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500年前首航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旗艦「聖瑪利亞號」, 疑似殘骸於海地北部海岸附近海床發現。美國考古專家表示,如獲證實將是世界最重要水底考古發現之一。
著名探險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再帶來全球矚目的新消息! 15世紀首航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旗艦「聖瑪利亞號」(Santa Maria)在沉沒海底超過500年後,疑似殘骸於海地北部海岸附近海床發現。美國著名水底考古探險家克利福德(Barry Clifford)表示,「所有地理、水底地貌和考古證據,都強烈顯示那是『聖瑪利亞號』的殘骸」,並說:「這是沉船中的珠穆朗瑪峯。這艘船改變了人類歷史。」考古專家表示,如獲證實將是世界最重要水底考古發現之一。
1492年,哥倫布獲西班牙王室資助,展開探索前往亞洲的新航線首航之旅,他以「聖瑪利亞」號為旗艦,連同另外兩艘艦艇「尼尼亞」號及「平塔」號向西航行,37天後抵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船隊繼續探索,探索了加勒比海多個島嶼,包括哥倫布誤以為是亞洲大陸的古巴。約10周後,停泊在海地以北的「聖瑪利亞」號隨海流漂浮時觸礁斷裂迅即斷裂,哥倫布最終被迫棄船,改用「尼尼亞」號為旗艦。哥倫布獲得當地土著首肯,留下39名船員建立據點。儘管哥倫布當時誤以為他抵達的是亞洲,但實際上他發現的是一整片新大陸,即美洲大陸。
考古名家曾發現海盜船「維達」號
改寫人類歷史的「聖瑪利亞」號是一艘武裝商船,長約17.7米,負重量約100噸,15世紀下半葉在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建造。對該船沉沒的原因,學者認為是建造者錯加鐵釘,令到船身受力不正常,未能承擔遠航任務。
克利福德是世界最著名水底考古探險家之一, 1984年以發現著名英國海盜船「維達」號(Whydah)的殘骸而一舉成名,之後全職投入水底考古。2003年,對「聖瑪利亞」號殘骸的初步確認工作已有眉目,當時的研究工作由其他考古學家進行,遺址的具體地點略為接近現在確認的位置。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克利福德通過哥倫布當年所留下的日記,確定了殘骸所在的最終位置。
據報導,目前克利福德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獲得充分的證據,證明殘骸就是「聖瑪利亞」號。首先,沉船地理位置符合哥倫布日記裡的描述;其次,根據以前的歷史紀錄,沉船當地的洋流情況也符合「聖瑪利亞」號沉沒時的漂流方向;另外,船體壓載物的痕跡也與「聖瑪利亞」號當時的船體大小一致。
克利福德表示,其團隊將與海地政府合作,繼續考古及保護遺蹟,若發掘順利及船身木材保存狀態合適,或能打撈殘骸加以修復並永久存放在海地博物館中供公眾參觀。
有份參與近期探索的印第安納大學海洋考古專家貝克教授(Charles Beeker)認為,克利福團隊的發現可支持殘骸就是「聖瑪利亞」號的說法,但必須繼續進行發掘與調查,以提供足夠證據確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