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應對記仇的特朗普

宋魯鄭

1月20日,在全球的失望和焦慮下、在空前規模的民眾抗議下、在眾多議員極其罕見的抵制下,美國曆經600多天、耗資巨大、令社會日益對立的選舉中笑到最後的特朗普正式宣誓成為新的總統。

Trump


特朗普堪稱美國兩百多年民主結出的奇異碩果:他從競選到今天一直保持不變的特色就是以他獨特的方式得罪幾乎所有的人。搞政治的都知道,從政第一原則一定要敵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看來除了物理定律他無意(或無力)打破,其他都不會令特朗普知難而退。

由於中美在全球的份量和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任何風吹草動就能令已經風聲鶴唳的全球作出極為敏感的反應。所以儘管特朗普矛頭遍指全球,但唯獨涉及到中國時才有巨大的震撼效應。比如一通電話竟然產生了特朗普本人都想不到的風暴。這自然會誤導全世界,以為中國已經由美國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變成它的頭號目標。

但事實上,正如開篇所言,特朗普是針對所有他認為有損美國利益的國家的。不管是多麼悠久的盟友如歐盟,也不管是遏制中國多麼重要的夥伴,如日本、印度,他都不給情面,通通冒犯。中國說遠親不如近鄰,但他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是火力全開,一個要修改北美貿易協定,否則就退出,一個則要建一座「柏林牆」,阻止「強姦犯」、「刑事犯」們的進入。
這就是理解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的第一點。重要的事重複三遍:特朗普並不僅僅是針對中國,而是針對所有他看着不爽的國家。

第二,特朗普時代中美衝突的本質和奧巴馬不同。

簡而言之,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和中國的衝突是戰術性的、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的,而不是戰略性的,不是意識形態的,也不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

如果是為了遏制中國,特朗普就不應該公開宣稱廢除TPP。TPP被美國軍方稱為重要性堪比航空母艦。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了TPP美國要想遏制中國就少了重要的經濟支柱。此舉還得罪遏制中國的重要盟友日本,更在全球喪失了公信力:以後還有哪個國家願意和美國綁在一起?正如新西蘭總理所說,我們當然願意加入TPP,但假如不可能,我們會選擇中國。這等於無形中幫助中國壯大朋友圈嘛。

更何況,要遏制如此龐大的中國,特朗普需要收縮戰場集中精力來應對,而不是如同現在一樣搞全面烽火。現在看來,除了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外,他沒有不得罪的。他就不怕大家和中國聯手嗎?

應該說,中美這種層次的衝突本應不會激烈,也不難解決。而且中國也有足夠的籌碼和實力進行周旋。但由於特朗普缺乏經驗和商人特性而採取的方式卻有可能使得雙方的衝突激烈化和難以收場。比如他公開叫板而不是放到台下進行交易。亞洲的面子文化十分重要,別說要成功合作,就是要友好相處,過不了這一關也絕無可能。尤其是今天的中國日益強大,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幅上升,領導核心也是強勢有為,中國不買賬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這裡還需要指出一點的是,特朗普是商人,自以為什麼都能交易。這種邏輯放到政治場域中就很難行得通。比如台灣問題,對於中國大陸而言,無論什麼代價都不可能放棄台灣,中國外交部也多次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不容談判。

第三則需要說明的是特朗普的性格。

這裡需要列舉幾個生動的實例。有記者曾形容特朗普的一家酒店裝潢有點過時,他在推特上咒罵對方是「真正沒有信用的垃圾」,這種憤怒足足維持了兩年!

他因為不喜歡專欄作者柯林斯的一篇文章,就把她的文章上的照片圈起來,寫上「一隻狗的臉」寄給她。要知道這可是在有着濃厚尊重女性和記者傳統的西方啊。

SPY雜誌上世紀八十年代說他手指短,結果二十多年就一直被特朗普騷擾。2016年4月編輯安德森又收到投身於激烈選舉中的特朗普的信:是一篇有他手照片的文章,特朗普不僅把他的手圈起來,還寫了一句話:「一點也不短」。

《福布斯》雜誌說,每次宣布排名都有富豪打電話來,或者不想被列入,或者認為自己的資產被高估。只有特朗普打電話抗議自己的資產被低估!
後來SPY雜誌給美國的一眾富豪寄了一張十三美分的支票,想看看有誰會兌付。沒想到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

