做好隨時發射核彈頭準備;緊接着,韓聯社快訊稱,韓美成立聯合工作組啟動薩德(THAAD,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部署議程。

危機面前,誰強誰弱,中美兩國誰才是真正的「東方不敗」,韓美薩德小組的啟動將這場競賽帶入了新的階段。

接下來,三個焦點不可錯過:一,薩德部署的契機可能會在哪裡;二,中俄有能力阻止嗎;三,中韓關係受衝擊帶來的深遠影響。

美韓軍演是薩德現身的契機嗎?

幾天後,即本月7日,一年一度的韓美「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即將在韓國來開帷幕。這是一場註定被廣為關注的演習。本次軍演規模居歷年之首,不僅參演兵力及先進裝備刷新紀錄,而且軍演項目也更加新穎、更加貼近實戰。一個疑問是,美韓軍演是否是薩德部署的契機?

對於薩德系統是否會部署到韓國,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是部署;第二是不會部署;第三是部署「簡化」版的薩德系統。

關於第一種可能性,此前,由於中俄兩國的強烈反對,以及中國外長王毅在訪美期間與美國進行了有效的溝通,美國國務卿克里曾表示如果朝鮮半島實現無核化,薩德系統沒有部署到韓國的必要。美方「不急於」也不會「尋機」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這說明美韓在薩德系統的部署問題上立場已經開始鬆動,短期內進行部署的可能性較小。然而,朝鮮新的挑釁將這種判斷再次打上問號。

3月4日朝中社報道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下令時刻準備使用核武器。
3月4日朝中社報道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下令時刻準備使用核武器。

關於第二種可能性,儘管從目前形勢看不會在短期內部署,但不宜過分樂觀。正如前文所述,克里的話並未說死,留有餘地。正如對台售武問題一樣,美國完全可以通過當時模稜兩可的表態應,對中國而事後出爾反爾。而駐韓美軍司令斯卡帕羅蒂的話更是耐人尋味:薩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薩德的部署地點將決定其軍事效用,因此要找到合適的部署地點尚需時日,需要找到最佳部署位置,且將按照《駐韓美軍地位協定》(SOFA)的相關規定推進此事。對於薩德在韓部署事宜的具體議程,他表示,相信相關程序進展順利。現在還不宜談及具體時間表,但相關議程將會在較短時間內公開。

一旦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或者火箭發射試驗,美國完全可以再次提起薩德入韓事宜。關於這一點中國必須要提高警惕。

第三種可能性也同樣存在。所謂「簡化版」薩德,就是將薩德系統的雷達探測距離縮減。按照韓國國防部的說法,這個距離將會是600公里,「不會影響」中國的安全。這也是韓國為了不觸怒中國採取的折中方案。未來如果朝鮮再次進行核試驗和火箭發射試驗,這種方案進行實施的可能性不小。綜上所述,儘管美韓近期在朝鮮半島舉行軍事演習,但是雙方要想通過演習進行薩德系統部署的概率不高,換言之,美韓軍事演習並非是該系統落戶韓國的契機。

中俄聯手可阻擋薩德?現實是殘酷的

薩德系統進駐韓國不僅威脅中國的安全,同樣也威脅俄羅斯的安全——其遠東地區也在該系統雷達的監控範圍之內。有學者認為,中俄聯手應該可以阻止薩德系統的部署。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4f3a7654ed0046fsize28_w608_h385
不久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美國,與美國國務卿克里會面。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由於國力孱弱且主要精力集中在歐洲及中東,給中國能夠帶來的幫助其實並不大。經濟力量是綜合國力的基礎,俄羅斯偏偏在這方面出了大問題。2015年全年,國際油價的不斷下跌在俄羅斯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效應。政府預算緊張,物價持續上漲,通貨膨脹,這些問題一次又一次衝擊着政府、銀行和民眾的神經。俄羅斯的財政預算與油價緊密掛鈎。據報道,俄政府財政預算是根據2014年初的油價制定的。但油價一路從100美元一桶降到50美元,直到30美元以下。隨着油價進一步下滑,盧布對美元匯率在 2014年12月中旬已跌破70大關。據估算,俄羅斯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3.7%至 4%;截至2015年12月7日,全年通貨膨脹率為12.3%。

