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務卿克里訪華前後,一致同意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中美兩國幕後博弈驟然加劇,情勢複雜的中國南海成為雙方爭鋒的據點。針對美國軍方多次施壓、挑釁言行,中國方面也當仁不讓地予以強烈反擊。情急之下,作為中國唯一可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軍事手段,核武器不可避免地被拋出檯面。繼《環球時報》強調中國是「核大國」之後,《紐約時報》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發現中國在重新設計遠程彈道導彈,使其能攜帶多個核彈頭。
觀察人士指出,雙方近年來在軍事層面低烈度的摩擦和衝突一直存在,「核武」方面的較量雖然難為外界所見卻也並非不存在。中國新領導層執政后,對二炮、核武器重視非常,習近平的「核武觀」亦隨之出現。如果中美兩國此番軍事對抗惡化形勢得不到及時遏制和扭轉,或有可能重現「核威懾」的局面。
中美角逐 亮牌核武
自冷戰結束后,失去唯一競爭對手的美國一直保有遠超他國的軍事力量。這成為「世界警察」美國維持以其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和自身主導地位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武器。而其副作用則是越來越依賴于軍事手段,以致漸有「先軍外交」的趨向。在與崛起中的中國打交道時,尤其是當中國經濟和影響力成長到足以撼動目前國際格局之時,美國條件反射式地使出了屢試不爽卻為他國難以接受的軍事壓迫手段。
在諸多軍事挑釁言行中,引起中國最激烈反應的是《華爾街日報》所透露的一則消息,稱美國防長卡特考慮派軍艦和軍機進入中國近期填海造地的南海島礁12 海裏海域,以此主張「航行自由」。這種行為被普遍視為對一國主權的直接侵犯。無怪乎中國駐美大使、中國外交部、中國媒體和民間輿論群起反擊。其中,《環球時報》所稱的「中國畢竟是大國,而且是核大國」一語,需有特殊的注意。在該報之後,同樣對本國國家利益極其敏感的美國《紐約時報》也聚焦於中國「核武器」,發表文章揭示中國目前正在重新設計許多遠程彈道導彈,使其能攜帶多個核彈頭。除此之外,在一些其他媒體和輿論中,核武器的討論也開始升溫。
「核」問題在不同媒體不約而同的出現看似突然,其實也暗示着這是中美兩國在國家較量時避不開的因素,尤其是當一方表現出遠超以往的遏制慾望,另一方又堅決不肯忍讓之時。雙方都不得不考慮對方的底牌,掂量這一底牌有可能對自身造成的傷害,進而對己方的動作做出更全面的考量和更有分寸的調整。
美國突然「興師問罪」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是源於對中國的誤判和低估。自鄧小平以降,中國執政者一直奉行「韜光養晦」的戰略,以此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順利進行。為此,中國對己方軍事力量的發展有所抑制。配合中國和平、不稱霸的國家戰略、發展模式和外交方針,核武器的數量、研發和應用更是被限制在較低水平。由此不僅造成中美之間軍事力量長期保持較大差距,也使中國軍力與國家力量之間的比配不甚相符。以「絕對」軍事力量擠壓幾乎「不堪一擊」的中方,就會成為美方基於慣性思維產生的第一反應。
中共五代「核武觀」
相對於美國,中國一直以來都屬弱勢的一方,但是這種強弱之勢卻是相對的和暫時的。早在美蘇兩極冷戰對峙,大興軍備競賽,相互之間並且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和干預之初,處於夾縫間的中國就下決心發展自己的反制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核武器和必不可少的導彈技術。毛澤東在1960年說,「我們處在包圍之中,在美國原子武器的射程之內。」在1961年又說,「準備搞一點(核武器)。哪年搞出來,我不知道。」1964年中國試爆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到3年時間,中國又有擁有了氫彈。
在很多後人看來,當時的中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忽視民生和國家物質發展而冒着極大的風險搞核武器,是一種決策失誤,副作用明顯。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在當時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一是美蘇兩大國正在進行軍備競賽,雙方所有核武器的規模和毀滅能力令全球蒙上陰影;二是除美蘇外,英國和法國也分別擁有了核武器;三是處於夾縫裡的中國所處的極其不利的國際形勢,不僅與曾經的交戰國美國相互敵視,而且與愈益霸道的蘇聯關係急劇惡化,對方甚至進行核訛詐。在中國擁核前後,美國、蘇聯和英國都動過對中國核打擊的衝動。可以說,在冷戰期間,中國的核反擊能力是其在美蘇核武恐怖對峙格局中能夠保持自身安全和相對自主性的重要因素。
