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軍和國民黨高官如何評價朝鮮戰爭

于中寧

下面轉的羅援將軍和鄧聿文先生的兩篇文章,前者講明史實,後者分析客觀。羅文所引伍修權將軍在國際場合的兩次講話,不但擲地有聲,而且充分揭露了美國出兵朝鮮的非正義性。下面我從另外的角度提供一些看法。

The-Korean-war

1993年底,我訪問美國聯合技術公司時,受到時任聯合技術公司顧問,原美國駐中國武官,空軍准將William.B.Webb,我們稱之為「魏老將軍」的宴請。由於在國內時與魏老將軍就有過接觸,所以交談時沒有那麼多客套,談話範圍較廣,也比較直截了當。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我說,美國對日本研究比較透,所以對日政策很成功。但美國對中國缺乏了解,所以敗在中國手裡三次。魏老將軍問我是哪三次,我說是內戰,朝鮮和越南。

魏老將軍不同意我的看法,說(大意),內戰我們沒參加,所以不算我們的失敗;我參加過越南戰爭,如果按照軍隊的意見,我認為我們能打贏,是政客束縛了我們的手腳;只有朝鮮戰爭我們承認是我們失敗了,這不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是軍隊的共識,並且明確寫入西點軍校教材。

魏老將軍還表達了對當時杜魯門總統等民主黨政客的輕蔑,說他們不懂戰爭,也對麥克將軍的傲慢表達了不滿,說軍隊中很多人都認同朝鮮戰爭是「在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的錯誤戰爭」這一說法。因為朝鮮多山地,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而中國有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中國軍隊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美國不能指望打敗這樣的敵人。

所以,朝鮮戰爭后,美國對與中國在陸上作戰會非常謹慎。不過,他狡黠地一笑說,如果是在空中和海上,我們會打得你們「滿地找牙」。他在美國受過情報部門的中文培訓,所以懂得這句話。

我對他說,我同意我們會「滿地找牙」,但我不同他對越南戰爭的看法,原因是,再強大的外國軍隊,如果得不到當地人民的支持,也會失敗。軍隊不能和人民打仗。魏老將軍想了一會說,我同意你的看法,從全局看,我們在越南也是一次失敗。

看,美國人有多麼可愛,一個將軍面對一個無名小卒,他尊重的是事實、邏輯和常識,而不是面子和意識形態。

1994年初,我訪問美國阿莫科公司(后被英國BP兼并),陪同的是公司高管初兆平先生。初先生中學曾與連戰同班,父親是國民黨高官,很早就被送到美國學習。

初先生告訴我們,美國華人地位的改變就源於朝鮮戰爭。美國種族歧視唯一上了法律的就是反華條款,所以華人在美國的地位比黑人還低,是最底層。朝鮮戰爭后,美國社會對華人的看法突然改觀,華人也開始挺起腰來了。

他還說,朝鮮戰爭後,國民黨高官們私下裡都覺得揚眉吐氣,連二蔣父子私下裡都說,如果共產黨連美國人都能打敗的話,我們輸的也不丟人。從那以後,老蔣再沒有認真考慮過反攻大陸,吵吵嚷嚷不過是向美國要錢要槍。並且老蔣也真的感覺到他那套不行,開始認真向受過共產黨教育的小蔣交權,開始台灣的土改,也才有台灣後來的發展。

初先生最後悔的就是留在美國發展。在休斯敦時,他女兒來看他,吃了頓飯就走了。女兒一走,他就老淚縱橫。他說他的兒子和女兒完全美國化了,他在美國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親情。對比台灣的那些朋友,事業不比他差,家庭其樂融融,「何苦來呢」,他說,老了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其實,關於朝鮮戰爭,我和各階層的美國人都聊過,基辛格的著作中也評論過。奧巴馬的話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想想看,既便美軍參戰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打到三八線就停止,那麼和今天的格局完全一樣,南韓仍然可以民主化,北韓鬧不好比現在還強,美國就不必死那麼多人,丟那麼大人了。中國也許就沒那麼大底氣折騰了。美軍打到中國邊境,又讓志願軍趕回到三八線,這不是失敗是什麼?

