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和跨年略顯平靜的政治新聞中,一則關於學聯秘書長周永康的專訪特稿稍引人注目,這位因佔領運動受全港關注的年輕人的豐厚家底被揭開。
富裕家庭的「太子爺」會否因家境富裕而思維流於理想化?周解釋最重要是同理心,家境富裕令他更有責任貢獻社會。
浪漫與現實混沌不分
這樣的詮釋講出一個完整故事,但有人指責報紙媒體被染紅,不應該論及家庭,大約仍有部份讀者嗅到報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畢竟,這只是被塑造出來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人性本來就充滿灰色地帶,政治人物更如此。年輕人主導的佔領運動,即使在不停犯錯和撞板,但由於被刻意塑造成脆弱和充滿理想而「被時代選中」的英雄形象,至少令人在情感上加分。
按傳統認知,政治人物必須身家清白,抗爭者須擁有深刻心路歷程和「浪漫」思維,但不少人對於文學浪漫理想和政治現實仍然混沌不分。
再看今日部份政客表面上對於「真普選」的美好嚮往,空談理想,卻棄現實於不顧,將政制改革看作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而香港所面臨的樓價高企和土地不足、人口老化、經濟結構單一都不成問題。
政爭拖累民生法制
「真普選」的「真」,常常不顧現實各種制約,簡化為「國際標準」、「公民提名」等等易於理解的口號,令政改在各方強化表態中失去焦點和方向。
政治就是現實,就如佔領運動過程中,除建制和泛民立場更加鮮明和分歧,佔領人士本身也陷入一種內部分歧和進退失據,包括廣場公投、上京表達訴求,更甚者是以暴力手段將運動升級,都難以獲得各方的認同,這點在各個機構的民調上都有清晰的反映。
這就是現實。習近平主席向赴京述職的特首梁振英提出「三個有利於」,還指出香港政制發展應該從本地實際出發,依法有序進行。
香港的政制紛爭已拖累經濟民生和法制,做到「有利於」的目標不易,要抗爭者「從實際出發」,似已是奢望。有人戲稱,今次佔領運動是「三子請客,雙學點菜,民間團體做侍應,泛民埋單」,這種說法流於片面。
今日可見,全港市民都在為這不切實際的「民主」付出代價。祝願市民有一個寬容而踏實的新年。 ■
原文轉載自《新報》2015年1月1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