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問題,表面似乎集中於「領土與資源」,但是從中國的角度如此看格局就小了。從大國戰略設計層面看絕非僅僅如此,也不僅是「南海戰略安全問題」,從政府層面看,始終就是持之以恆的國策發展提前要鎖定並持續布局的既定目標,因為南海對於中國在未來國家發展與安全戰略層面的意義,與爭議各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南海安全問題
領土方面,目前四國五方已經分別佔據南沙大部島礁,還涉及到因不同利益取嚮導致的領海、經濟區重疊等包括能源在內的海洋資源方面的爭議。另外,在西太、東海始終緊盯南海的美日等域外勢力聯合干涉的勢頭已經浮現,這就更加大了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戰略維度與難度。
南海各方聲索主權線
當前,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經濟整合、海上絲路相互加速對接的情況下,即使在南海對個別國家中國難以首先使用軍事力量「逐出」,在軍事戰略的角度看待之,假如在南海發生一場中等以下的軍事衝突,事實上都是相關國家或勢力(含中、美、菲越馬)竭力避免的,因為預料外的損失導致最終結果都不是任何一方能接受的。(俄日例外)
二、戰事一旦發生,書架多於贏家
1、中國的「得失權衡」並不均衡
對於中國來說,與菲越的海上衝突結果不言而喻,就是完全收復被占島礁並逐出之,在徹底解決南海問題的同時積聚起國內民心,或許它會成為一聲終於吹響的戰略集結號。但負面結果也可能是「戰術得利戰略失分」,尤其是在中國復興過程中、西方話語權下。南海戰事或引發西太區域以致國際政治經濟負面效應極大被動局面以及其他附帶效應,在未來3-5年積蓄國力「最後的戰略窗口」這個極為緊要的階段,對於中國整體大戰略的破壞與影響會很大,而重塑之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扼住南海,暫不是全面的軍事存在,而是以大面積的島礁建設和大型石油鑽井平台的布點,以海警/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的行動來實質性佔有,這是早就既定的南海方略,南海島礁的建設進入嶄新發展的快速階段,證實了南海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的充足,也是個視國際政治局勢情況來微調的過程。南海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且與以前不同:不可逆。這種「不可逆」的大動作,從大勢看、源於對美政策的與往切割,區域看,是對東盟外交風向的部分調整。無聲的行動背後,印證的是「戰略決心」!
相比奪取菲越佔據的島礁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前以及未來南海島礁建設安全布局如今已經完全是一個嶄新的面貌,它更體現了「勢」的一面,即漸次實控海域實現「擠出效應」。
預判這個效應的出現,從國內治理和軍事體系力量建設看,時間上看以三年為限。而且「時間設定和力量與決心」均已不是問題,更不會面臨較早時候南海問題的無奈與陣痛,以及突發事件中患得患失之餘曾欠缺的大國意志。
2、美國的最大風險在於西太冒進,而且短期「不可逆」
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未來會持續加強,日澳也會不斷試水,一旦中國與菲越軍事衝突,美國直接軍事介入很難,但裝備支援與政治上的支持是肯定的,雖然不會對戰局結果有顛覆性的幫助。
南海潛在的軍事衝突與影響,分幾個層次看看:
a. 南海域內軍事衝突的對美風險
如果從南海局部衝突導致的「南海戰局結果」看,美國更不樂意因此致使中國軍事掌控南海全域,因為這會在南海實控層面把它提前「交給了中國」,事實上自己的戰略部署就被迫完全收縮至二鏈,從而提前失去了未來與華「利益交換」的一個很大的籌碼,對「重返亞太」戰略的打擊更是致命的。
b. 南海與西太其他方向「聯動性原理」
如今美國不得不親自上場冒更大的戰略風險在中國家門口投入極大的軍事戰略資源來與華「爭奪南海」的意圖,就在於上述「丟失南海」潛藏的危險。因此當前的半島危局或者未來的東海風險都會不時交替出現。也因此,美國在西太的三個「戲台」是東海(含台灣問題)、朝鮮半島、南海,三者要素在戰略需求下相互疊加的「補強作用」、其高度聯動性也是我幾年前一貫的觀點。
以上結果,都會導致美國的南海「戰略意圖」部分實現:
這個得利,主要指中國和相關國家徹底交惡從而破壞區域經濟整合以及海上絲路的推進。即美國「戰略目的部分達成」。
二者相較得失利弊,美國實難以取捨,這就是當前處於「戰略猶豫期」的原因,也是俄國在東歐、中東戰略方向對美戰略牽制而形成的全球地緣政治熱點的「三個方向」(含西太方向)。
當然,中俄戰略協作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國南海發力的時機。
c. 如果是中美發生低烈度軍事衝突?
這種情況當前發生的概率極低,正常情況下會立即得到有效管控,這也是中美外交與軍方多次協商並達成「海空相遇避險規則」的原理,事實上美國人在規避風險方面一直做得「很專業很到位」,尤其是在不利環境下重返沒到位,面對強大對手之時。
如果從「防賊惦記」來看,畢竟我們不可能吧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對手的「善意」上。那麼會不會發生一場中等烈度的戰爭?
