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島目前兩個最有份量的政黨——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評價與看法,台商朋友談論時一臉苦笑,總結下來一句話概括:「國民黨不男人,民進黨無男人」!國民黨「不男人」的原因在於國民黨一再的分裂,現在分裂的真正原因是「山中無老虎,都想稱霸王」,意思是目前在台灣的國民黨目前沒有人才,沒有登高一呼的人能出來支撐場面,且在台灣的國民黨各派系各山頭間矛盾重重,為自己的利益都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小九九,侵犯了「老子的利益」則會在背後扯你後退。不團結的局面從岩里政男(李登輝)使壞后一直存在延續至今沒有改變。其實一個黨派沒人才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團結,更可怕的是人人認為自己是獨樹一幟的人才。
一、分裂本來有遺傳,政權丟失也不惜
孫中山先生創建中國國民黨后,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政黨一直存在分裂現象。一個政黨有爭議、不團結都是正常現象,只要不搞分裂,尤其是在關鍵時期。與中國國民黨對照的是中國共產黨,雖也有分歧、不團結的現象,但在關鍵時期從來沒有分裂過,這是中國共產黨能最終奪取政權的要素之一,而中國國民黨歷史上幾次大分裂也是導致其丟失政權的要素之一。也就是說國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分裂的基因,究其原因是其章程上有深層次的原因,沒有將國家、民族大義、利益放在核心位置,空談太多,實幹太少。與之對比的則是中共在武裝鬥爭階段以民族大義為重,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利益為先,開國的功勛幾乎個個是實幹家,首先將人民的疾苦作為解決的優先,初步解決了土地兼并問題,找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方向。
國民黨第一次關鍵時期的大分裂發生在日寇侵華期間,蔣汪內鬥加劇導致汪投敵叛國,並帶領百萬偽軍投降,使本來處於弱勢的中國在抗戰道路上面臨更加苦難的局面,拖延了中國抗戰勝利的時間,對中國國內生產力的破壞無法用語言形容,對生產關係的肢解導致在抗戰勝利時國內物質條件極差,人民生活極其貧苦。
國民黨在關鍵時期第二次的大分裂出現在解放戰爭期間,派系鬥爭白熱化,江浙系與桂系鬥爭激烈,八百萬「國軍」潰不成軍,蔣「運輸大隊長」成為笑柄,為丟失政權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第三次大分裂2000年,使民進黨藉機壯大,國民黨丟失地方政權,這個後面具體分析。
第四次比較嚴重的分裂出現在2013馬王斗,起因是「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涉接受「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指示「高檢署」檢察官林秀濤就「立委」柯建銘在全民電通案遭控背信獲判無罪后,不要上訴,讓柯建銘無罪定讞。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國民黨丟失政權主要原因之一是內部不和不團結,大分裂,一個政黨如果搞分裂,是沒有前途的,特別是象國民黨這種百年老店經過多次大分裂后元氣大傷后,不丟失政權天理都說不過去!
二、岩里政男施詭計,連宋負氣黨分離
緣於岩里政男的挑撥:時任台灣「省長」的宋楚瑜與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都想在岩里政男下台後登大寶,而岩里政男則採取公開兩面手腕,一方面挑撥連宋關係,一方面培植當時的民進黨勢力,讓宋連惡性競爭,結果最後岩表態支持連,宋氣而出走,成立「親民黨」另立山頭參加競選,另一當時的國民黨大佬郁慕明則分裂出走成立新党參選。當時連宋對形勢判斷有誤也是敗因,估計連宋都認為民進黨是街頭政黨,不象國民黨這樣的政黨具有「貴族氣」,認為當時的民進黨成不了大氣候,他們倆人無論誰參加競選都可勝利,最終決勝在二人間這種嚴重脫離現實的判斷導致惡果產生:兩顆子彈將國民黨的執政地位給送到地獄,民進黨獲得八年執政地位后利用各種手段迅速壯大,對國民黨採取嚴酷的打壓,此後國民黨則每況愈下。歷史不能假設,但如果假設一下,如果當初連宋能冷靜一下,兩人搭配選舉,形成妥協,採取風水輪流轉的策略,輪流執政,民進黨不可能壯大到今天的地位。
三、小馬失誤遭質疑,能力低下被拋棄。
誠心地說,王為柯「關說」,確實有違「黨性」,有「賣黨」之嫌,對王提出批評警告是正當的,但馬以開除王黨籍為解決手段就有些過狠了。台灣朝野民間街頭都知道馬王不和,「馬王爺」幾隻眼大家心中有數,馬開除王則有泄私憤、公報私仇之嫌了,此時作為國民黨元老級的前國民黨主席(榮譽主席)連戰都看不下去了,指出馬「過分了」,「做法欠妥,有分裂之嫌,不利團結」,而馬「面子上感覺受到羞辱」,對連用台灣話說是「嗆聲」有力,「難道是要團結在縱容司法關說的風氣里?」連戰畢竟是前黨主席,在國民黨內有強大影響力,在派系林立的國民黨內部,得罪了連基本上等於得罪一半國民黨人,馬的形象與威信急劇下挫,直接導致在台灣地區「五都選舉」中全線失利,第一責任人非馬莫屬!
