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23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利用類似的腦區(左腦)來處理語言,但處理方式有顯著差異。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的成果,為認識人類大腦的語言功能提供了重要新見解。
人類利用大腦左半球額葉(frontal lobe)的「布羅卡區」(Broca’s area)以及顳葉(temporal lobe)的「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來處理語言。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主任高家紅領導的團隊,借助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研究比較了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在理解言語時的大腦活動情況。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腦區在處理不同語言時,其訊息傳遞路徑有著明顯差別:在處理英文時,大腦額葉的布羅卡語言區接收來自左側顳葉皮質後部的訊息,在處理中文時則接收來自左右兩側顳葉前部的訊息。
這一結果不僅揭示了大腦在處理語言時的訊息網絡特性,還說明瞭中文處理的特殊腦網絡機制。高家紅解釋說,與英文等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中文聽起來悠揚且頗具旋律性。這是因為中文是一種「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即通過聲音的音調高低(普通話中的四聲)來區分詞義。
比如「Ma」這個音,在不變的聲調(一聲,媽)中表示母親,而在下降的聲調(四聲罵)中就表示責備。而對於英文這類「非聲調語言」(nontonal language),音調高低僅表示不同的態度,其對應的詞義保持不變。
他說,腦區之間的訊息交互方式可能依賴於語言的這種語音學特性,這說明大腦在理解聲調語言時,存在特殊的神經機制,以整合來自左右半球包含音調訊息的語音-音系訊息,從而最終達成聲音-語義映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