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築牆,有人開放」 歐盟難民問題難有共識

江玟

這波自1945年後最大的歐洲難民潮,不僅各界關注,歐盟各國更是焦頭爛額,想盡辦法達成解決共識。5日,歐盟各國外交部長聚首於盧森堡(Luxembourg),討論歐盟難民中心的設立地點,以及各國的強制性配額(mandatory quota);無奈會議室裡弱肉強食,各國之間各種利益角力只是不斷拖延會議,討論過程落入無限循環,始終沒有答案。

refugee-problem-in-Europe

難民問題讓歐盟瀕臨分裂

這次的難民危機不僅僅撼動身為世界榜樣的歐盟的核心理念,更考驗歐盟當初成立的初衷-一個融合的大歐洲。

由於歐盟各國不僅國情不一,外交移民政策不同,各國對於這波難民議題態度也各異;德國向難民張開懷抱,法國在旁附合,英國則是隔著英吉利海峽,拿著「不在申根區」的擋箭牌,裝聾作啞,拒絕參與任何討論難民安置的計劃。

東歐四國: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波蘭則是拒絕承擔強制性難民配額,打出宗教牌,主張若是讓過多伊斯蘭信仰的難民進入,將會對以基督教為根基的歐洲社會造成威脅。除此之外,選票總是現實的,各國的高失業率,以及日升的反移民團體聲浪,各國領導人面對各自的選情壓力,即使想同情難民,有時也身不由己。

各國對難民議題的理念不僅不一致,還可能互相矛盾,沒有所謂「歐洲移民政策」或是統一的法規,只有歐洲各國一盤散沙的片段政策,以及補丁般的對應制度。

舉例來說,地理位置上,義大利與芬蘭雖相距甚遠,但是兩者在移民及庇護政策上卻很相近;德、法兩國在促進新移民融入這塊,則一向採取不同措施;瑞典與丹麥雖然是鄰居,也有著緊密的歷史關係,但是兩國的移民政策卻是南轅北轍。

針對不斷湧入歐洲的難民們,歐盟無法也無能統籌各國一同應對,使得難民問題擱置,越拖越嚴重。

難民中心難產

雖然允許敘利亞及部分北非難民進入歐洲,將有助於減少難民涉險渡海或跋涉抵達歐洲,源源不絕的難民人數對於歐洲各國卻如燙手山芋,是個沉重的負擔。

20150905-052030

儘管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已指出,這波難民潮嚴重性遠甚過希臘債務危機或是歐元區危機,也不斷強調歐洲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承擔難民配額,歐盟至今仍未達成共識,或是提出實際可行的措施。

5 日在盧森堡的會議,原先希望藉由設立歐盟難民中心,作為解決難民問題的第一步,歐洲各國外交部長們卻在歐盟難民中心設立地點一事,無法達成共識。

這些難民中心主要是處理難民們的庇護申請,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希望這些難民中心能設在歐洲以外,離戰區及難民營較近的地方。

東西歐的分歧

此次難民潮也讓東歐與西歐之間的分歧日漸明顯,東歐國家如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批評西歐主張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不但無用,更只會招來麻煩,而他們不想淌這渾水。

匈牙利樞機主教埃爾德(Peter Erdo)表示,教會將不會收容難民,因為該行為將構成人口販賣;然而恰恰相反地,奧地利樞機主教熊伯恩(Christoph Schoenborn)則表示其教會將能容納1,000名的難民,形成顯著又諷刺的對比。

相較於德國在難民問題上採寬容接納的政策,東歐國家尤其是匈牙利,卻是強硬拒絕收容更多過境難民,甚至在連結奧地利邊境處架起重重鐵絲網。

5日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an)更直接表示,「難民只會越來越多,無窮無盡。如果我們讓每個人都進來,歐洲就毀了。」他表示,如果歐盟沒有制定出一套嚴謹的邊境管制,強制性配額對於難民來說,就像是歐洲發出的「邀請函」。

有人築牆,有人開放

「歐盟裡,仍有國家認為藉由共同承擔配額,將能化解這次難民危機,但也有國家築起圍牆,不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義大利外交部長真諦洛尼(Paolo Gentiloni)表示,「我們不能接受這種方式。」

對於東歐國家在難民配額議題上,意願低落,甚至是拒絕團結合作,奧地利總理法伊曼(Werner Faymann)表示,「若是歐盟東部的國家不願意分擔配額,那麼歐盟可能會重新考慮未來對他們經濟援助。」此外,歐盟也打算將申根協定當作誘使的王牌之一,因為申根協定中最吸引東歐國家的一個要件就是,讓東歐國家人民輕鬆暢行於東西歐間的邊境開放。

儘管匈牙利對於難民潮態度強硬,禁止難民過境,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為該國立場反駁,「匈牙利現在的處境是兩件事造成的,第一,歐盟失敗的難民政策,第二,歐盟官員不負責任的言論。」德國不顧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相關規章,也未與其他鄰國討論商量對策,便直接單方面地向難民張開雙手表示歡迎。

匈牙利總理奧爾班更直指梅克爾讓難民問題加劇,導致更多難民不斷湧入,「這(難民問題)不是歐洲的爛攤子,而是德國的問題。」

義大利前總理及前歐盟執委會主席普羅迪(Romano Prodi)與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的採訪中表示,梅克爾很聰明地藉著收容難民,解決德國本身既存的內部問題,「這些敘利亞難民中,有40%是大學畢業生,將有助解決例如人口老化、流失,以及技術性人才短缺等問題。」

結束相互指責

在匈牙利,警方在敘利亞難民手上蓋章,作為登記標誌,並以「前往自由」名義將難民們帶到營區,把他們帶上開往奧地利邊境的遣送巴士;不少歐洲人對於這個畫面可能感到有些熟悉,就像1940年代納粹為猶太人別上標籤,並集體送往集中營,當然蓋章、集體難民營管制這些不是刻意重現,但是無意地,讓人想起過去歐洲也有那麼一段慘痛的歷史。

「是時候結束這種互相指責推卸的遊戲,」歐洲聯盟委員會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表示,「歐盟各國應該共同承擔起難民的流入量,不是讓少數國家一肩扛起這個重擔。」

除了安置難民的問題外,長遠的解決之道,仍是穩定敘利亞的情勢,解決內戰問題。而歐洲更應該謹記過去戰爭帶來的慘痛經驗及教訓,設身處地為這些敘利亞難民著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