作為對能源出口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油價不斷下跌將致使俄羅斯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關於2016年俄羅斯經濟能否擺脫衰退並實現增長,政府和學術界持不同觀點。多數俄羅斯專家認為,俄羅斯經濟負增長或零增長還將持續更長的時間。更有甚至,俄羅斯2016年度的防務開支因為糟糕的經濟形勢減少了5%。這直接導致俄羅斯在外交領域的有心無力,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也只能忍氣吞聲。這樣一個俄羅斯,在薩德系統入韓的問題上給中國帶來的幫助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大。

此外,俄羅斯的導彈主要從北極上空打擊美國,因此東北亞不是其關心的方向。當然,這並不意味俄羅斯就無所作為:俄羅斯與韓國在航天領域有合作項目,且前者佔據主導地位。俄羅斯大可以利用這種地位向韓國施加壓力。

衝擊中韓關係,這是美國更想看到的

要搞清楚薩德系統進駐韓國產生的影響,首先必須搞清楚該系統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則先要搞明白目前陸基反導系統大致可劃分的三個級別。第一個級別以美國的「愛國者」-2、「愛國者」-3和俄羅斯的S-300、S-400為典型代表。這類防空反導系統是傳統遠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進一步拓展,主要用來對付射程2000公里以內的戰術彈道導彈。它們在來襲導彈再入大氣層后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高度以下進行攔截。其中,「愛國者」-3因為採用專用的動能攔截彈,效率最高。第二個級別的代表是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這類陸基反導系統最大攔截高度約180公里,射程為200公里左右,既可在大氣層內攔截,也可在大氣層外攔截,被稱為末端區域反導系統,同樣用於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系統。以色列的「箭」-2、「箭」-3也屬於這類系統。第三個級別的代表是地基中段反導系統,典型代表為美國的陸基攔截彈,主要用於在彈道導彈的飛行中段進行攔截,可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甚至是洲際彈道導彈。

c375b26d7f6cf41size31_w608_h386
3月3日,當兩隻大熊貓搭乘大韓航空專機運抵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開始為期15年的「旅韓」生活。

「薩德」系統全名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是目前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高空遠程反導系統,總承包商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在核武器領域已經難以取得對蘇優勢,因此,里根在1983年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企圖利用太空技術優勢對抗蘇聯核武器優勢。計劃中提出的地基導彈攔截武器主要是「外大氣層攔截彈系統」(ERIS)和「大氣層內高空防禦攔截彈」(HEDI),兩種系統高低搭配,形成了所說的「分層攔截」。1987年,美國陸軍空間與戰略防禦司令部提出了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的高空防禦技術開發計劃。1991年,蘇聯解體使美國失去往日勁敵,「星球大戰」計劃草草收場;而同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促使其把ERIS和HEDI合併在一起——美國人在殘酷的戰爭中看到了低層防禦的不足。

1992年,美國陸軍戰略防禦司令部正式啟動合併后的「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即「薩德」。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開始致力於「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即NMD和TMD,其中「愛國者」和「薩德」構成了美陸軍的高低搭配防禦體系。1994年,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薩德」地面測試,開始飛行試驗。在試驗並不順利的情況下,美國國防部仍堅持進行了多次攔截試驗。由於「薩德」之可行性遭到質疑,洛克希德公司着手對研發和試驗計劃進行全面調整,飛行測試一停就是4年。小布殊上台後,由於朝鮮、伊朗等國的彈道導彈發展迅猛,「愛國者」等低層導彈防禦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保護美國盟國和海外駐軍的要求。在充足經費保障下,試驗計劃在2004年全面恢復,並改稱為「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

自上世紀90年代中韓建交以來,兩國關係一直發展比較順利。建交伊始,兩國的貿易額僅為64億美元,而截至2014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2354億美元,在僅僅 20 余年裡增長了30多倍;兩國間的人員往來也從建交伊始的13 萬人次上升至近千萬人次。韓國方面甚至以歸還志願軍遺骸表達善意。然而,一旦薩德系統落戶韓國,中國為此動用貿易武器,首先受到衝擊的必然是雙邊貿易。

其次,代表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中韓自由貿易區勢必發展受挫,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將會被打斷,而這正是美國願意看到的——美國TPP的威力將隨之上升。

最後,由於兩國之間在海洋權益方面,特別是蘇岩礁及黃海及東海大陸架的劃分以及漁業捕撈問題上存在分歧,一旦雙邊關係惡化,上述問題有在短期內集中爆發的可能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