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倘食老本 一帶一路難分羹

袁彌昌

雖然政府與貿發局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要到5月才舉行,但香港各界了解與研究一帶一路的最初階段基本上已完成,讓各界得以重新確認香港的優勢,以及本港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

HK-should-get-involved-with-one-belt-one-road

不過,這最初階段的工作給公眾的印象,還是流於虛表,對於下一階段怎樣開展和實施亦沒有太多頭緒;相反,內地各省市及一些亞歐國家已密鑼緊鼓地部署其戰略及進一步與一帶一路對接,情況令人擔心。

各地密鑼緊鼓 港仍流於虛表

最近的例子就如去年12月22日,青島港與瓜達爾港務局、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須知道中巴經濟走廊乃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經濟走廊,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瓜達爾港正是中巴經濟走廊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滙點,也是東亞各國出口貿易及中亞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

青島港與瓜達爾港得以達成協議,盡管很大程度是由於瓜達爾港及自貿區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目前是由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全面負責,但亦恰好顯示出青島港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促進自身的國際化戰略的推進。青島雖屬海上絲綢之路樞紐,但它地處東北亞,令它處於一個比較不利的位置,距離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目標國家較遠。但現在青島港不僅與瓜達爾港達成協議,亦已與包括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馬來西亞關丹港等6個港口建立友好港或達成友好意向,並於最近一年在一帶一路沿綫新開航綫22條,將原本不利的形勢一舉扭轉過來,變成一盤活棋。

借助國家力量 主動塑造戰略

青島港的戰略對香港有着重要的啟示作用,反映出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雖能借助國家的力量,但也須各出奇謀,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主動塑造屬於香港的一帶一路戰略——國家是不會白白幫助香港或主動為香港籌劃戰略的。因此香港目前不少人想一如既往地利用香港的固有優勢,單靠香港原有的金融、法治、地理、專業人才這些基礎,以為就好像過往幾十年般靠天時地利人和,便可以在一帶一路裏「混下去」,這樣一定行不通的。

另一為香港「食老本」模式敲起喪鐘的情況,是總理李克強於11月初訪問南韓,與南韓總統朴槿惠舉行會談,強調一帶一路與南韓「歐亞倡議」對接。「歐亞倡議」是朴槿惠在2013年10月的亞歐首腦會議上提出的,其核心是通過歐亞合作奠定振興經濟的基礎,構築連接歐亞大陸的交通網、物流網、能源網和資訊通訊網,其中包括實施「歐亞倡議」的絲路高鐵,可說是「一帶」的南韓版。

星韓參與一帶一路 威脅港

「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對接之所以會對香港構成威脅,一方面是由於一帶一路的宏大性令沿綫國家可選擇隨時加入,為一帶一路整體增添新的功能、優勢和連接點,變相令一個地方的任何優勢和功能也有被威脅甚至取代的危險。

另一方面,北京巴不得透過一帶一路促進與其他國家關係的發展,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因此香港必須展現出相當的「利用價值」,否則北京寧願「賣帳」給其他國家也不會給香港好處。

筆者這裏並不是危言聳聽,「一帶一路」與「歐亞倡議」對接亦非個別事件。同樣於11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新加坡,其間兩國同意將兩國關係的定位確定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並積極探討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拓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模式——中國與新加坡在一帶一路中的合作無疑已超越了國家與香港的合作關係,且不說新加坡在兩岸統一和南海爭議上,對中國也非常重要。

北京這些舉動有意無意地讓香港和台灣認識到,即使它們採取不參與或不合作態度,中國也能夠在其他友好國家中找到它所需要的夥伴與功能,沒有甚麼是無可替代的。

建港「西進」走廊 不應局限於投資

綜觀目前港人提出的眾多一帶一路戰略,比較符合上述要求,或者能談得上是個戰略的,筆者認為只有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李浩然的「空中絲綢之路」構想。

雖然「空中絲綢之路」可能是由國家民航局最先提出,但李浩然確實指出香港須憑藉香港國際機場在亞太區內作為重要交通樞紐的優勢,主動提出在一帶一路中構建「空中絲綢之路」,並以香港為其核心樞紐。這構想的要點在於香港須「主動」向國家提出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主動地構建世界樞紐機場網絡,擴大香港優勢,鞏固自身地位——這正是青島港做法的航空版。

通過「空中絲綢之路」的構想,香港在投融資、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優勢可藉航空經濟輻射到一帶一路地區,從而為香港發展航空經濟輻射圈,拉動其他的優勢產業、強化與沿綫經濟體的關係。

故此,構建「空中絲綢之路」或亞歐一體化的空中走廊,事實上也是為香港構建自己的經濟走廊。李浩然所提出須聯繫的中東、土耳其、荷蘭等重要航空樞紐,基本上全都落在所謂的「第三歐亞大陸橋」上,與筆者所提倡的香港「第三歐亞大陸橋」戰略暗合,即今後香港有需要透過其航空網絡,建立自己的西進——香港、南亞、中東、南歐、歐洲——策略和經濟走廊。

香港須更主動 超越「超級聯繫人」

行文至此,其實今後香港在構建其一帶一路戰略的要點已呼之欲出。其一是要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只等待北京的指示,而是要主動向中央提出構想;其二是要加深認識「互聯互通」背後的意思,改變一帶一路只關於投資的狹窄想法,將目光放在更遠大的亞歐大陸整合上面;其三是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及國家的力量,主動找出並聯繫香港的戰略夥伴,促進自身的國際化,開創新局面。

由此可見,香港目前所謂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實在是稍嫌被動了一點,好像港人只需做好聯繫內地與世界各地的工作便行。香港如欲再創高峰,則必須更進一步,超越「超級聯繫人」的心態與角色,嘗試「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確實地為香港建立優勢。■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6年1月8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