奧巴馬由其不要臉的是,南韓的經濟發展和民主化不是美國給的,而是南韓人民與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長期鬥爭的結果。如果與北韓比較,南韓是最終勝利者的話,那麼勝利屬於長期與美國鬥爭的金大鐘前總統代表的南韓人民,沒有奧巴馬什麼事。

退一萬步說,如果按照奧巴馬的邏輯,以今天的成就來確定當年的勝利者的話,那麼朝鮮戰爭的參戰四方,勝利者是中國和南韓,失敗者是北韓和美國。南韓不必說,中美國力的此消彼長,難道不清楚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嗎?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朝鮮戰爭,美國都是最大的失敗者,不同僅僅在於,如果後來老毛不是得意忘形瞎折騰,美國的失敗會更早更快。

朝鮮戰爭是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的標誌,也奠定了毛澤東世界偉人的地位。基辛格曾經寫過,美國和蘇聯都曾經企圖構建針對中國的包圍圈,貧弱的中國敢於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交手,並且都取得了勝利,這說明,任何包圍中國的企圖,一定會遭到中國的痛擊。

奧巴馬肯定沒有聽取基辛格的勸告。中國在貧弱的時候都沒有任人擺布,今天中國強大了,中國的核武庫很快就會和美俄達到恐怖平衡,中國的常規武器也在快速發展,這樣的中國,如果美國執意對着幹,那麼中國總有一天會打得美國滿地找牙,這一天不會太遠。

至於中國的那些公知,還是別提他們了,丟人。

羅援:從出兵決策看抗美援朝正義性

環球時報2013年07月30日

羅援

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民族最揚眉吐氣的對外戰爭。但現在有些人對這場戰爭的正義性、正當性、正確性提出質疑。評價任何歷史事件,都不能夠離開當時的歷史條件,孤立地、片面地判斷所謂的是非曲直。

朝鮮戰爭是冷戰的產物。二戰後期,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協議》中就朝鮮問題達成由中、美、英、蘇共同託管的諒解。1945年8月11日由美軍波恩斯蒂爾上校「漫不經心」劃定的三八線是大國鬥爭和妥協的產物,成為朝鮮民族難以癒合的民族裂痕。當時,南北雙方都試圖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南方先建立政權,隨後渲染「用軍事突進」解決北朝鮮政權,北朝鮮在和平統一無望的情況下尋求自衛和武力統一。

1949年9月3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第一次向蘇聯使館提出一項軍事進攻的計劃,但遭到斯大林拒絕。1950年1月5日和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分別發表聲明和講話,聲稱美國的安全線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由此使斯大林、金日成做出錯誤的判斷。1950年6月25日,在中國並不完全知情的情況下,朝鮮戰爭爆發了。

朝鮮戰爭爆發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便令其海空軍參戰。6月27日又發表聲明,除公開宣布干涉朝鮮內政外,還令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控制我國領土台灣。

周恩來總理曾向美國傳話,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但美國把它當作耳旁風。就在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當天,金日成便正式請求中國政府給予「特殊幫助」,援助朝鮮人民作戰。經過反覆慎重考慮,中央政治局最終做出正式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下達命令:志願軍於10月19日入朝參戰。至此,中國人民和軍隊開始了兩年零九個月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戰爭。

從上述史實可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朝鮮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美國扶持的分裂政權和南方奉行的「北進統一」政策埋下了戰爭的隱患,不能簡單地以朝鮮「打第一槍」判斷戰爭的性質。中國赴聯合國代表團團長伍修權曾質問美國代表:「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曾有一次內戰,那時林肯總統曾經領導過北方諸州的武裝力量進攻到南方諸州去,美國代表們是不是認為這就是北方向南方的侵略?別的國家就可以對美國內戰進行干涉?」

