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間,由於恐怖的核平衡存在,彼此直接爆發熱戰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平時偶爾互相亮亮肌肉,再不行就把對方小弟揍一頓,或者讓自己小弟和對方小弟幹一架。
大國之間的直接較量都幹些什麼?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文化輿論戰。
說白了,就是通過宣傳獲得道德制高點,爭取更多支持,從而把對方壓制住,迫使對方讓步從而獲得利益。在輿論戰方面,由於世界主流媒體都控制在西方國家手裡,所以在輿論戰上西方長期佔據優勢。只是,近些年情況有些轉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通過《反宣傳法》的根本原因。
二、顏色顛覆戰。
所謂顛覆戰,說白了就是「顏色革命」,顛覆站一般和輿論戰相配合使用,不同的是顛覆戰是通過組織上街製造混亂來獲得相應效果。譬如,烏克蘭的街頭革命就屬於此類範疇。
三、貿易戰。
國家與國家之間,強勢一方往往總是通過貿易制裁來獲得政治上的優勢,從而迫使對方在相關利益上做出讓步。美國在這方面最擅長,特朗普上台就準備和中國打貿易戰,不同的是中國實力很強,美國的制裁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四、金融貨幣戰。
所謂金融貨幣戰,就是利用匯率的自由浮動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強勢一方通過貨幣供應數量的變化來獲得對目標貨幣的定價權,從而在匯率漲跌中藉資本流動完成對目標國的金融洗劫。在這方面,美國絕對是全世界的老師。
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從2010年之後就越來越激烈。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美國將自己的注意力由中東轉向亞太,其主要力量開始圍繞遏制中國展開,目的是將中國圍堵在中國這片陸地上,從而不能讓中國整合世界範圍內更大、更多的資源,以削弱中國的發展潛力,避免中國挑戰美國全球霸權。
在這個過程中,從過去些年我們國家的輿論亂象、NGO亂象可知,西方對我國的輿論戰、顛覆戰一直在進行。然而,當他們遇到了更加註重網絡安全、輿論安全的新一屆中國政府時,當他們遇到了思想越來越清明的中國網民時,他們還是失敗了。
當這些招式都無用的時候,對方更多的會選擇貿易戰、貨幣戰。只是,這兩種戰法對弱小國家好使,對像中國實力這麼強的國家依然是不太好下手。但哪怕如此,中美之間的貨幣戰較量早已展開。
如果大家注意,會發人民幣匯改是2015年8月份,也就是股災發生后。此時之所以要進行匯改,是因為只有通過匯改才能對沖中國經濟的風險,之前人民幣本來就不該跟漲美元,結果又遇到股災,此時穩經濟只能讓人民幣適當釋放貶值壓力,不能硬扛。
2015年央行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後,所有專業的人基本都明白人民幣要貶值了。明知道人民幣要貶值,但中國央行決不允許投機資金興風作浪,因為這是一國的貨幣主權。於是,當一大批投機資金試圖投機人民幣貶值時,中國央行用突然的劇烈波動讓這些人虧得一塌糊塗,最後敗退而去。之後,人民幣的震蕩都在安全範疇和需要之內。
美國當然不希望人民幣貶值,因為這不但意味着之前人民幣升值時美國從中國央行手裡賺到的賬面利潤將重新被中國央行拿回去,還意味着中國資產價格的降低和中國出口的走強,其結果是是中國經濟向好的同時資產價格反而降低了,這對於資產價格、貨幣價格都高企的美國來說,永遠是個巨大的威脅。可能有人會問,歐元、日元為啥就不是美元的威脅?因為這兩個地方連獨立的軍事能力都沒有,大局美國整體能掌控,但中國不同。也正是因此,美財長雅各布·盧一趟趟跑中國摸中國底細,中國也迫於美國壓力並沒有走快速一步貶值到位的極端做法,而是根據美元的波動和一籃子貨幣的波動,逐漸修正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幣值。
雖然,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速度相對「溫和」,比之前美元升值的速度要慢得多,幅度也要小不少,但終歸是已找到美元升值時機就貶一點,在2016年貶值了差不6%。這個幅度,美國雖然不爽,但還能接受。
然而,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后,他釋放了對華不友好的信號,包括貿易戰、匯率戰都在特朗普嘴裡提到過。特朗普的當選也促使美聯儲在2016年12月完成了第二次加息。而接下來,隨着特朗普上台後的系列政策調整,美聯儲2017年將至少加息3次,甚至加息4到5次。這麼快的加息速度,必然會引爆世界範圍內資本向美國的快速流動,這實際上是美國向世界宣布的貨幣戰。
美聯儲2017年快速加息,將會有經濟體倒下,譬如委內瑞拉經濟可能完全崩盤,甚至爆發動亂及政權更迭,而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國家政治和社會都可能不穩,南非、越南、印度在經濟上都可能出現問題。
美聯儲快速加息對中國當然也會有較大影響,譬如一些資本會因此撤離,一些投機資金會做空人民幣,再加上國內一些人可能會藉機將資產轉移出去從而對人民幣構成過快的貶值壓力,給中國經濟帶來不穩定。
