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啥重磅出擊這兩個國家?

占豪

就在幾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了兩個國家,先是巴基斯坦,后是印尼,這是中國元首2015年的第一次出訪。就訪問本身而言,訪問巴基斯坦是因為去年因巴內部問題推遲了訪問,今年補訪;訪問印尼,則是出席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暨亞非領導人第三次峰會,順便一起對印尼進行國事訪問。

why-china-needs-these-two-countries

訪問這兩個國家都非常重磅,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訪問巴基斯坦,中巴雙方啟動了總計460億美元投資中的280億美元基礎設施項目,包括巴基斯坦鐵路改造、建設發電廠等。據巴基斯坦媒體的報道,雙方共簽署了51份協議,包括:中國工商銀行與巴方簽訂43億美元融資項目;中興通訊持股23.26%的中興能源,與巴方簽署900MW光伏電站的協議條款;上海電氣與巴方簽訂煤田煤電一體化項目的合作協議等,共有至少15家中國公司參與合作協議和備忘錄的簽訂。中國將中巴經濟走廊定位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旗艦項目和樣板工程,其中中國成立的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將率先投資巴基斯坦。兩國還同意,以中巴經濟走廊為引領,以瓜達爾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合作為重點,打造「1+4」的合作布局。中巴經濟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瓜達爾港,計劃建設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

訪問印尼,中國和印尼的合作也進行了積極的推進和深化。此前,印尼總統佐科在訪華時,雙方就加強對印尼的基礎設施投資達成共識。佐科支持中國主導創立的亞投行,當時雙方還簽署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航空航天開發、海上搜救等方面共8項協議合作協議。這次習總訪問印尼,中印尼不但簽署了60億美元的印尼高鐵項目,之後印尼稱中方將為印尼提供500億美元的貸款,包括鐵路、電力和冶金等項目。

中國果斷下大本錢出擊巴基斯坦和印尼,顯然是在加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那麼,為何中國如此重磅出擊這兩個地方呢?是什麼動力促使中國如此大手筆?根本原因有四:

 一、「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時機成熟后,需要戰略突破點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向外延伸實際上一共有四條線,其中「一帶」有兩條線,「一路」也有兩條線。「一帶」的北線,從中國新疆出去,經以哈薩克斯坦為核心的中亞向東歐延伸;南線是,從巴基斯坦向西經伊朗到中東,這兩條線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經濟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所謂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是一個單線,而是從中國向西的一條由國家組成的經濟網絡帶,而這「一帶」戰略,則需要由南北兩條線率先形成突破。「一帶」的兩條線,過中亞、中東之後,當然可以向非洲和西歐延伸,最終形成歐亞非大陸的經濟融合。

「一路」的兩條線,西線是經中國南海進入印度洋,東線是出第一島鏈向南太平洋延伸。這兩條線,西線過印度洋可分兩支,一支向北到歐洲,一支向南到非洲;東線則依託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南南太平洋進行拓展。

在這4條線中,最重要的是陸上的兩條線和海上的西線一條線,南太平洋的線則屬於附線。在這三條線中,北線中國已在哈薩克下了大本錢,去年11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哈薩克斯坦,中哈簽署140億美元大單。2015年3月,中哈又簽署了33份產能文件,涉及金額高達236億美元,中國還與中亞其它國家有深化的合作。

在北線已投下重金,南北兩線重要程度不分伯仲,故在南線進行重大投資也必不可少。巴基斯坦就是南線的咽喉,是「一帶」南線第一個要通過的國家,中國必須打通這一通道。打通這一通道,就必須加大基礎建設投入,這是前提條件。所以,中國必在巴基斯坦投下重金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至於印尼,不但是東南亞國家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最大的,也是東盟當之無愧的領導國。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西線,印尼是最重要的國家。某種程度上說,只要中國能通過投資將印尼融入到中國的經濟圈,這「一路」的建設就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中國正在建設泛亞鐵路網,未來完全可以通過鐵路從中南半島出去到印尼,然後與印尼建立鐵路上的連接,這樣海洋加鐵路,整個南海和「一路」的第一段就徹底通暢了。所以,加大對印尼的投入,是中國選擇在「一路」上的最重要突破口。

二、兩國的地緣戰略因素

重金投資巴基斯坦和印尼,地緣政治因素也是重要考量之一。

從地緣上考量,在陸路上說,巴基斯坦是中國南線進入中東的重要通道。只要巴基斯坦這條通道是通的,中國從巴基斯坦進入中東就是順暢的。從巴基斯坦到伊朗,再通過伊朗輻射對中東的影響力,這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投資巴基斯坦,有助於中國進一步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而且,從「一帶一路」形成閉環角度考量,巴基斯坦也是「一帶一路」形成陸路聯通的重要節點。通過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和中巴及經濟走廊的對接,則「一帶一路」從東南亞到南亞再到中亞和中東,就能形成一個「迴路」,這其中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在海洋方面說,巴基斯坦是中國進入印度洋的最重要通道,中巴的又是鐵哥們,通過巴基斯坦進入印度洋,可以大大提高中國在印度洋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會對中國「一路」建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也只有巴基斯坦足夠強,才能對沖印度的強大壓力,南亞才能保持和平穩定,南亞的和平穩定對中國的大國戰略至關重要。所以,支持巴基斯坦,就是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

