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dividual

香港政府的最新人力推算報告剛剛出爐,顯示到 2022 年整體人力資源會供不應求,勞工市場將欠缺十多萬人手,短缺的以中學學歷者為首,而碩士以上學歷者則出現人力過剩 5.3 萬。我的興趣是這些碩士課程的供應者的英文水平。

The-individual

早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在報章推薦它的通識教育碩士學位,四分一版的廣告,以中文為主,但最顯眼的課程描述則是英文,內容包括三個主題。找了好一會才發現細小的中文介紹。這個課程包括三大範疇:(一)新世代之才能,(二)人類與自然,(三)個人與社會。

英文則是 Competencies in the New Age, Humankind and Nature,Individuals and Society。

在今日的英語世界,特別作為在文化及學術界和主流媒體的用詞,New Age 並不是「新世代」。而當這英詞以capital letter出現,New Age 更加不是指現今或將來的世代。New Age 己經是專有名詞,是一個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反物質主義的生活方式浪潮,當時俗化的代表是披頭四,Cher, 大麻,陽光與海灘。在今日的英語世界,New Age 演變成為一種時尚生活方式,常常表現為默想,瑜珈,素食,是荷理活名人文化。其實 New Age 一點也不新。把它歸入為「後現代」也不為過。肯定不是中文所指的「新世代」。

「新世紀之才能」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但用英文表達,Competencies for Today 相信是差不多了,至少不會被誤會為教習瑜珈和占星術。

另一個範疇是 「個人與社會」 ,英文表述為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也是不通。這是一個必有的通識主題,無數的專上課程以此為名,也造就了近百的經典社科名著。這個研討主題己公認為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或 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個體,Individual, 單數。沒有學者會把 individual 寫作眾數,把個 ‘s’ 加在後面。原因不單是文法,而是學術要求。這裡要研討的不是幾個或眾多的 individual persons, 乃是在今日社會中,個人個體的價值,運作,如何與那自己也有份的集體 society 互動交往。研究 the Individual, 有 ‘the’, 其實是研究一個現象,一個社會現象,但又是一個超越社會的現象,因為個人自有其獨特價值,不是集體權勢和道德義理的工具。有朋友正忙於寫論文,題為 The Single Mother in Hong Kong。倘若她寫的是 Single Mothers in Hong Kong,那便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大社科院學者們沒有理由不知道。

致於 Humankind and Nature 這一類性別政治正確英文,我沒有異議。作為專業即時傳譯員,在國際會議中,我發現愈來愈多女士講者特意要求我們停止使用這些節奏不成調,鋪排虛飾的 「正確」 「行貨」。婦解早己成熟,不再在乎表面功夫。這是真的解放。希望有一日能說 Man and Nature。■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