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13日發布通知,宣布今年9月3日放假一天,並通過前後調休形成9月3日到5日的「小長假」,這是1949年以來,中國第一次將抗戰勝利紀念日作為公衆假期。
這是中國政府高調慶祝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最新信號。
國務院在關於9月3日放假的通知中明確指,放假的目的是「使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中央及各地區各部門舉行的紀念活動」。
相關表述表明,這一次放假的安排,主要考慮到中國將進行歷史上規格最高的抗戰紀念活動。今年9月3日,中國將舉行閱兵式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這在1949以來是第一次。這也將成為習近平就任最高領導人以來,首次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公開閱兵。
突破常規的假期安排,和突破常規的紀念形式相配合,目的是為了讓「九·三」抗戰勝利日的概念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提升關於對日抗戰的公共紀念活動的規格,早有端倪。
2014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確立了三個新的法定紀念日,分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9.3)、「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12.13)和「烈士紀念日」(9.30)。其中兩個節日都與對日作戰有關,雖然沒有將這些節日新增為公衆假日,但釋放的信號已非常明顯。
2014年,最高領導人在7月7日參加了紀念七七抗戰77周年,在9月3日出席抗戰勝利69周年的紀念活動,並且在12月13日親赴南京出席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活動。去年並非這相關紀念日「逢五逢十」的大年,最高領導人參加相關紀念活動打破了以往的慣例。尤其是9月3日的紀念抗戰勝利活動,七位政治局常委悉數出席,敬獻花籃的儀式也與國慶節(2014年改為國慶節前一天的烈士紀念日)在天安門廣場的完全相同。
中國GCD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現代民族國家,往往將對外戰爭的勝利視為民族獨立的標誌性事件,對於中國而言,在擺脫近代頹勢、實現民族獨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節點正是抗戰勝利。而「人民解放」則聚焦國體,主要是為了強調現政權的治理合法性。
過去,中國的政治性紀念活動大多「人民解放」序列展開,重點紀念「建黨」「建軍」和「建國」三大事件。而從2014年開始,對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規格已和國慶相同,甚至超過了平時的「建黨」「建軍」等紀念日,這反映出高層在舉行重大紀念活動時,已將「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置於同等地位。
可以預見,中國政府在抗日戰爭問題上將長期保持高調。這固然反映出在中日關係趨於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對日外交的強硬立場,但從更長的歷史尺度來看,這反映出中共自身的現代化進路。
2002年,中共十六大對黨章進行了修改,中國GCD的性質由原來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擴充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被外界視為中共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歷史性轉折。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進一步完善了自身的歷史論述。一方面,中共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框架下,進一步凝聚全黨共識,高度強調全黨對於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的認同;另一方面,中共在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框架下,也在歷史建構中增加了「同國際接軌」的成分,強化全民基於「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的愛國主義情感。
今年,中共的抗戰紀念活動,將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外交部已確定,今年中國的抗戰紀念將邀請相關國家元首、首腦參加。
由於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與西方交惡,因此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都沒有參加俄羅斯的「5·9」勝利日閱兵。由此,中國今年的抗戰閱兵,有望成為今年與會元首首腦最多的一場二戰勝利慶祝活動。
中國寄望,通過高調的紀念活動,扭轉國際社會對於二戰歷史的「刻板印象」。長期以來,國際社會在二戰任職上帶有明顯的「歐洲中心主義」傾向,國際社會對於德國法西斯的認識遠遠超過對日本,西方主流社會對於對德作戰一直非常關注,但對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相對知之甚少。中國政府希望向國際社會傳遞的信息是,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歐洲北非戰場是二戰平行的兩大戰場,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貢獻不容忽視。中國不再做二戰「沉默的戰勝國」,而要積极參与全球性的二戰話語構建,打破西方社會對二戰論述的話語壟斷。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十大看點
抗戰勝利70周年,中國將舉行盛大閱兵式。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說,時間就在今年9月。
論意義,這是中國第一次以大閱兵來慶祝抗戰勝利,也應該是第一次正式邀請外國領導人和外國軍隊出席閱兵式。第一次背後,顯露的是習總有所作為、敢於亮劍的執政風格。
軍威雄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也是要震懾宵小。
屈指算來,9月抗戰勝利大閱兵,離現在已不到半年。緊鑼密鼓的準備活動在繼續,這是軍力的展示,更是對外交的考驗,並影響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動。看點,至少有十個吧!
第一看點,奧巴馬來不來?
普京來北京,應該沒懸念。習總也應該會去紅場,看看俄式大閱兵。但作為二戰時中國最主要的盟國,美國領導人按理該來,但奧巴馬肯定又不想顯得太挺中國,不來也正常。因此今年初第一次電話通話,奧巴馬只邀請習總訪美,絕口未提要訪中國。來或不來,就看下面幾個月的中美外交博弈了。
第二看點,安倍想不想來?
