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8月19日刊登題為《中國該不該參與中東維穩? 》的文章,稱中國對中東目前亂哄哄的局面袖手旁觀,尤其中國在伊拉克投資了許多油田,因此,中國的損失有可能是最大的。這篇文章被視為試探氣球,反映西方希望中國參與中東的維穩,派兵去伊拉克的烽煙四起之地,分攤西方在中東的軍費。
以下為文章全文:
就中東地區當前亂哄哄的局面來說,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點是,一個可以說有可能損失最大的國家卻在袖手旁觀。
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大國苦苦思索它們應不應該——以及如何——進行干預以阻止伊拉克解體的同時,中國卻缺席了,儘管中國對伊拉克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中國對原油及原油產品的進口依賴目前達到每日800萬桶的水平,而且還在逐步增加。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最新估計,到2030年,中國日進口原油數量可能在1100萬桶以上。這還是建立在中國經濟溫和增長,提高能效並在某些行業用其他能源替代石油的樂觀假設基礎之上。如果中國不能提高本國石油產量,進口量還可能更高。
世界上唯一有可能提供此類產量增加的國家是伊拉克,中國大舉投資於伊拉克南部巴士拉 (Basra) 附近的魯邁拉 (Rumaila) 和西古爾納 (West Qurna) 等油田的開發也絕非偶然。根據伊拉克政府自己發布的數據,中國是該國石油行業最大的外國投資者。隨著美國石油消費和進口需求下降,能源安全已成為中國人的問題。
時機至關重要。石油不會立即短缺,這就是過去一個月布倫特原油持續下跌至每桶103美元的原因。許多公司預計油價將在數週內跌至每桶100美元之下。價格不確定性加大了推遲新資本投資以提高短期回報的壓力。大多數石油巨頭和許多獨立石油公司今年都在削減資本支出。中東地區和北非似乎進入了一個持續內部衝突的時期,它們看起來不是什麼投資好去處。大多數石油高管也許說不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個教派的區別,但他們看得出安全風險,在阿爾及利亞因阿邁納斯 (In Amenas) 天然氣加工廠遇襲後,他們知道石油和天然氣裝置以及他們的員工是很容易被捲入國內衝突。
中國人的問題在於,距2030年只有15年了——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油田開發應該進入設計和規劃階段了。如果伊拉克的大規模開發項目被延遲,他們將面臨一些艱難的選擇。
第一個選項是嚴格控制汽車數量和使用來降低需求。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有效實施此類限制的國家之一,但這些限制仍會打破圍繞個人經濟自由和生活水平不斷上升的微妙平衡,這種平衡曾讓中國政府在沒有遭遇任何重大政治挑戰的情況下保持了30年的增長。回歸配給文化可能非常危險。
第二個選項是依靠開放的國際市場滿足供應。中國當然買得起石油,但到2025年,這方面的選擇可能變得有限。屆時包括部分歐佩克(OPEC)成員國在內的許多石油出口國的出口能力將嚴重受限。從的黎波里到德黑蘭,太多確實有能力加大供應的國家的局勢日益混亂。委內瑞拉也有可能加大供應,中國人已經在那裡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但該國石油行業依然受到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出台的政策的掣肘。所有這些看起來都不像是靠譜的押注。
同樣也很難想像,中國希望變得越來越依賴俄羅斯。中國可能加大對天然氣的依賴,由此擴大選擇範圍,包括從中亞進口能源。但這將需要從現在開始開發更多遠程輸氣管道,而且關鍵是開發新一代以天然氣為動力的汽車。中國人正在試驗開發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各種汽車技術,但設想的規模仍然非常小。
第三個選項很難說更容易下嚥。那就是中國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貿易國家,在貿易夥伴(尤其是關鍵原材料供應國)的穩定方面有著直接利害關係。如果,就像看上去的那樣,美國繼續抵制讓美國軍人重返中東的想法,中國人可能發現自己(無論是多麼的不情願)被迫成為對他們至關重要的政權的穩定擔保人。從這一點出發,中國將走上逐漸加大干預的危險道路。但正如一度最敵視帝國主義的美國在上世紀發現的那樣,帝國往往是在無意中創立的,是對接二連三事件迅速回應的累積結果。
耐人尋味的是,《人民日報》上週發表文章承認,中國是國際體系的一部分,有責任維護其穩定。人們不清楚這篇文章意味著什麼,北京方面的辯論必定非常激烈。對中國來說,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的後果才剛剛顯現。■
*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國王政策研究所 (King’s Policy Institute) 訪問教授、主席尼克•巴特勒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