其實,為了製造人民幣匯率的不穩定預期,最近其實出現過兩次幺蛾子。一次是谷歌12月7日的一次「手抖」,導致人民幣1分鐘下跌1000點,從6.8891突然跌至6.9891,隨即又在下一分鐘回升都6.8896,恢復正常。根據媒體報道,這是一筆錯誤報價,雙方很快取消了交易。但取消了交易出現在了谷歌的數據上,就可能對人民幣的市場預期構成短期的重大影響。
而在之前的12月6日凌晨,谷歌(Google)、XE等多家網站顯示了錯誤的人民幣兌美元報價,美元兌在岸人民幣超過7.48,由此計算的人民幣貶值幅度幾乎超過8%,引發一眾國際投資者嘩然。如果一次錯誤還算偶然,連續錯誤恐怕就不那麼簡單了。很顯然,這其中恐怕就有測試市場的意味。
另一次則在12月28日,美國彭博社的報價系統顯示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整數7關口,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中國央行立刻通過微博指出,這份匯率數據不實,目前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平穩。隨後彭博社也緊急發布聲明,承認人民幣破7屬於報價系統出現的烏龍。之後,央行對此不負責任的行為予以譴責,並表示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這兩次事件,其實都有測試、引導人民幣匯率市場的意味,說白了就是想誤導市場人民幣出現崩盤,從而引發匯率「擠兌」,並最終引發人民幣匯率失控。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較量之激烈。毫無疑問,中美貨幣戰現在已激戰正酣。
為了進一步保證匯率安全,中國央行在2017年元旦小長假之前出台了針對個人購匯與資本匯出的管理舉措,並將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匯率指數構成進行了一些調整。
對於後者,很顯然央行是根據實際需要對CFETS匯率指數構成根據需要進行了優化。優化的目的是對當前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更符合安全需要。對於前者,此次新規的變化包括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由「20萬元」調整為「5萬元」,調整了金融機構大額轉賬交易統計方式和可疑交易報告時限;新增規章適用範圍、大額跨境交易人民幣報告標準等內容。以人民幣計價的大額跨境交易報告標準為「人民幣20萬元」。同時對交易報告要素內容進行調整,設計了要素更加精簡的《通用可疑交易報告要素》。
管理辦法頒布的目的官方說法有三個:
第一,從反洗錢工作,加強現金管理方面考慮。
第二,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普及、發展和創新,讓非現金交易更方便,人們使用現金的偏好正在逐步發生轉變。
第三,我國反腐敗、稅收、國際收支等領域的形勢也要求加強現金管理,防範利用大額現金交易,從事腐敗、偷逃稅、逃避外匯管理等違法活動的風險。
而且,今年國家外匯局還對購匯的用途進行了限制,在今年新版的《個人購匯申請表》中明確寫道,「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一方面,對外大額匯款、現金交易的額度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報告制度明顯趨於嚴格。同時,對外購匯還限制了對外房產、政權、保險等投資。
說白了,就是拉高非正常需求的資金流出中國市場,這既是穩定匯率的機制,也是穩定中國儲蓄資金的機制,當然更是為了公眾的資金安全考慮。因為,美元在快速拉高后,不久的將來將會進入貶值周期,老百姓不懂這些道道,一股腦衝出去的結果就是在美元高位接盤美元資產,未來將是漫漫的虧損之路。
央行的這一系列措施,既然是為了保證人民幣的匯率安全,避免國內資金成為助紂為虐的工具,同時又是為了保全公眾的財產安全。
未來人民幣匯率會破7嗎?由於美聯儲未來一年會快速加息,美元指數會快速上漲,人民幣不會跟漲美元,那麼只要美元大漲人民幣最終破7是大概率的事情。只是,由於不能購買相關理財產品,考慮到人民幣理財產品普遍在5%左右的年利率,這意味着換匯的年成本高達5%。人民幣哪怕2017年會破7,但誰能保證一年漲幅超過5%?如此一來,這就意味着換匯其實不如購買理財產品更划算。
人民幣未來對一籃子貨幣其實並不會貶值很多,而兌美元的所謂貶值更多的是美元升值所致。所以,接下來,人民幣到底會跌到哪裡,要看美元漲到哪裡。之前占豪就做過研判,人民幣最終可能兌換美元會到7.2:1左右,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到7.5。只是這個時間周期,會根據美聯儲加息節奏以及中國宏觀經濟情況而發生變化。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果不是現實需要,只是換美元今年恐怕並不一定會很划算,而且還存在美元未來貶值的風險。因此,如果換匯是為了投機,建議謹慎一些。
對於這場貨幣戰,只要中國不犯方向性錯誤,美國根本打不贏,這一方面是由中國經濟實力決定的,更是由中國的綜合國力決定的。貨幣戰拼到最後,終歸還是國家的綜合能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