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競爭力秘密 重金栽培學徒

德國工藝水平傲視全球,關鍵是雙軌教育,六萬多美元培養一個學徒。

german-competitiveness-secret

德國製造業獨步全球,高品質工藝備受推崇,最大功臣當推百年傳統的雙軌職業教育。德國企業深知優質人才的可貴,不吝投資,平均每個學徒養成,得砸下4萬5千歐元 (約合6萬1美元)重金。

選擇念文理高中(Gymnasium)上大學的德國年輕人,極少超過該年總畢業生人數的一半,在工業國家中敬陪末座,半數的人寧可去當學徒(Azubi),學習一技之長,只要表現不離譜,被企業留用的機率在6、7成以上,工作有著落了,生活無虞,以後想晉升企業幹部,再申請相關領域的大學科系或技術高校,補修學歷不遲。不以升學為重點的中學生,在上完10年級後,15、16歲即進入學藝階段,不必浪費教學資源,不必痛苦K書自欺欺人,各得其所。

所謂雙軌,是一種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的分工,企業負責實務,政府負責理論及通識教育。德國現有330多項職業供選擇,依行業不同,受訓期在2年至3年半之間。依就業市場的熱門程度不同,學徒領的薪水不一,根據主管職教的聯邦機構BIBB的統計,最高的是電機業和金融保險業的900多歐元,最低的是美髮理容業,有時不到前者的1/3,林林總總平均下來,每個學徒的養成,需要投資4萬5千歐元。這個費用,由企業主承擔,因為訓練出來的人才幾乎是量身訂製,企業是最大受益人。

學徒在學校和企業兩地輪流學習,最後不只要學校考試通過,還需參加工商協會(簡稱IHK)的專門考試,取得證書,IHK證書考過不容易,極具權威,等於品管把關。學徒之後,工作幾年,想更上層樓,必需取得師傅證書(Meisterbrief),才算真正出師。師傅資格取得更困難,實務和理論兼重,非得有兩把刷子不可,全德約有一千家各式師傅養成中心, 提供紮實的進階課程。師傅班課程昂貴,動輒上萬,學員可向政府申請30%的補助,70%的貸款。

通過師傅證書考試之後,還得進一步通過IHK的教育資格考,確認師傅不只有本事,同時也掌握方法會教人,才算功德圓滿,准予收徒。德國各汽車大廠的CEO都是學徒出身、一路爬上師傅的位置,不但自己工夫了得,也懂得教人。如此層層把關,正是德國工藝傳承不衰的秘訣。根據BIBB最新的年度報告,參與建教合作的德國企業佔1/5強。

企業最怕兩件事,其一是學徒中途而廢,血本無歸,其二是招不到學徒,後繼無人。下薩克森邦某偏遠小鎮的一家量測公司不久前傳出「送車招徒」的絕招,理由是年輕人嫌小地方生活無趣,意願低落,送車解套。

2012年德國聯邦及各邦教育部達成共識,認定師傅證書和學士學位等值,擁有師傅資格的人,若想回到學校,可以直攻碩士,這是對職教水準的最大肯定。

德國雙軌職教的成功奠基於一個關鍵事實: 德國企業多居產業價值鏈前端,穫利相對豐厚,投資人力的動機強烈,形成良性循環。這是賺血汗錢的產業末端國家,再怎麼取經也難以克服的先天差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