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衝突 中國向英語 「開戰」?

war-on-English

中西文化大碰撞,中國正在對美國文化和英語展開一場「戰爭」,以讓國民迷醉於「中國夢」及維護漢語的「純潔性」。4月份,中國廣電總局叫停了《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海軍罪案調查處》(NCIS)以及《傲骨賢妻》(The Good Wife)等美劇在視頻網站的播放;官媒《人民日報》連續發表一系列文章,批評外來語「零翻譯」現象,指責「外語詞頻繁出現影響溝通傷害漢語純潔性」,隨後更傳出「英語將退出高考,轉為社會化考試」的聲音,儘管後來這個「流言」被證實為誤會,但一時間,「向英語開戰」的輿論依然甚囂塵上。

國人癡迷英語由來已久

據《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報導,「政府是想讓我們更加重視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坐在星巴克,喝着卡布奇諾咖啡的16歲北京高中生郭金桐(Guo Jintong,音譯)說,「不得不說,隨着想要出國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對英語和西方的狂熱也越發明顯。」他說,打算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讀研究生。

香港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主管楊瑞(Yang Rui,音譯)稱,中國人對英語的癡迷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鴉片戰爭後的19世紀中期,1950年以後,俄語成為官方的第二外語,1978年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對西方技術和投資的願望,使得英語重新奪回了主導地位。而時至今日,英語已經不僅僅是校園裡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成了人們步入社會的重要手段。

但現在為什麼會出現「打壓英語」的情況呢?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中國今年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使得中國越來越注意其在海內外的影響力,而且學習漢語已經成為全美校園的「流行風」,再加上開辦孔子學院等手段,中國的教育當局在全球推廣着漢語和中國文化。

憂新一代失去掌握漢語能力

中國的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一直在推廣「中國夢」的理念,以此給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一個備選方案:即並不是需要盲目追求西方的價值理念和幸福觀。「中國的發展使其更加自信地認同自己的身份,因此我們認為我們可以也需要向某些事情說不,這其中就包括西方文化和英語,」香港大學的16歲學生楊詹海特(Yang. Zhan Haite)說,「中國這樣做是在向世界展示,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當然,這也可能使得外界的大門對中國學生關閉,他們將少了看到外界的機會。」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擔心中國人失去對書面語言的掌握,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國人已經漸漸失去了那種高中畢業平均需要掌握3500至4000個漢字的需求。有資料顯示,94.1%的中國人會出現間斷性的漢字識別困難,26.8%的人表示這種情況經常出現,這才是為何會出現「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類似電視節目的原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