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運動達兩個月,逐漸呈現日落西山、氣息奄奄的氣象。談判不成、爭取失敗、光環褪去、民意盡失。運動終有結束的一天,如何退場,成了問題。
坊間對於行動該如何收場的探討不斷,佔中三子的目的直接而明顯,若是自首,還能掀起新一輪對公民抗命的關注,將爭拗由佔領區轉移至法庭,至少可以減少對社會民生的危害,挽救不斷下跌的民意。惟學聯仍堅持以自首作為退場理由「說不過去」,不肯放棄。對於這班有主見、有夢想的年輕人,上場衝動和容易,過去兩個月毫無顧忌的爭取,卻從未考慮過本人或是整個社會在這次運動中付出的代價,誤判形勢,最終進退失據、難以收場。
對於某些更為熱血的公民,如只是無聲無息離開,這場持續兩月的佔領會顯得不夠「圓滿」,故不可少了一場極具畫面感的退場儀式,因而幻想當眾被警察拘捕,甚至警方以武力清場,藉互聯網的廣泛傳播,留下華麗的片段,令退場的儀式複雜而隆重。
佔區內變一盤散沙
除了三子於12月初自首和解散「佔中」秘書處,不少支持佔中派人士口氣開始軟化,佔中人士內部亦紛紛表達出退場的訴求,甚至為退場尋找好的下台階,說不爭朝夕、保存實力。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和報人林行止日前在報章上筆戰一場,而有一樣觀點是相近的,就是勸說佔領人士撤離。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亦開腔,點出佔領行動非爭取民主的唯一出路:「除非有人說再沒有其他方法爭取民主,除了佔領中環外,那我就會支持,一開始他們已知道有法律風險,事實上他們有多種方法去爭取民主。」言下之意,是時候撤離。
那些曾經站在講台上激昂陳詞的運動領袖們,儘管沒有人肯承認這場運動中有「領袖」的存在,從而避免承擔佔領滋生的暴力和可能帶來失控的後果,但他們在鏡頭上的代表性和在佔領區的指導地位,有目共睹。如今,雙學低調、三子洗手離場,泛民議員亦回歸立法會事務,留下佔領區內的一盤散沙,以及恢復社會秩序的難題。
他們兩月前宣布佔中啟動,現在肯否務實的面對民意訴求,宣布運動結束,勸服佔領者退場,當然這還需要些勇氣和承擔。 ■
原文轉載自《新報》 2014年11月27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