核武器在中國的定位可以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五位最高領導人的評定中略知一二。毛澤東說,「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鄧小平則表示,「二炮政治上要非常可靠。我們的核武器只是體現你有我也有,你要毀滅我們,你也要受點報復。」江澤民說,「要加強戰略導彈部隊建設,保衛祖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胡錦濤說,「二炮部隊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使用的戰略部隊,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在履行軍隊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習近平則表示,「第二炮兵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這些領導人的評定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毛澤東是中國核力量的創建者。鄧小平基本繼承了毛澤東對待核武器的態度和政策,並將其管理機構「二炮」推到前台。自此之後的江胡習都已不再直接提及核武。這應是國家治理趨於制度化和現代化的表現,卻也很容易被外界理解為執政者對核武有所忽略。在此情況下,中國自身對核武的限制,其「韜光養晦」的國家戰略及其表現,以及世界範圍內相對於冷戰時期的「去核化」趨勢,使得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橫行20多年的美國對中國軍事力量有所輕視,對中國核反擊能力有所遺忘就實難避免。那麼,在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面前,中國或許就有必要對其有所提醒。
習近平對核武器和二炮「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的定位是對胡錦濤的繼承,而後兩者契合於當下時勢和新執政者的治國戰略。這三個短句基本體現了習近平的「核武觀」。而這一「核武觀」又主要有三個關鍵詞:「戰略威懾」、「大國地位」和「國家安全」。簡單理解來看,核武器並不一定在於對敵國進行直接打擊,而是將其視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威懾」。而這種威懾是當下中國保障國家安全、謀取真正大國地位的必要條件。
核武「異動」
習近平的上述「核武觀」是在2012年12月5日,也就是他擔任中共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剛滿20天。當時,習近平是在會見第二炮兵第八次黨代表大會,開門見山地提出其「核武觀」。稍後,習近平對二炮提出極端苛刻的要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更早以前的11月23日,也即習近平上位第8天,就單將二炮司令員魏鳳一人晉陞為上將軍銜並親自授銜。其對核武、二炮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中共對核武和二炮的態度和其發生的具體變化也十分惹眼。2013年4月的中國新版《國防白皮書》有一處細節調整引發廣泛關注,它刪除了中國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內容,儘管中國方面在稍後的正式場合重申了這一已經持續近半個世紀的承諾。事實上,中國是唯一一個作出這種承諾的國家。在一些觀察者看來,這一細節可大可小,不排除將來中國面臨特殊情況時有條件首先使用核武器。尤其是要考慮到在不久前,朝鮮與中國關係惡化,不顧中方立場連續進行核試驗,而美國亦高舉「亞太再平衡」的旗幟揚鞭東指。
對中國軍力保持密切關注的美國國防部稍早前公布的2015版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稱,北京最強大的武器現在攜帶了MIRV彈頭(即分導式多彈頭)。這種武器就是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五角大樓表示,中國的地下發射井中擁有約20枚這種導彈。每一枚升級后的東風-5導彈很可能攜帶了三個核彈頭,而這種升級大概覆蓋了一半的導彈。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可以通過這種武器發射到美國的核彈頭數量已從20枚增加到40枚左右。
據《紐約時報》披露,中國正在重新設計許多遠程彈道導彈,使其能攜帶多個核彈頭。另外,中國還選擇性地升級「屬於能明確飛抵美國的少數導彈」。在此之前,中國已掌握該技術長達數十年時間,卻一直保持着最小核威懾能力。
儘管美國、日本等國家對中國軍力持續揭露,中國執政者和軍方也在有限度地公開一些信息,但核武器、二炮畢竟事關軍事機密,內部變化不易為外人所知。作為中國軍隊中最年輕、最現代化的軍種,二炮的真實戰鬥力究竟如何,核武器發展到怎樣的層次,在過去兩年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都還只是霧裡看花。不過,在新執政者不同以往的高度重視下,這些變化都值得期待。
中美「核威懾」?