至於印尼,它扼守馬六甲海峽,南面和西面毗鄰印度洋,東南面還與澳洲相接。從海洋航道戰略安全角度考量,印尼的戰略位置可見一斑。而印尼的位置,也決定了通過它可以輻射對印度洋的影響力,還能通過南海過印尼這個通道連接澳洲。所以,中國重磅投資印尼,有很重要的地緣戰略上的考量。

三、政治上的信任

任何投資,政治上的信任都是第一位的,沒有政治信任,這麼大規模的國家合作不可能完成。巴基斯坦毋庸諱言,在過去大約近60年時間裡,中巴關係越來越鐵,中國是巴基斯坦對外交往最重要的國家,也是巴基斯坦的國本。所以,中國投資巴基斯坦不存在政治上的風險。

當然,投資巴基斯坦並非沒有風險,風險在於巴基斯坦的安全狀況。自美國入侵阿富汗以來,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勢就在不斷惡化,恐怖分子越來越多。這也是為何中巴在簽署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時,安全合作也是重頭戲的根本原因。客觀上,中國投資巴基斯坦的成與敗,最關鍵的就是中巴能否合作解決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主義問題。在這方面,待今年巴基斯坦加入上合,預計中巴將會有更多層面的反恐合作。

歷史上,中國和印尼的關係可謂一波三折。在1965年前蘇加諾政府時期,中國和印尼關係很好,蘇加諾反帝反殖民,致力於獨立鬥爭,萬隆會議的發起國就有印尼。但是,1965年蘇哈托在美國的支持下政變上台,中印尼關係惡化。1967年,蘇哈托在美國支持下策劃嚴重排華事件,造成差不多20萬華人死亡,中國和印尼因此斷交。直到1990年,中國和印尼才恢復外交關係。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斷送了蘇哈托的統治,蘇哈托黯然下台。1998年,蘇哈托勢力反撲,在其軍隊高官女婿普拉博沃的策劃下,印尼再次爆發動排華事件,造成了一千多華人死亡。當時,中國方面早早獲得情報,做了大量宣傳,但由於中國和印尼長期斷交,印尼華人和祖國存在信任問題,結果慘劇重演。那次事件,中國中央政府和台灣割據政府截然不同的表現,讓印尼華人認識到中國中央政府才是他們的依靠,所以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后,大量印尼華人回國投資。最終,代表蘇哈托勢力的蘇哈托女婿的反撲沒能成功,製造的混亂沒能推翻印尼新政府,普拉博沃也因此被趕出軍隊。自此,中國和印尼的關係才越走越近。2014年,普拉博沃再次參加總統競選,但未能成功。

進入21世紀后,中印尼關係越來越好,政治信任增強。2004年的東南亞海嘯給印尼帶來了重創,中國不但給予了巨大幫助,還在後來不斷追加對印尼投資,雙方關係獲得更大的進步。中國的這些策略在2010年後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在2010年美國宣布重返亞太后,印尼一改過去蘇哈托政府的親美路線,一直是站在中國一方。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印尼一直站在中國一邊,才讓南海局勢總體保持了穩定,沒有讓美國有太大的可乘之機。

中國和印尼在過去十多年發展的政治互信,既給了中國回報,也給了印尼回報,這次中國在依託「一帶一路」戰略加大對印尼的投資和支持力度就是最好證明,兩國關係如今已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未來有可能發展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如果沒有這種信任,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路」推動會有阻力,如今則相對順利得多。試想,若在南海出現以菲律賓、越南和印尼三角的包圍格局,中國在南海會比現在困難得多,「一路」戰略自然推行起來會有巨大阻力。

四、長遠經濟考量

印尼擁有人口差不多2.5億,巴基斯坦差不多2億,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有4.5億人,而且那裡的人口還在不斷增長當中。顯然,這兩個國家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口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印尼和巴基斯坦是亞洲除中國和印度外人口最多的國家,分別排在世界人口的第四位和第六位。考慮到印度一直對中國戒備心強,以及戰略上中國和印度的競爭關係,中國利用好印尼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和中國沒有戰略競爭衝突的國家很有必要。中國一旦幫助兩個國家實現工業化,他們可以是中國的重要工業配套國,將是中國未來經濟福利增長的重要源泉,是亞洲共同繁榮的重要基石。從長遠考慮,更早追加對這兩個國家的投資,有利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在亞洲提升影響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