一個政客能力稍微欠缺不致命,能力不行要會守拙,有自知之名。而馬卻偏偏不是這類人。
馬以英俊的外表,在當選之前清廉的形象得到當時台灣民眾的認可,且眾多女性選民將馬當作心中的偶像與「白馬王子」,也就是說是台灣的女人將馬抬上台灣大寶位上。而馬在當選后對此認識不清,認為是自己的能力獲得大眾認可,在錯誤認知下其弱點在執政中逐漸暴露,優柔寡斷,意志力缺少,猜疑心重,忌賢妒能,行政能力低下。而政治視野上短視,更是斷送了馬在政治清譽。
作為一個地區的領導人,首先要搞好台灣的經濟與民生,在其當選之後,對國際形勢判斷不明,最要命的是對2008年因兩房債務危機而爆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認識不到位,對台灣的負面影響判斷出現嚴重失誤。其實對馬來說,正確的做法是利用大陸的市場,全面提升與大陸的關係,但馬在兩岸政策上畏手畏腳,結果台灣地區沒有從大陸十年高速發展中獲得最大利益,而當時的朝鮮南部政府卻抓住這個機會在危機期間得以經濟大發展。
若馬能審時度勢,採取上任之初搞好與大陸關係的政策,咬牙堅持,團結黨內力量,結果則會是另一個樣子。
因馬的行政能力低下導致受到廣泛攻擊,馬沒有總結原因,偏偏認為是下屬無能、黨內不團結導致這個局面,更加多疑「任性」。在蕭外長以「行政院長」身份與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見面談了兩個多小時,胡主席談了對台灣問題的看法,在回去對馬滙報時,馬認為蕭搶了風頭,此後一直對蕭耿耿於懷,而蕭派此後對馬當然「另眼相看」,芥蒂產生后,採取「不作為」的策略,台灣經濟形勢每況愈下,使馬的支持率更加下跌。
而馬王斗的結局大家已經看到,王金平在台灣政界有「萬金油」之「美譽」,王在藍綠間都能「吃得開」,自然有過人之處,而馬因王「關說」案採取倒王行動,其表面目標是通過清廉形象提振士氣,提升國民黨形象,實質是欲大權獨攬,將王開除出國民黨並排除王對國民黨的影響,則馬家能一家獨大,使馬能對國民黨能絕對控制操縱。因此台商朋友對馬的倒王案評價極其負面,「充分暴露了馬的無能、妒才、多疑,對形勢判斷不清」,而王則隨後採取對抗措施。在行政上不作為,王不肯動用「警察權」,因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台大學生違法大鬧而王不作為,導致事件愈演愈烈不可收拾,馬的形象大幅度跳水,國民黨則江河日下。
這個結果的出現按馬的性格來說是必然的,具體分析,一是時機選擇的不對。倒王案發生在王女兒出嫁當日,在王家大喜的日子馬突然來這一手,招致國民黨內部對馬的用心提出質疑,因此王沒因「關說案」失分,反而博得了大量同情。二是對黨內形勢判斷不清。馬或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對島內國民黨的控制已經弱化,許多國民黨大佬虛以委蛇,以和稀泥、應付的態度對待馬。而馬認為是自己能震得住場面發動倒王案能取得黨內支持,結果適得其反,島內國民黨內再次分裂,挺王派公開反對馬的主張,在「立法院」中反而與民進黨合作與馬唱對台戲。三是不尊重「老同志」,不尊重「老同志」的後果是嚴重的。
其實,馬如果明智的話,應該採取與王妥協的策略,聽眾連的勸諫,利用王兩邊「能吃」,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利用連的威望,穩住陣腳,這樣的話國民黨尚有一線希望。
四、臨陣換「柱」風險大,小朱失機少辦法。
台灣地區選舉在即,卻傳來換將消息,即要換掉一直宣傳的國民黨競選人洪秀柱女士。從現國民黨主席口中傳出的換將原因是洪「兩岸政策有問題」,而洪的口號是台灣搬不走,大陸離不開,若朱以此為原因換「柱」,可謂政客少腦子第二人。
