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撕裂

麥國華

獲得304張選舉人票的特朗普即將入主白宮,激烈的總統選舉帶來美國社會的撕裂卻未見平息。有熟悉美國社會的朋友說,這次大選給美國帶來前所未有的分化,民主選舉變成權力遊戲的博弈,家人、社區、朋友之間觀點迥異,因支持不同的候選人導致的激烈爭執已成社會常態。

20161231-hk-politics

香港對於這個社會狀態,熟悉不過。一場自詡為「愛與和平」的運動開啟撕裂的「潘多拉魔盒」,最終令社會陷入非黑即白,黃絲和藍絲的兩極化紛爭,中間路線陷入兩難。更可悲的是,從「後佔中」的多場選舉來看,溫和中間力量並沒有找到出路,立場旗幟鮮明的候選人在選戰中仍然為選民受落。畢竟明顯具有立場的事件更能體味權利博弈的嘴臉。最近泛民議員對梁、游2人的無原則袒護,讓兩方的支持者更加對立攻訐,就是好例子。

社會撕裂並不是香港獨有的問題,社會發展求變把這個城市放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通往康莊大道的路徑也會有得意的贏家和墊腳的石頭。即使是普通人,也總是不由自主把自我和他人、本土與外界區分開來,更有政客商家為權力和利慾而各走極端,這些人性的弱點放大即是社會的矛盾。何況香港並不是個可以置身事外的城市。

梁振英做錯了什麼?

中國的南大門,易受外圍環境的影響,中國內地和香港制度迥異,人與人之間物質與精神的高牆和藩籬,差異隨行構成病灶,只須一個簡單吸引的口號點火,紛爭和撕裂就不難爆發。

梁振英治港4年,擁梁者向反梁者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梁做錯了什麼?反梁者搜索枯腸,總說不出個所以然,最後也只能擠出「撕裂」2字,但為何社會撕裂可以完全歸咎梁振英,而反對派可以全沾不上邊?梁在過去多年推出了多項政策如限奶令、暫停雙非孕婦來港分娩、撤「一簽多行」,以及以印花稅為樓市降溫等等,種種皆是以香港市民的利益為先,哪項政令曾撕裂社會?他動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卻保着中產以至草根階層的需要。反之,梁振英上任之初,已數度向反對他的議員伸出橄欖枝,包括自命建制派卻首喊Anyone but CY的政客,卻只換來「冷膊頭」對待。

梁振英因家庭原因不競逐連任,反建制派或許該停一停,思考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及未來的城市圖景。若為反而反者仍受權力和選票所惑,未來無論誰當特首,修補社會的裂縫只會是癡人說夢。過去4年高喊Anyone but CY的滑頭政客,球已落在你們的場區,與其繼續拖下任特首的後腿,不如切實為香港做點好事,勿再只懂把責難的手指指向別人,須知其他幾根指頭同時也指向自己。■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6年12月23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