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觀看了一場講述英國詩人艾弗.格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經歷的戲劇。作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其所產生的藝術價值不言而喻。這部戲給人的直觀感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純粹是一場歐洲戰爭。然而論及「大戰」,但凡學習中國歷史的學生都知道,它也曾切實的在亞洲上演。
「一戰」的亞洲主戰場就在中國,當時日本通過與英國的結盟獲取德國在中國山東地區的權益。1917年,時任總理的段祺瑞所採取的對策則是打破中國原本的中立立場,加入協約國(英國、法國和俄國)陣營,條件是在協約國勝利後,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直接交回中國。
早在中國被拖入戰爭漩渦之前,就已經有十四萬華工在英法兩國政府的徵召和中國政府的安排下,作為苦力來到戰火紛飛的歐洲,為英法軍隊提供後援。這批以編號 代替個人姓名被提及的廉價勞動力,被安置在臨時營地並限制人身自由。華工對「一戰」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許多中國知識分子引以為傲,例如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 一的陳獨秀就曾在《獨秀文存》中寫道:「英國人自誇說:無論太陽走到何處,都照着英國國旗;我們也可以自誇說:無論太陽走到何處,都照着中國人作工」。
然而,儘管有10000名華工死於「一戰」,儘管提出了明確的參戰條件,中國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空手而歸,反倒是支持協約國的日本在會上獲得了 德國在山東侵佔的所有權益。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利,引發了國內民眾強烈抗議,並最終發展成大規模的「五四運動」。這場轟轟烈烈的文化和政治運動導致 中國知識分子由推崇西方自由民主價值觀轉向馬克思主義學說,這一轉變的結果促使了兩年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不過,關於這一段時期的中國歷史,一般香港市民知道多少呢?或許略知皮毛,但這並不讓人覺得奇怪,因為在回歸之前,香港學校關於中國歷史的教學幾乎完全集 中在中國封建時期。即便到了現在,中國史也只是香港新高中課程所設置的超過21項選修課程中的一科而已。中國歷史也算不上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根據香港考試 及評核局的統計,在2014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僅有佔總考試人數不到9%的7071名考生參加了中國歷史科考試。這一數字與19834名經濟科考生、 17648名生物科考生,以及12466名地理科考生的數字相去甚遠。
然而,中國的歷史造就了今日的中國,這是每個國民都應熟知的。正如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所言:「對誕生之前的事一無所知,就永遠只能算是個孩童」。那麼如何讓 香港年輕一代脫離這種「孩童身份」呢?毫無疑問的第一步,就是把中國歷史納入新高中核心課程,把中國從晚清的變革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鄧小平領導改革 開放這一階段的歷史作為教學大綱的重點。
以這個視角作為必修課的主題,不僅有助香港學生褪去對現代中國歷史的無知,也能夠增強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對先祖的認識。再者,歷史科着重獨立思考和尊重事實,若從道德和國民教育科中獨立出來,將擺脫任何政治包袱。作為必修的現代中國歷史對於香港的長遠效益,特別是在建立國家認同和促進香港本地和諧發展兩方 面,很可能會遠遠大於單純的國民教育所發揮的作用。
* 文章編譯自《中國日報》香港版。作者是常駐香港的英國語言專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