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中海計劃泡湯到伊斯蘭國坐大

井底望天

歐洲的地中海計劃,其實是要穩定非洲的。非洲穩定了,人就不往歐洲跑。然後非洲提供廉價清潔能源給歐洲,非洲人生活提高,買歐洲人高價逼格消費品——這樣才是正循環啊。

Mediterranean plan

對歐洲來講,天然氣太依賴俄羅斯,這個是他們想靠清潔能源,擺脫依賴的一個方法。法國的核電、英國和挪威的北海石油、北歐的水電,如果還可以在撒哈拉搞風能和太陽能,這樣內部就穩住了。

但是當時利比亞卡扎菲不買賬,這個是法國帶頭幹他的一個原因。因為非洲穩不住,經濟發展不了,北非難民一直是問題,這個對歐洲社會的沖擊比較大。而目前敘利亞難民,是在北非難民基礎上又額外增加的。

但是問題是,搞死卡扎菲之後,法國穩不住利比亞。因為歐洲各國的國力衰退得厲害,這個和美國穩不住伊拉克是一個道理——國力已經弱了。

從伊拉克到敘利亞

美國當時出兵伊拉克,是因為美國人相信,沙特是賓拉登的後台。但是鑒於沙特在國際能源的位置是定海神針,所以美國新保守派,是想通過軍事控制伊拉克,然後把伊拉克產量搞起來;之後再削弱沙特的能源影響力,就把沙特給搞垮。

其實在當年兩次中東石油危機之後,美國用同樣方法扶持俄羅斯能源工業,也是這個目的。

但是新保守派的目標落空了:一個是搞不定遜尼派的遊擊隊對原油管道的破壞;另一個就是,事實上讓什葉派坐大——就是你搞倒一個敵人,上來的不是你朋友。結果最後石油最大蛋糕,被老中吃了。這個就逼迫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途轉變政策,大家要理解。

伊拉克什葉派坐大,間接導致伊朗實力和影響坐大。而因為伊朗核計劃,又和以色列有利益沖突,所以你可以理解,美國在中途轉向,重新扶持遜尼派武裝,和沙特阿拉伯重新和好——其中有很大程度,與猶太勢力影響政策有關。

最近老布殊出了本回憶錄,里面臭罵了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認為切尼當初在他手下幹國防部長的時候,沒有那麽死硬腦袋;老布殊認為切尼的變化,是受到他的老婆,一個共和黨內的思想家的影響。

而拉姆斯菲爾德,就更有私人恩怨。因為當初里根選總統的時候,本來是考慮他當副總統的。後來被人家影響,才選了老布殊做副總統候選人。所以如果當時選了拉姆斯菲爾德,人家做了里根的副總統,是有很大機會成為下任總統的,所以他們彼此有些恩怨情仇。

後來正是因為伊拉克變局,美國被迫在這里變更政策。看到伊朗和什葉派坐大,同時以色列和沙特,都遊說美國對伊朗動武。

為了削弱什葉派,才找到了敘利亞作為突破口,主要是看到了阿薩德這個小醫生,年輕沒有政治經驗。當然,在敘利亞動手,法國也是支持的,因為這樣的話,黎巴嫩的真主黨會被削弱,法國的代理人基督教長槍黨日子會好過些。

當然了,敘利亞的情況,一個就是伊斯蘭國,沒有去打敘利亞政府軍,而是去打庫爾德人;而被美國炸了之後,就直接砍西方人腦袋,支持在西方國家搞恐怖活動;第二個就是俄羅斯參戰,這個導致了敘利亞的戰略目標無法實現,附帶作用,是難民沖擊歐洲。

這個就是目前的情況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