這個風險在特殊情況下不能排除。但是「不可控」的預期會使得雙方格外謹慎,尤其對美國而言。因為一旦偶發衝突導致失控,從軍事意義上看美國必定要吃眼前虧,(當然前提是我們有幾種針對性預案)而由此引發對美國西太戰略風險將遠遠大於中國,因為這種中等烈度的軍事衝突,其骨牌效應的傳導性將是對美全球性的「戰略坍塌」,而且絕不僅僅局限于軍事領域、更不會限定在南海一隅,也不會僅是中美之間的較量。
戰術上看,南海雙方軍力部署,美航母戰鬥群只在特定政治需求下「巡航」,而「常態巡航」的美國海軍僅是駐訓新加坡的瀕海戰鬥艦巡弋南沙、以及從日本基地臨時部署的1-2艘驅逐艦,這樣的存在與有一搭沒一搭的空中巡邏機並不能對中國南海軍力形成任何有效威懾,而真正對中國海軍最大的危險是海下的核攻。
3、南海相關國家與東盟在衝突中「有失無得」
對於菲越來說,挑釁只有一種結果:即幾十年來竊取的島礁以及經濟投入立即丟失,奪回的可能幾乎沒有,不得不走的另一條路就是選擇長期戰略上對抗中國,但是這個不理性卻完全違背其長遠國家利益。
馬來西亞在南海事實上是「既得利益者」,無論從佔有島礁看或是從資源獲取的角度看。因此從強勢的馬哈蒂爾政府時期直到現在,都不會在與華關係上走的太遠,而菲不同點在於幾百年來的國家性格缺失培育的奴性,越南則是長久的、事實上的南海利益獲取被養成的慣性。最後,安全政策與取向在大國博弈中「被分化」的東盟是亞細安國家的最大悲劇。
綜上,全域實控南海是個長期任務,需要分階段來完成。視情況需要審時度勢來靈活把握鬥爭手段,它是個綜合戰略設計的問題,不僅需要軍力的有效保障,更需要中國高層的戰略智慧。
三、中國如何打碎美國企圖打造的聯盟
美國「南海巡航」拉郎配的幾個角色,計有菲越日澳印。我們分別看看。
菲越一個是有膽無心,扶不起來;一個是有心無膽,被拍扁多次。日本是既有賊心、如今狐假虎威也有了賊膽;澳洲躍躍欲試,正在造勢;印度作為不結盟大國卻較為冷靜,——原因是其「南向政策」重點在印度洋,陸上戰略方向的壓力集中於西部、北部。此時冒險進入南海惹怒中國是幼稚的,更重要的是,中國在他的南北海陸兩個戰略方向上均有「足夠的制衡手段」。
由此,我們看出,美國借力菲越日澳印,其中除了自己之外,其他都有首鼠兩端的可能,只要中國善於發現自己本身擁有的諸多制衡手段、同時表現出堅決的立場,那麼搖旗的可能變成打醬油的,另外中國應利用更多的連橫手段借力分化之。
1、菲國軟骨扶不起,越南不敢被美扶
三年前中菲黃岩島、前年中越中建島海域的角力結果,時至今日已無需多言,尤其前者是南海海域控制的一個重要節點,此一隅對南海全局的潛在重要性不在當前而在於未來。
以此為切入點,預測今後的發展。先從南海島礁控制以及海域權益爭端的軍事力度來看。在菲越這個方向,保持和加強軍事(或海警)的存在。如常態巡航及實際海域控制,包括漁民的作業保障、禁漁期的巡航、和下一步我方在已佔島礁大規模建設的正常進行。對於菲越的漁民或海巡則肯定是以堅決手段或拒止、或登臨檢查、或查扣拖帶。以海警、海軍實力為後盾,(加上即將成立的「海事法庭」打造南海法律的「話語權」)總之從法理到軍事手段均無法、無力應對而不得不逐漸事實上退卻和認可(或默認)我方的實際海域控制、領土管轄的現實。
在此過程中,以菲越的海軍力量,膽敢使用或威脅使用那可憐的海軍力量就是自己找死。結局是從軍事到經濟把它拖個半死,從而加大菲國民對政府的離心力。隨着菲國6月底阿基諾下台菲國即將大選,其國內政治氣候可能發生變化,而越南多年來「接鬼」的最大成果,就是「政治權利制衡機制」已經形成了近乎「恐怖平衡」的政治生態,使得它不敢與美在軍事上走的太近。目前美越還木有形成盟約性質,這個帶路黨代表南方派領袖要「認爹」,才是問題實質。這個在其國內有幾多支持?以後兩派鬥爭激化是肯定的、而中國要加大對北方派支援,才是穩住越南政治走向的正確手段。另一方面,中國更嚴厲的手段分別是經濟和軍事上,軍事上在陸地邊境的壓力更是高懸越南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由此觀之,菲越與美國的聯合巡航可以不計。
2、日本與美國的「聯合巡航」可能性較大
日本自嗨鬆綁,自衛隊瞞天過海,最近軍事布局與聯演上漸次加速,預示着國策走實。