從中不難看出,特朗變更最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易衝動、不考慮後果、我行我素、反覆無常、極端自負、叛逆、報復心和好勝心極強。你越是反對的,我越是要做。大選結束后,時代周刊出了特朗普特專刊,引用了RNC戰略家SEAN SPICER的這樣一個評論:「不要告訴特朗普你不能做這個,停止做這個。而是要說你知道這樣會更有幫助,或者更有效。」
當然十三美分的支票也說明,特朗普的商人本性也很極致,一點小便宜都不會放過。

顯然,對於一個七十歲的人來講,他的人生觀、價值觀、行事方式都無法改變。他選舉時出口成「臟」,貴為「當選總統」時也同樣如此。美國老牌巨星梅麗爾·斯特里普接受金球獎「終身成就獎」頒獎時批評特朗普,就立即換來了「希拉里走狗」的回應 。甚至馬丁路德金的昔日戰友、美國人權運動的象徵人物,國會議員劉易斯也難逃特朗普的攻擊。

這些都將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即將到來的白宮歲月中。實際情況正如金融時報所分析的:特朗普的學習曲線是平的,他競選之初和結束時的言論如出一轍——他從競選中未學到過任何新東西!其實這未必是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性格使然。

知曉了以上三點,中國如何應對特朗普,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就有了答案。

首先自然是能不戰就不戰,坐等特朗普把戰火燒遍。

今年一月三日美國新國會開張,很快就要廢除奧巴馬的醫改以及其他特朗普看着不順眼的民主黨政策。他和民主黨的大戰一觸即發。

另外他一上台應該就迅速取消奧巴馬任期最後幾天對俄羅斯的制裁。但這又要引發和自己共和黨的對抗。因為共和黨多支持奧巴馬的制裁。

如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在奧巴馬對俄羅斯發出制裁令后發出祝賀,他認為華盛頓「早該這樣做」,因為莫斯科「一直設法尋求損害美國的利益」。頗有聲望的共和党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和林賽·格雷厄姆則宣布,他們將努力說服國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加嚴厲的懲罰」。

事實上,儘管特朗普不接受俄羅斯黑客干預大選的說法,但共和黨大佬們卻立場完全相反。

不僅國會,就是特朗普一手選定的內閣要員國務卿蒂勒斯、國防部長馬蒂斯以及中央情報局局長也公開反俄,認為俄羅斯是美國的頭號威脅。最新的民意調查也顯示,高達82%的美國民眾認為俄羅斯是頭號威脅。

再往下自然就是正式廢除TPP。雖然目前美國政界反對TPP是主流,但大佬們並不想真正放棄全球貿易的領導地位,在2016年底,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已經提出要暫緩退出TPP。

如果再往下排自然就是要廢除巴黎氣候大會協定,目前在新年時,法國總統奧朗德已經公開警告特朗普「法國不允許任何人質疑巴黎氣候協定」。

巴黎氣候協定可不只是奧巴馬的「遺產」

當然這期間他自然也不會放過中國,可能要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要對中國出口產品加稅。那麼利益受損的跨國公司及其說客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所以這個時候中國一定要淡定,誰衝到第一線,就成為特朗普的頭號敵人。

自然所有的人恐怕都是這麼想的。就是一向高調的朝鮮自從特朗普當選后也一下消停了,什麼動靜都沒有了。

就是美國民主黨和建制派也在想,只要特朗普外面有了主要對手和敵人,他就需要國內的團結。面對的壓力自然減輕。

日本安倍首相屈尊拜會特朗普,力陳TPP的重要性,結果很快就被特朗普公開羞辱:宣布一上任就要廢除之。結果安倍不但唾面自乾,而且還要發揮「人至賤則無敵」的精神,又要1月份去拜會特朗普。其出發點之一顯然是要把特朗普這個禍水引向中國。

當然唯一不怕也不想忍耐甚至視為機會的就是極端伊斯蘭恐怖勢力。它們希望挑釁、激怒特朗普,令特朗普衝動大反擊,從而成為他們發展壯大最好的「豬對手」。

所以這場大博弈真的就要看誰更有耐力和定力了。

對於中國而言,假如按捺不住率先捲入衝突,不僅把自己變成特朗普的頭號對手,而且也令中國其他的競爭者得利,比如日本、南海諸國。甚至中國的戰略盟友俄羅斯也可能一改中俄雙邊關係中弱勢和被動的地位,主賓易位。

