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中國經濟仍有保持8%GDP增速的潛力。」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提出的這個主要由「后發優勢」支撐的觀點,早已被人熟知。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中國好聲音」。
林毅夫曾表示,外界認為他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其本人卻認為他只是「客觀」。只不過在當下大多數人「悲觀」的情形下,他的「客觀」倒成了「樂觀」。
在3月22日舉辦的2015中國宏觀經濟(上海)論壇暨北大國發院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上,林毅夫強調,技術引進、模仿創新,仍舊是中國的「后發優勢」。
在這個「后發優勢」被中國用了36年之後,有些學者判斷中國已經超常利用了它。林毅夫則認為,判斷中國還具不具備「后發優勢」,不是看過去增長多快,而應該看現在的平均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
然而,即使「樂觀」如林毅夫,在他眼裡,當下的中國也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正在影響中國經濟潛力的挖掘,有潛力並不代表必然能夠實現。
林毅夫指出,第一個混淆是非的觀點是,把環境問題歸咎於經濟增長太快,經濟增長速度慢下來,經濟增長的質量就會提高,環境就會變好。他表示,中國還處在以製造業經濟為主的中等發展階段,製造業為主使得能源使用密度高。任何國家在這個階段環境壓力都很大,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美國,無一例外。林毅夫表示,放緩GDP的增長,只是放緩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等收入國家,從以製造業為主的階段進入到以服務業為主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環境惡化的時間可能會變得更長。
第二種觀點認為,中國現在的產能過剩是由投資太多造成的,因此中國必須改變以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變成以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林毅夫指出,像鋼筋、水泥、電解鋁等建材行業,如果增加消費減少投資,就減少了對建材的需求,這樣產能就會更加過剩。林毅夫認為,對這些產能過剩的行業還應繼續投資,只不過需要「繼續進行創新、產業進行升級,不斷地從中低端到中高端升級」的投資。
林毅夫反駁的第三個觀點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下,政府反周期的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低下,政府不應該去做,並且政府的投資會抑制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林毅夫表示,現在國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改變了,認為經濟下行是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好的時候」。
第四個林毅夫認為值得商榷的看法是,經濟增長慢可以倒逼改革。林毅夫認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和轉型中國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但是如果經濟增長慢了,會出現「失業問題增加」、「企業破產」、「金融呆壞賬增加」等問題。屆時政府為穩定社會、穩定金融,不得不扮演起「救火隊」去不斷解決短期問題。改革反而不能推行下去,甚至已經做的改革又會被取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