從東海-南海-印度洋一線的保交,多年來一直是心病,換句話說:假如美國衰落,他的經濟命脈只能任由中國掌握,這是他不甘心的。去年1月,美太平洋司令就對日喊話要求介入「南海巡航」,當時的日本是裝聾作啞,或說「自產P1海巡有心臟病」或曰「有意願、但要研究研究」。而在此事前僅幾個月,日本剛與華建立國防熱線並商定了「海空避險」措施,這個「避險措施」其實說穿了、僅在於對日「單方面」而已,雙方心照不宣罷了。
今天日本主動介入南海,意圖打斷中國的發展機遇以成就「大日本」的復興,做美國制衡中國的馬前卒。對於中國來說、舊仇新恨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可能被打破:新世紀大國多極化背景與帝國霸權的博弈白熱化之際,大國與大國(集團)、大國與資本的政治交易未徹底彰顯時、由這個「另類」的軍事冒險能綁架了主要大國的意志嗎?不管是否日本能如願、但其一旦敢於冒險,首先被「打殘」以致「毀滅」都是鐵定的、且不以其意志為轉移。
3、澳洲的野心
澳洲從來不是南海域內國家,更無資格、無實力介入,但是它居然也意圖攪局了。即使經濟上多年來對華依存度如此之高,也沒能遏制勃勃野心。除了與美軍的聯合意圖,美國也在澳洲本土加大了軍事部署,從以前的二百人規模海軍陸戰隊,擴大到了營級規模,B1B戰略轟炸機也即將部署達爾文基地,這背後正是針對中國的南海。
澳洲的周邊戰略安全並不存在問題,其保護「南海運輸通道」的借口其實貿易比例也僅佔20%以下,幾屆政府不斷在對華外交上反覆,主要還是經濟利益驅動,如今表態參加美國的聯合巡航,試探因素較多但是必須加以警告。
中國除了在外交層面清晰表態之外,還應加大與印尼的外交、軍事方面的合作力度,目前與印尼的軍事合作開始逐漸加大,從軍售開頭,下面應在軍事培訓、聯合演習、甚至海軍補給等方面繼續擴展。
印尼是東盟大國,而它與澳大利亞的不和由來已久,雙方的互信本就脆弱,這是中國可以利用的着力點。這方面不能一味防守,從經濟、軍事兩個方面支持印尼的國防建設符合中國利益。
四、南海戰場建設
1、海空實控
南部戰區中,二驅、九驅現在新入役新銳艦艇逐年增加,走向深海首先就是南海存在的淬鍊。海南、西沙的空軍海航J11D、飛豹、乃至陸上H6K的遠程支援,使得空軍在南海區域島礁範圍的到達縮短為一小時內,實控與軍事常態存在就成為可能:海域控制的要義在於空中控制,或戰時的局部海空優勢奪取,這一點已經沒有問題。下步是要加大海上巡邏機的大航程、長時間巡航力度。
從奪取島礁的角度看。沿榆林-西沙-黃岩-永署-利樂這些點,以島礁建立的軍保補給偵測點,基本都在300-600km。野牛的航程好象是600km。西沙以南黃岩以西,022艇在不同接應點的高航速護航正好提供伴隨掩護(500-600km極限航程)。節點上能做到有效掩護。從后可交由空軍掩護、也可全程空中伴隨掩護。
野牛的突擊力在陸戰營規模,二至三艘為一波次,加上兩棲坦克連(加步戰)是個完整的陸戰加強營。這樣的規模用於南沙島礁爭奪戰,是絕對優勢,護航艦艇和空軍確保制空制海權。在「准戰時」的情況下,海警力度會沿線加強海域監視驅逐。
2、水下建設與反潛
門前池塘好一個「大坑」:豈是小國能跳的?
南海海域面積廣大、海情複雜,對於中國海軍而言,常態化練兵不僅應是海軍的日常,更應該是「海空陸潛天電」多維立體演練的主要戰場。
從反潛的角度看,域內外的潛在敵手主要是美國的核潛、日本的蒼龍與越南的幾艘基洛級。反潛的最佳戰術就是航空兵在基地消滅之,但現實中在非主動打擊的情況下難以做到,於是水下偵搜網的建設就是要密織、補強的重中之重。
南海全域的反潛建設不是短期速成的項目,即使初步建成,要達成南海「水下哨兵」建設的完整性前置發現,應該向南擴展到納土納群島一線,向東布置三巴海峽以及東,甚至可以與東海未來的反潛建設聯網,建設東海、南海的聯合反潛網絡,這樣,在廣闊的西太範圍,以一鏈內外為重點,全域監控水下目標,戰時就可迅速捕獲水下目標。
我們的新核攻建設還需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既有的主要任務不在這裡。現在的039A/B加上少量636型「夠用」而已,談不上很大的數量優勢,而針對美國的高速核攻,只有加強水下反潛網的建設,才能配合既有戰力,使得我們的南海整體戰場建設達到一個基本理想的狀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