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專欄作家屈穎妍「因言獲罪」的故事或許很快就被忘記,但從匿藏香港9年的12歲無證男童懷仔的故事中,激進本土派的狹隘和反智,再次讓人啞然。
欺凌小孩 激進冷酷
近年種種迹象,已令人不敢再說香港是個包容、多元化、言論自由的城市,反而狹隘到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都不能接納。年僅12歲的懷仔是否應遣返內地,有商榷餘地,但他連日來遭網民和本土派聲討,有網民在討論區公開他的住址,發動「家訪」,便連基本的人權都要喪失。對小孩能如此狠,其實真不容易。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原本打算接納懷仔的學校也慘成打壓的獵物,一群年輕力壯的男女圍困指罵學校,在大門和牆上貼上文革式的標語,嚇得小女孩大驚哭泣,一個面目像人的男子還說她的眼淚是假的。難以想像此時此地的香港,怎會變得如此冷酷和蒼白。
反懷仔為名 反中為實
除懷仔之外,近年有大批南亞及非洲裔人士湧來香港,九成九在港尋求政治庇護的屬於「假政治難民」,但仍有六千多名申請者取得行街紙拖延留港,港府既要花公帑援助滯港難民,不少人更會帶來潛在的社會治安風險。對此,「本土派」卻根本視而不見。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懷仔是上述來港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這些本土主義者根本不會浪費精力在他身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聲討的目標不是懷仔, 而是藉此表達那份盲目的對中國的反對,為「反中」而「反懷」。聲討並非在維護香港利益,而是藉機挑起兩地矛盾,讓這個在民族共融上已千瘡百孔的城市再添上好些傷痕。
更可悲的還有那些常自詡為弱者爭取人權的泛民議員們,今次的「道德高地」也高到「離地」,面對這些無理反智的行為竟然噤若鵪鶉,只為了「中國便是錯」的理由,便縱容那些人聚眾欺負一名12歲的孩子,以至一整校的小學生。那些如同暴民般的示威者,在搗亂、欺凌之後,卻可以躲避在政治的保護傘下, 肆無忌憚破壞這個城市逐漸被蠶食的尊重。那些政客出賣了民主,根本不配稱為「泛民」,實應叫「販民主派」才是。記得那位痛哭的女孩用顫抖的聲音問: 「點解?」「販民」們,請答這個問題。 ■
原文轉載自《新報》 2015年5月28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