按理說,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仍處崛起過程中的中國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堅定支持者和實踐者。那麼,為什麼會成為有核國家,為什麼又會在21世紀再次強化其「核威懾」戰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是由特定的現實環境所決定的。正如毛澤東在冷戰背景下作出發展核武器的決策,習近平作為類似的調整也是基於當下的國際現實。
中國是《核不擴散條約》中的五個「有核國家」(美、俄、英、法、中)之一(1992年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批准該條約)。雖然國際層面在維持核不擴散局面出力很多,但是該條約正在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除這五國外,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鮮均已是「核武俱樂部」成員。伊朗也謀求入席。另外還有一些恐怖組織蠢蠢欲動。
對於中國而言,核威脅近在咫尺。這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政局風險高企的朝鮮已孤注一擲發展核武器,又與中國日漸疏遠時;二是奉行「先軍外交」的核大國美國所帶來的日益加重的壓迫力。美國「再平衡」的一個重要行動就是其導彈防禦系統的率先登陸。儘管其官方口徑稱是為制衡朝鮮而非中國,但也承認數量不斷增多的導彈攔截裝置可能會讓北京的至少部分核彈頭失效。
事實上,「核威懾」主要有兩種手段,一是「懲罰性威懾」,又稱「進攻性威懾」,即採取迅速和壓倒一切的報復行為,迫使進攻者認識到得不償失,其立足點是反擊能力;一是「抑阻性威懾」,又稱「防禦性威懾」,即以足夠的、有效的防禦能力,使敵方感到無法實現預期的目的。以中國的國力和軍力,其核威懾只得定位為前者,國力軍力更為強大的美國卻有實現後者的野心。冷戰時期的美方的「星球大戰計劃」就是「抑阻性威懾」的突出代表。
也就是說,對另一方核反擊能力的遏制其實也是核威懾。在中國看來,美國在中國周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自然就是核威懾。這也是不久前中國極力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戰區反導系統「薩德」的原因之一。但形勢未必會朝着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據日美消息人士透露,兩國將在《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寫明維持美國的核威懾力,與此同時還將加入島嶼防衛合作內容。美國和日本在南海、東海咄咄逼人的態勢,朝鮮令人不安的發展傾向,無疑都將加重中國的危機感。
中國在擁有原子彈后,毛澤東曾對外表示,「我們也不相信這個東西(原子彈),這個東西是嚇人的。真正打仗,用這個東西不行的,還是靠常規武器。」不過,「中看不中用」只是外界由於對核戰爭的恐懼產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而一廂情願地編的一個童話。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沒有人會對有核國家對使用大殺器縮手縮腳而心存幻想;又或者是在國家核心利益被破壞、侵佔之時,難保不會使有核國家產生使用核武的衝動。
有觀點指出,基於核武器和核戰爭巨大的毀滅能力,「核威懾」依賴於一個邏輯盲區。因為只有非理性才能讓對方產生恐懼感,才能對對方形成威懾,而如果完全理性而遵從美好的價值理念就無法按下啟動核武器的按鈕。這正是核威懾令人恐懼之處,也是核威懾能夠維持平衡局勢的原因。
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國戰略思想的基點是基於對手(包括潛在對手)的能力而非態度或動機,只有配做自己對手才配得上自己的尊重。而這正是中國正在做的事情,包括提高自己的軍事力量,以及不得已祭出「核威懾」。中美都是核大國,隨着力量的消長難免相互爭風,低烈度的「核威懾」亦難避免。不過也要時刻警醒,雙方更需要的是以和平、合作、發展,而不是算計、侵害、鬥爭,需要掌握好相處的分寸而不應過於逼迫對方,尤其要保持對核武的控制力。■
自:多維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