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突發「極端言論」的原因是什麼?4點!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2月1日表示,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日本和美國不會袖手旁觀

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發表狂妄言論,聲稱「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可以說是「日美同盟有事」;還說「採取軍事冒險行動,等同於走向經濟自殺的道路」雲雲。

安倍為何突然發表這些錯誤言論?

作者認為有4點原因:

1, 提高自身聲望,為復出作準備

早前日本麻煩纏身,安倍以「身體原因」及時隱退,待到菅義偉將奧運、役情等鍋全部背完後,如今他應該又在琢磨著如何復出。

作為日本前首相,發出這些錯誤言論,中方會在外交與輿論層面進行回應。

而他,正是想通過這種極端言論方式讓人們看到,他即使隱退了,還具有相當影響力。

同時,他通過煽動這種右翼情緒,挑動人們的右翼神經,來為自己增加影響力。

安倍此番操作,多是想提高自己聲望,為後面的復出作準備。

2, 掣肘岸田政府的外交政策

岸田文雄剛剛上台不久,其外交政策有還未成熟,甚至有可能還在制定中。

安倍通過發表極端言論來掣肘岸田政府的外交走向,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3, 試圖威懾中國大陸

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日本的心態由早年的狂妄,到後來的的自信,再到如今開始變得擔心。

一旦收復台灣,意味著中國大陸可以毫無阻攔的隨時出現在日本東面;同時,由於台灣距釣魚島只有一百多公里,若得台灣地利,未來對中國大陸解決釣魚島也極為有利。

日本不願中國強大,少了台灣這個牽制,中國大陸的崛起會更加順利,所以日美會盡可能的延緩台灣問題的解決。

從這些角度看,安倍試圖逞逞兇,甚至拿「日美同盟」來唬人,是解釋得通的。

4, 拖住美國

在美國成立AUKUS那一刻起,就已經顯現出它退守第二島鏈的意圖,如今又傳出美國將加強澳洲與關島等節點的軍力……

所有信號似乎都在顯示,美國已經知道第一島鏈守不住了,開始退守,將力量重點部署到第二島鏈上。

不排除一種可能,安倍也看到了這些信號,於是拿台海議題繼續拖住美國。

作者認為,對於我們中國來講,注意3點:

1, 務求實力不斷增長

國際問題,從來沒有靠嘴巴解決的,它們的最終解決辦法只有2個字:實力。即使沒有拿實力直接交火,也一定是以實力為後盾。

當然,台灣問題是我們的內部問題,但由於美日等其它國家的干預,它變得有些「國際化」。

因此,解決台灣問題的最終辦法還是「實力」,我們日復一日的增加自身實力,每增加一分,把握就大一分,別人就會退一分。

2, 甭聽日本怎麼說

安倍及日本的一些其它政客都在台海問題上叫囂過,但正如上文所言,國家間的較量講的是實力。

然而,日本現在勝得過中國嗎?顯然不能!既然如此,它所有的叫囂都是無意義的。

當然,日本還有一個最大的依仗,就是美國。問題在於,真若有事,距中國海岸500公里內完全是禁區,2000公里以內連美國作戰單元都未必敢進來,更別說日本。

安倍這樣說,它未必真有這個能力。

3, 盡可能的不讓台海問題影響「大國復興」這個大局

台灣問題只是「大國復興」這個頂層設計下的一個局部問題,所以得按我們自身步調來主導它的走向。

當然,我們要隨時作好一切準備,如果外部局勢發生大的變化,當我們不得不完全解決台海問題時,一定要做到解決了台海問題,還不能影響自身崛起進程。

要防止美日等國利用台海問題來干擾中國崛起,因為站在它們的角度來看,以犧牲一枚棋子來打斷對手的崛起,這種結果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目前,尚不知安倍的這些言論到底是他自己發出,還是有美國授意。

如果是安倍自己的意思,他越是叫囂,越說明瞭日本底氣不足。在《孫子兵法》裡有一句話「辭卑而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意即若是對方表現得很謙弱卻在暗暗準備,那就要小心了;反之,若是對方表現得強硬,展現出一副要進攻的樣子,它反而是要退了。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那句俗話「咬人的狗不叫,叫得凶的不咬人」。

如果這是美國授意的,也恰恰說明瞭美國在退守,美國很可能已在著手台海統一後的東亞政治佈局。

何意?

如果台灣回歸,讓安倍這樣的右翼力量壯大,讓日本成為第二個「台灣」,繼續牽制中國;同時阻礙中日韓一體化、阻礙中日韓自貿區等相關結果的形成,從而讓美國勢力繼續長久存在於東亞。要不然,美國已經失守東南亞,若是再退出了東亞,意味著美國越來越像一個地區強國,而不是全球強國。

不論是哪種原因吧,我們不去過多管它們,做好我們自己的事,一天天增強自身實力,這是解決台海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礎上,不斷管控好台海即可。

至於一些國外右翼政客的狂妄言論,不必過多在意,這裡有一個場景其實可以借鑒一下,德國防長威脅要對俄羅斯進行核威懾,然後俄防長紹伊古輕鬆地講:回去問問你爺爺,看看對俄強硬的後果是什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