第二,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概念,前者始於1950年6月25日,後者始於1950年10月25日;前者是朝鮮民族內戰,後者是美國強加給中國的戰爭。伍修權將軍曾擲地有聲地說:「能不能設想因為西班牙內戰,意大利就有權利佔領法國的科西嘉呢?能不能設想因為墨西哥內戰,英國就有權利佔領美國的佛羅里達呢?」同樣,美國沒理由因為朝鮮內戰就侵略中國領土台灣,並將戰火燃燒到中國東北邊境。美國著名史學家約翰·托蘭曾經說過:「中國出兵朝鮮是出於國家利益考慮,是迫不得已的。如果蘇聯侵略墨西哥,那麼美國在五分鐘之內就會決定派軍隊去的。」

由此可見,中國做出出兵決策完全是被迫的,是正義之舉,是英明決策。1929年參軍的袁昇平將軍動情地說:「一個民族的骨頭不硬不行。骨頭不硬,就受到列強欺辱;骨頭不硬,在國際上就沒有地位;骨頭不硬,就難以振興中華!抗美援朝戰爭打造出了我們民族的硬骨頭!」。

▲ 作者羅援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對抗美援朝得失的再評估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13/07/30 08:42:50

鄧聿文

今年7月27日是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紀念日。剛過去的這天,當年參戰的幾方──朝、韓、美都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中國則派了國家副主席李源朝赴朝,參加朝鮮舉行的紀念活動,包括閱兵儀式。

中國人講究60年一甲子。在這個甲子里,無論是世界局勢,還是東北亞形勢,抑或是中美關係,都發生了巨變。60年後的今天,再來反思和評價這場戰爭,需要我們拋開各自的仇恨和成見,更加冷靜和客觀。

相對來說,探討其他參戰方的成敗得失比較容易,難的是中國。這些年,對於中國評價的難點是圍繞應不應該出兵朝鮮及其得失來進行的。傳統觀點認為,雖然中國參戰損失慘重,但是能夠和美國打成平手,長了中國人的民族志氣,確立了中國的大國地位;同時,這一打,也打出了幾百公里的安全縱深,和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總的看是值得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根本不該出兵朝鮮,所謂抗美援朝,是贏了面子失了裡子,不僅拖垮了經濟,也延誤了國家統一,如果沒有抗美援朝,中國早就改革開放了。后一看法近年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

筆者認為,對中國參戰得失的評價應該放在時代背景中去考察。從當時的決策看,有兩個事實不能不提,一是世界開始處於冷戰狀態,中國和蘇聯全面結盟,倒向社會主義陣營;二是新中國剛剛建立,政權和國家的安全還非常脆弱。筆者大體贊同冷戰史學者沈志華所作的中國出兵朝鮮的三點理由:第一,由台灣問題引發出對抗美國的革命激情;第二,根據國際分工為社會主義陣營承擔責任和義務,第三,對國家安全和主權完整受到威脅的憂慮。

為了更好地分析問題,先不妨來做個假設,如果中國不出兵參戰,會發生什麼。

一是美國把戰火燒向鴨綠江,戰爭在中國境內打響。這種可能性雖然較小,但並非不存在。當時麥克阿瑟就叫嚷着要進攻東北,並派飛機轟炸東北。正是因為麥氏的狂傲,使中共認識到新生的政權受到危險,遂做出出兵決定。假如美國把戰火引向中國境內,蘇聯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一定會參戰,兩大強權直接在中國作戰,這其實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即便在中國境內的戰爭最後也以美國的失敗而結束,但這對中國來說,會產生兩大後果,其一,中國的東北工業基地會全部被戰爭摧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將因此要慢得多;其二,中國極可能會變成蘇聯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就像東歐國家一樣。