筆者一直觀察台灣問題,真有些信口雌黃的味道了。想當初因「馬、王」放對導致島內國民黨聲勢大跌,元氣大傷,「五都選舉」全面潰敗后,國民黨面對即將到來的選舉戰便無心戀戰,當時沒有男人站出來在危難時受命提振國民黨,男人們選擇的是退縮,就是那個倍受國民黨器重,寄以重大希望的國民黨新主席朱立倫也不敢應戰,倒是洪在危機時站出來代表國民党參加選舉。在洪聲明當初,一時聲勢大漲,大有逼近民進黨「空心菜」的趨勢,而隨後發生的事則讓人耐人尋味了。
在洪出面代表國民党參選後生行情大漲,部分國民黨高層大佬看清了實質,在台灣地區,藍色一族的支持心態沒有多大變化,他們厭惡的是國民黨內部的內鬥,特別是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兩蔣之後的一批國民黨高層西方別的東西沒學會,內鬥偏偏學到骨髓里,在危難之際當洪振臂高呼參加選舉后,輿論行情一時大漲能獲得如此多藍色選民看好器重,讓這批「不男人」的國民黨重臣看到了希望,當然這個希望不是提升國民黨,而是自己個人能觸摸台灣地區「大寶」的希望。此後對洪的掣肘就一直存在,矛盾百出、狀況百出。隨後傳出的消息更讓人看清國民黨「敗家」的本來面目,導致洪支持率急劇下滑。
人們的心情,不管是藍色綠色,他們選擇的對象是眼前的,能給大家帶來眼前利益的群體,而一個不團結的各自為戰的群體政黨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雖民進黨上台的風險很大,有招致大陸的打擊危險,但筆者從台商嘴裡得知,目前的台灣居民是不相信大陸會打台灣的,特別是台灣的輿論宣傳生態,欺騙糊弄台灣居民的成分非常大,許多台灣居民(居台商朋友說至少在八成以上)認為大陸經濟落後,軍事能力低下,特別是當年岩里政男宣揚的「空包彈」影響惡劣。
在台灣地區國民黨新主席是會計出身,精於算計「不男人」的特點暴露無遺。在危難之際當選國民黨主席后採取的第一動作不是擔當,而是觀望,拖延,一方面觀察行情,另一方面藉機要價獲得支持承諾,結果錯失良機。若是真政客,膽魄超強,直接接過爛攤子代表國民党參選,哪怕雖敗猶榮!以心論之,朱不容易是真的,擔心選舉失敗責任難負,在第一時間內選擇了退卻,但他錯了,以國民黨今天的尿性,無論誰出面代表國民党參選,只要敗了,他這個黨主席都難咎其責!等他想明白這個理后,晚了。
當王金平放風說有意參選后,事態更加嚴重,王參選是馬不能容忍的,而朱夾在馬王間兩頭受氣的狀況越加嚴重,洪的支持率便一落千丈。再後來宋的參選,直接導致洪被隱蔽性的拋棄!
面臨這個局面,臨陣換「柱」的風險極大,搞不好國民黨歷史上第五次大分裂在即,而只有可惜的朱立倫在那裡淚汪汪的委曲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總之一個政黨,要生存下去的條件之一是團結,之二是為人民謀福利,個人利益要放在民族、國家、黨利益之後,象島內國民黨現在這個樣子,再次下野幾成定局,神仙來了或許有些生機。
對台灣居民來說,就是國民黨下台,危機也不會擺脫,甚至更危險,台灣居民的選擇極可能是選擇將自己放在炮口下的一種最大風險的選擇,筆者希望台灣媒體多些良知,不要真的以為永遠是「空包彈」,媒體人絕大多數可是自省在島上啊。政客們為自己的政治理念可「拋頭顱灑熱血」,是因為他們從事政治有宗教般的狂熱,而一般小百姓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神經!更絕的是民進黨則是一幫女人當政,女人從政的短視是天生的,尤其是島民天生就具有一種狹隘特質!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