其實,從全球看,中國和美國的衝突必然性並不是最高的。比如現在的歐洲,和美國既有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衝突,也有經濟利益的衝突。而目前中國和美國只有經濟利益衝突而已。特朗普在上任前首次接受歐洲媒體即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就把矛頭指向歐洲、北約和德國:聲稱北約過時、英國脫歐正確,還會有其他國家效仿、德國總理默克爾接納難民是犯了歷史性錯誤。結果已宣布不尋求連任的法國總統奧朗德立即強硬回擊:「歐洲不需要外來者建議如何去做」!

所以,衡量這一輪中美博弈勝負的標準應該是,中國是否能讓其他對手站到第一線,避免變成特朗普的首要目標。

應該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一直是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但卻抓住天時地利人和,避免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所以到今天,中國仍然有足夠的條件實現這一戰略。

第二個建議則是要學習普京的經驗,從長遠來看中美關係。奧巴馬臨下台前制裁俄羅斯,但一向好強鬥狠的普京卻沒有採取報復措施,其思路自然是放到不久就要上台的特朗普身上。對於中國而言,也有類似的好幾個時間點。比如兩年後美國中期選舉,一般而言執政黨會敗選。等到民主黨控制國會,自然會瘋狂反撲。特朗普將政不出白宮。

實在不行還有四年後的大選。無論怎樣,美國都不太可能再出一個特朗普。中美關係都有再起和改變的時間點。

另外,考慮到西方政治內生性、結構性的不確定性,我們也不能排除意外事件的發生。比如特朗普被彈劾、安全遇到不測事件。還有如法國媒體所預測的,他已經七十歲,太太又年輕漂亮,繁重的國政與家庭責任可能令其干不滿任期。

第三個建議則是中國要高舉全球化、自由貿易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旗。這不僅是要孤立特朗普,建立更大的朋友圈,也是為了填補美國主動撤離留下的真空。

正如歐洲媒體對特朗普上台所分析的,這是美國在世界領導地位的結束。中國雖然沒有完全取而代之的實力,但還是能夠擴大和提升自己在全球的地位和重要性。這和當年中國利用小布什全力反恐的歷史機遇在全球發展一樣。

中國在「自貿」上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最後一個建議則是利用特朗普帶來的外部壓力推動自身的內部改革(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王文院長語)。事實上中美博弈的根本就是誰能解決好自己的內部問題。必須承認,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解決起來都是有相當難度的,不僅取決於領導人的能力、魅力,也取決於各種壓力:危機的壓力、外部的壓力。

當我們有了特朗普這樣公開叫板的對手時,內部自然易於團結,易於接受必要而困難的改革。可以預期,中國將迎來另一個改革的加速期。中國的崛起不僅要受益於特朗普對美國的損害,更受益於他提供的推動我們自身改革的新動力。

2008年奧巴馬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時曾發表著名的演講:在美國一切都有可能。沒想到這個自豪、自信的論斷竟然再次被特朗普所論證。我還是認為,特朗普勝選是美國所有問題的總爆發,他的出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相反還會加速美國的衰落。

正如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李成主任所公開評論的:「如果你認為美國出問題對中國是好事,那麼特朗普當選更有利。」隨後的事實也說明,特朗普上台後,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性和地位再度大幅上升。這在利馬亞太經合會議、瑞士達沃斯論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正如德國前外交部長費舍爾在接受法國《焦點》雜誌(LE POINT)採訪時所坦承的:(特朗普上台後)「中國而不是俄羅斯,將是最大的贏家。」

客觀而言,真正痛恨和無法接受特朗普的有兩種勢力:一是美國國內建制派,這不僅包括民主黨,也包括共和黨。二是西方盟國,因為特朗普上台本身就已經重創西方,更別說他執政后的政策。他們根本不想也不願意和特朗普妥協。而中國則是完全樂見一個放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在全球收縮以國內事務為中心、任何事都能交易的領導人。很快特朗普將發現,中國才是他可以依靠和信賴的力量。

所以,有這麼多籌碼的中國只需保持淡定,在這場博弈中必定是沉舟側畔千帆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