為什麼這麼講?前車之鑒歷歷在目。1945年斯大林曾借口對日作戰,出兵東北,迫使蔣介石簽訂了損害中國主權的城下之盟。中共在東北問題上與蘇聯也進行了艱苦談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歸還長春鐵路和旅順、大連的協定。而在朝鮮戰爭期間,蘇聯實際上控制着東北。如果戰火在中國境內燃燒,很難想象蘇聯不會藉機提出更多損害中國主權甚至領土的要求,那時為了保住中共政權,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將被迫接受蘇聯要求。對於民族主義者的中共領導人來說,這當然是無法容忍的,因此,與其把戰火燒向自己,不如在朝鮮開戰,也就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二是戰爭雖然不在中國境內打起來,但美國陳兵鴨綠江,對新中國也始終是個威脅。首先,東北工業基地很難發揮它在中國工業化初期所起的支柱作用。為了應對美國威脅,工業基礎最雄厚的東北地區會變成戰爭前線,從而拖延中國工業化的步伐。其次,蘇聯在東北的存在會長期化,中國的主權還是會受到蘇聯的威脅,並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兄弟」。朝鮮戰爭后,斯大林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把原本屬於蘇聯勢力範圍的東北地區的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如果美國控制整個朝鮮半島,雖然不像戰火燒向中國境內一樣給蘇聯攫取中國主權以可乘之機,但為了以防萬一,中國還是要借重蘇聯的力量以抗衡美國,所以,蘇聯至少會使當時在它管轄下的長春鐵路和旅順、大連等港長期化。再者,中國的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不會很快發展起來。中國出兵參戰後,蘇聯對中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一改前期的「猶豫」而變得「大方」起來,雖然設備賣給中國要收取費用,但技術基本無償給中國;另外,在「一五」時期,蘇聯派了大批專家到中國,幫助中國搞建設,可以說,中國「一五」計劃的提前完成與蘇聯的大力援助分不開。那時確實是中蘇關係的黃金時期。中國正是藉助蘇聯的援助完成了最初的工業化,包括軍事工業的現代化也有了很大發展。

不過,台灣能否收復則存疑。近年一種看法認為,如果中國不出兵參戰,將會用武力收復台灣,因為那時美國準備拋棄蔣介石。這種看法值得商榷,美國棄蔣不假,但並不等於美國準備棄台。在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后,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誰丟失中國的討論。尤其在中共完全倒向蘇聯后,美國雖然準備棄蔣但並沒有想棄台,而是要培育台灣的本土勢力來抗衡大陸。所以,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即派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挑戰中國主權。中國要想武力收復台灣,沒有強大的海空軍是不行的。事實上,中共領導人在解放台灣和參戰朝鮮問題上是做過權衡的,最後選擇出兵朝鮮而放棄解放台灣,就是因為中國當時沒有強大的海空軍。

那麼,是否在蘇聯的支持下,中國會發起收復台灣的戰爭?從蘇聯不肯為朝鮮出兵看,要蘇聯為風險更大的打台灣出兵,可能性更小。從這個角度看,抗美援朝固然使中國在長時間裡沒有力量為台灣和美國打一場更現代化的戰爭,但即使沒有抗美援朝,中國也不可能冒險武力收復台灣。除非美國明確放棄台灣。然而,前面講了,美國為了對抗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的擴張,是不會放棄台灣的。想想美國後來出兵越南就知道。

上述分析告訴我們,既然不出兵的兩種結果都不是很理想,對當時新生的中國來說,選擇出兵就很自然。

既然出兵參戰,就有一個利弊得失的考量,不過,對我們來說,這個利弊得失只能建立在戰爭結束后的已知結果基礎上,而非當時領導人對出兵決策的成敗判斷。

從「得」來看,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打出了軍威和國威,這個軍威和國威並非如沈志華所說「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它也發揮着實在的作用。對一個百多年來一直受到外侮的民族來說,在朝鮮戰場上將世界最強大的美軍逼退到三八線上,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它對全民族志氣的鼓舞無可估量,也化為實在的物質力量,「一五」計劃的提前完成與此有很大關係。另外,在第三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形象也高大了起來,在中蘇分裂后,這為中國進一步避免陷入孤立及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起了相當大作用。還有,就是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使中國避免成為東歐那樣的蘇聯附庸和小兄弟,這一仗基本上使中國與蘇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起平坐,尤其在斯大林死後。二是使中國提早收回了蘇聯在東北的利益。三是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環境,但中國後來沒有利用好這個和平環境搞建設,很可惜。四,像前面講的,加快了中國工業化和軍事現代化建設。一方面是蘇聯對中國工業化和軍事現代化的支援很大;另一方面,朝鮮戰場上的軍事較量,也使得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現代戰爭很大程度上是武器的戰爭,從而加快了對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改造和核武器的開發,並由此帶動了工業化進程的加速。

