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詞「無齡感」傳遍了朋友圈,方式也逐漸成為時尚而廣為流行。它並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
「無齡感」的人,往往不為年齡所束縛,能夠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並勇於嘗試,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彩,不留遺憾。
一個被年齡追著跑的人,會活得很累。
在我國,孩子還未出生,家長就開始著急,要選最好的產院;隨著慢慢長大,不同年齡階段的壓力接踵而來,幼兒園要挑最好的,小學更是要找重點的,為的就是害怕輸在起跑線上。
如過到三十歲還沒結婚,一切似乎都被年齡拋棄了,成了剩女、光棍,更讓父母憂傷;一旦到三十五歲還沒有孩子,對這個家庭來說,那簡直就像是遇到了世界末日……
這種生活的節奏,使不少人每到一個年紀,就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簽,來一個提醒:結婚了,就不能常出去聚會了;有了孩子,就得收拾起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旦進入退休年齡,整個人的心理都會彌散著一種暮氣:反正這麽個歲數了,還用得著打扮嗎?
於是,「人未老,形先衰」的樣子就出現了。一旦從形體上先自行放棄,「衣垮身懈」就接踵而來,精神世界也就隨之由激進走向保守,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會全部泯滅,乃至會發出悲哀的感嘆,甚至苦苦地去咀嚼「人生苦短」這四個字了。
人,難道就這樣老去嗎?
「無齡感」,美國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態。
珍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她60多歲的時候想給自己買輛新車。有人認為,她那麽有錢應該買一部凱迪拉克,但她說這是老年人才會喜歡的牌子。
如今珍妮快70歲了,依然學習中文,獨自去各國旅行。她常常有突發奇想,然後試圖實現,再然後放棄。
珍妮的與時俱進與對生活的熱情,讓周圍的人覺得和她沒有任何年齡代溝,這差不多是美國老年人的常態。
即便是年近古稀,依然看不到一點垂暮之感,熱愛生活,接受挑戰,而這就是「無齡感」的生活態度。
「無齡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養老理念?
詳細說來,「無齡感」生活是指在年齡增長甚至老去後,仍然保持一種不為年齡所累,如年輕時一般的生活態度。他們認為,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事實上,「無齡感」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狀態。
「無齡感」的人總是在不斷往上走,閱盡人世,對一切依然保持足夠的好奇。忘記歲月流逝,像孩童一樣憧憬一切未知的降臨,努力實現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簡單願望。
“無齡感」的人,即使到了六十歲,也絕不進中老年服裝店,在他們眼里,那里的衣服都奇醜無比;他們不愛聽不明不白的養生之道,不亂吃延年益壽的補藥,他們愛的是音樂,練的是瑜伽,玩的是自由行……
人一旦忘記自己的年齡,進入到這種「無齡感」狀態,無論到什麽時候,都還想學習,還想繼續進步,甚至會發現,人即使老了,年齡即使很大了,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可怕。
退休後,我們要追求「無齡感」生活!
事實上,過怎樣的生活其實跟年齡無關。而對於碌碌平生的我們來說同樣如此,不怕老,就怕衰。激情和精神的回歸才能重塑生活。
堅持「無齡感」生活的人有一種硬骨頭的品格,不跟年齡妥協,不跟現實妥協,不跟自己妥協。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說「我是我自己的障礙」。除了自己,沒有東西能真正成為你選擇生活的障礙。
「無齡感」生活啟迪人生該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堅持向上的生活態度,超越年齡的限制。
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用句雞湯式的話說:世界這麽美好,為什麽不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人不應該過早地放棄自己。同樣,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