中國第一次抗戰勝利大閱兵,安倍肯定會對號入座。從外交策略上講,中國還應該會主動邀請安倍,請他來北京瞅瞅看看。畢竟俄羅斯大閱兵,德國領導人也經常是座上客。安倍估計會很犯難,來,被中國當面呵斥打耳光,很不爽;不來,更顯得自己太在意,氣量太小。
第三看點,亞洲領導人來幾個?
二戰時,東亞幾乎所有國家,都遭受了日本侵略。中國舉行抗戰勝利大閱兵,按理他們都會來。但弔詭的是,因為擔憂所謂中國霸權,一些國家正積極與日本交好。譬如菲律賓、越南、緬甸等。盛大閱兵式,不應該是中國獨腳戲,小兄弟們來不來,大哥也正看着你們的表現呢!
第四看點,展現怎樣的軍力?
大閱兵,就是希望以強大軍力,去震懾宵小。因此,這次閱兵,規模可能略小於逢十周年的國慶大閱兵,但中國二炮等一些國家重器,將可能從天安門前走過。中國新軍力或許會讓世界驚嘆,並對地緣政治格局(尤其是越南、菲律賓、日本等),產生重大影響。
第五看點,老兵方陣是否有?
在俄羅斯和西方的閱兵式中,總會有老兵方陣,他們昂揚走過檢閱台,榮耀着他們對這個國家的奉獻。這次抗戰閱兵,很可能出現老兵方陣,考慮到老兵們年事已高,也可能會是穿過去軍裝的「老兵」方陣。作為尊重歷史的體現,國共老兵將會聚一堂,甚至很可能有盟國軍隊方陣。
第六看點,北京又多一個黃金周?
去年,因為APEC會議,北京人多享受了一個黃金周。考慮到閱兵式期間,有很多國際領導人到訪,而且,重大活動必須封閉很多公共場所。因此,很可能北京人又多享受一個黃金周。北京人,趕快安排一下節日行程吧!閱兵藍,很值得期待!
第七看點,英法德怎麼看?
英法是中國的二戰盟友,德國是戰敗國。中國首次抗戰勝利閱兵,邀請美國,必然會邀請英法;邀請日本,還會邀請德國。奧巴馬若來北京,這些國家領導人很可能同來;奧巴馬不來,能不能把大國領導人請來,也是對中國外交能力的一次檢驗!
第八看點,在天安門還是盧溝橋?
有揣測說,大閱兵有可能會在盧溝橋舉行。因為當年盧溝橋事變,拉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序幕。在這裡閱兵,既可告慰先人,也同時警示否認歷史者。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更可能的,閱兵還是在天安門廣場,畢竟這裡是中國的心臟,開闊大氣,也更具效果和象徵意義!
第九看點,會否發表聯合聲明?
盛大閱兵式,國際領袖聚一堂,這是難得的活動。對日本來說,最害怕的,則是各方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日本否認歷史的言行。當然,統一的聲明,需要大量的幕後活動。但即使沒有這樣的聲明,中俄、中韓等峰會上,對否認歷史者說不,將是必然的主題。
第十看點,國民黨來何人?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中國抗戰勝利,是國共合作的勝利。考慮到馬英九因地方選舉失敗,辭去了國民黨主席。習馬會基本破局,這是歷史的憾事。現在朱立倫是國民黨主席,他很可能來北京,並舉行第一次習朱會。大閱兵,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期待促進和平,並喚起民族的共同記憶,早日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時事碎語:
「這是中國政府高調慶祝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最新信號。」這不僅僅是一個信號,而且是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活動正式拉開大幕的標誌。更是中國對西方列強近來圍繞中國周邊所作的種種製造籌碼,威脅遏制,施加壓力,企圖逼迫中國作出妥協讓步的一個堅定明確的回答,還是那句話「任何勢力都不要指望中國會在核心利益上作出妥協和讓步」。
但是從國際上幾大強國的心思來看,英法德日俄,表現各有不同,但小心思卻是共同的,從心底都希望中美在南海能發生低裂度的戰爭,形成公開對峙局面。於俄,可為減輕自己在西線的壓力,也可進一步提高自己在中俄夥伴關係中地位;於歐則進可成為打擊遏制中國的聯盟,畢竟他們高喊着「共同價值觀」,和美國有着血脈聯繫,同時背後還有一個國際壟斷資本勢力操控。退則可成為第三者,兩頭吃利是他們夢寐以求;於日更是求之不得,中美戰爭一起,日本地位吃重,則可有掙脫狗鏈子的機會,實現其擺脫戰敗國的束縛,成為所謂「正常國家」的美夢。即使美國退了,對日本來說,也沒有什麼大損失,只不過是牽狗鏈子換手,從一個主人手裡交到另一個主人手裡,新主人還比老主人更人道。安倍可能就是算過這個帳,才有這猖狂無忌的吠跳。
東線這一輪博弈,決定着今後世界格局的走勢,也是中國有所作為新時代開始后,和美國一次不可避讓的面對面碰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