但凡有利就有弊,從「失」來看,也有幾個方面:一是犧牲了十幾萬同胞。朝鮮戰爭中國志願軍的傷亡人士,雖然有不同的統計,但保守估計,陣亡將士有15萬之多,受傷者更多,再加上財產損失和外債,據統計大約有60多億美元。二是惡化了同美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導致中國直接走向與西方陣營對抗的前線,從而被排斥在國際事務之外。朝鮮戰爭前,雖然中國已全盤倒向蘇聯,但畢竟還未站在對抗美國的最前線,中美關係如果不是朝鮮戰爭,不可能完全中斷。朝鮮戰爭實際上是中國替蘇聯當出頭鳥,從而把原來美國對蘇聯的壓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導致中國的國際環境非常惡劣,特別是在中蘇交惡后。這也是中國雖享有幾十年的和平環境卻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而未能認真搞建設的原因之一。三是導致中國的經濟結構高度畸形化,使中國長期陷入「短缺經濟」中,延緩了中國經濟現代化步伐,並致使人民生活水平遲遲得不到提高與改善。前面講了,朝鮮戰爭加快了中國軍事現代化步伐,軍事現代化的前提是工業的重工化,通俗地說,就是要有「鋼」。所以,毛澤東和中共領導層越認識到軍事現代化的重要和必要,在資源配置中,就越把各種資源配置到國防和軍備,這樣,用於對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各種資源也就越小,導致重工業和輕工業比例嚴重失調,經濟結構高度畸形化。

一個落後國家的經濟現代化,首先是改善人民生活,因此,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輕工業要最先得到大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走的就是這條道路。而如果反過來,只能使人民勒着褲子搞建設。長久而言,勢必會損害一個政權的合法性。但中國當時的國際環境使得領導層不得不選擇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而要實行該戰略,就必須實行以高度集中為主要標誌的統制性計劃經濟模式,並實行嚴酷的戶籍管制制度。這樣看來,整個計劃經濟和「短缺型經濟」的歷史和邏輯起點可以追溯到朝鮮戰爭,它是直接因素之一,後來發生的大鍊鋼鐵、人民公社運動乃至過渡期的提前結束,都與此有直接關係。這一後果已越來越為學界認可,而且其中的一些後果還延續至今。

至於很多人認為的另外兩個「失」,即解放台灣和提早開放,前者如筆者已分析的,即便沒有朝鮮戰爭,以中國當時的武力,難以解放台灣,所以不能將之歸於朝鮮戰爭而來的結果。退一步講,假如那時用武力收復了台灣,台灣也就和大陸一樣實行同樣的社會制度,當然也就沒有現在的民主台灣,這究竟是得是失是可再議的(為避免誤解,筆者聲明,反對台灣獨立)。對於開放問題,筆者認為,若中國不出兵參戰,固然不會有後來的閉關鎖國,但充其量也就像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兄弟一樣,有限發展同西方的關係,主要的經濟貿易往來還是在社會主義陣營,那說不上是真正的對外開放,與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實行的改革開放不是一回事。

對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來說,出兵朝鮮參戰無疑是他們革命生涯中最難做出的決策之一。我們今天反思那場戰爭,也應該盡量還原歷史,避免簡單的好與壞的判斷。但應記住,任何決策都是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量,這個「利益」包括對領袖個人、團體與政黨,以及國家與民族在內,我們要區分的,是對哪個利益最大。

▲作者鄧聿文系知名專欄作家,中國政治觀察者,致力於中國的改革和轉型研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