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追求零核電 能源轉型

德國是全球唯一追求零核電的國家,將歐洲其他國家都比下去了。但能源轉型,卻面對各種痛苦的挑戰。

Germany-Zero-Nuclear-Power

為達零核目標,拼命推廣再生能源取代之即可?顯然沒那麼簡單的邏輯。全球第一個宣佈廢核的德國日前大幅降低再生能源補助,因為電價不斷飆漲,戕害民生,危及工業競爭力,不僅將成能源轉型(Energiewende)的絆腳石,甚至引發社會不安。

簡稱EEG的再生能源補助法,刺激德國綠能蓬勃發展﹐取得亮麗成績,並成為世界各國模仿的對象。諷刺的是,正因為太成功了,補助過頭了,電價大漲,而且還產生許多嚴重的副作用,譬如中國太陽能業者漁翁得利,德國對手不敵低價競爭紛紛倒閉;相對的,離岸風電的發展卻因電網建設遲滯,窒礙難行。為此,德國經濟及能源部對EEG進行體檢大瘦身,下調補助,從現在平均每度17歐分(約為23美分) 降至12。

德國電價結構中,一半的成本來自各種EEG稅捐,從2000年剛開始時的每度0.54到現在6.24歐分,幾乎每年翻升一倍,電價實質上漲61%。羊毛出在羊身上,主要買單的是家庭用戶,根據政府的統計,將近7百萬德國家庭無力負擔電費,因為電費支出超過家庭所得的一成,是歐盟成員國中能源支出最高的國家之一。

德國工業用電也比歐盟水平高出近兩成,為鞏固國本,維護工業競爭力,德國政府給予4000家公司免繳EEG稅的特權。但如此大規模的法外開恩,在歐盟眼裏,明顯違反公平競爭原則,要求德國改善,雙方的爭執方興未艾。

因此,這回的修正重點還包括提高能源密集行業的認定標準;自行產電自用的業者,以後也要分攤EEG稅;此外,業者必須考慮市場需求,自負行銷之責,不像以往只管注入電網就了事;明定擴建限制控制補助規模,讓業者能預先規劃。

這次修正,是EEG最徹底的一次檢討,以聯邦經濟及能源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自己的話說,是為了解決綠能發展長期的無政府狀態,在環保、能源供應安全、工業競爭力及成本間,求得最佳平衡,提高能源轉型的可承擔性。本任聯邦政府特別把經濟部改名為經濟及能源部,即在強調貫徹能源革命的決心,先整頓EEG,逐步對再生能源斷奶,接下來是更棘手的輸配電路難題,下一個10年則是加速離岸風電的發展。

德國從2000年開始實施EEG,以20年保證價格收購,再生能源比率從6%躍升到現在25%,太陽能尤其熱門,有屋頂的家家戶戶都可以當「電農」,太陽能吃掉所有補助的一半,貢獻卻只有5%,風力和生質能嚴重落後。在核能停擺,再生能源市場競爭力仍薄弱的青黃不接期,污染嚴重的褐煤,大行其道充當救火隊,備受國際環保人士指責。

在既得利益受損的綠能業者眼中,諸多不利條件的前提下,德國政府還期盼在2035年達到60% 綠源的目標,簡直緣木求魚。根據第二電視台(ZDF)的民意調查,瘦身後的EEG是否有助達陣,民眾持強烈懷疑態度,唯一確定的是,在艱難的轉型路上,電價肯定還繼續漲,只不過速度放慢罷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