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擴軍多造航母要大開殺戒?窮兵黷武或拖垮美國!

占豪

3月第一周,特朗普宣布,白宮準備向國會提出2018年的軍費預算草案,預計將增加540億美元軍費,增幅近10%,增速比中國兩會剛剛宣布的7%左右還高兩三個百分點,絕對額度更是中國的五六倍。針對特朗普的軍費增長額度,共和黨不滿意認為增幅太小,民主黨反對認為不該增加軍費。


另外,同一周,特朗普登上了即將服役的福特號航母,並明確表示美國「需要12艘航母」。很顯然,特朗普想進一步增加軍費,進一步擴大海軍。根據特朗普的設想,美國海軍入列服役的各類船艦數量應達到350艘,而目前美國海軍共有各類艦船272艘,預計這一數字在2020年將達到308艘。

特朗普為何要大幅擴大海軍

我們都知道,奧巴馬第二個任期是不斷縮減軍費的,好不容易降下來一點,結果特朗普一上台,軍費大幅增加,這其中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根本原因有三:

一、奧巴馬與特朗普的政治邏輯不同。
奧巴馬任期的政策走的是軍事收縮的路線,他一方面收縮美國在中東及其它地方的軍事部署,另一方面增加在太平洋的軍事部署,目的是通過在亞太地區戰略遏制中國,然後再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在中東先顛覆敘利亞,再進一步解決伊朗,從而最終實現美國霸權的穩固。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奧巴馬政府和伊朗簽署了核協議,卻在敘利亞問題上與普京針鋒相對。
然而,2015年9月普京雷霆出擊敘利亞讓奧巴馬的中東政策陷入戰略被動,奧巴馬的政策也即將走到了盡頭。隨着奧巴馬任期結束的臨近,美國的戰略無奈越來越嚴重。正是基於這種原因,奧巴馬、希拉里代表的傳統政治精英才逐漸失勢,而說話有些怪誕,但政治傾向上明顯不同於奧巴馬和民主黨的特朗普才逐漸成了各方力量的選擇。
特朗普的政策邏輯很簡單,對外:一方面自己擴軍,另一方面推動盟友擴軍,與此同時再通過雙邊談判獲得貿易投資上的優勢,如此美國可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掌控力。雖然,他上台後的現實證明事情遠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對內:特朗普則是試圖通過增加投資、增加基建來增加就業,穩定經濟增長,這又贏得了美國中產的支持。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在政治邏輯是通過擴軍來獲得更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影響,通過更大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來獲得更多經濟實惠與地緣實惠。體現在外,奧巴馬推動的是多變合作,如TPP;特朗普推崇的是雙邊合作,要簽署雙邊貿易投資協定,想獲得雙邊優勢美國體現出軍事和政治強硬是必要的條件。所以,奧巴馬在降低軍費,而特朗普上來就擴軍。

二、兩人背後的支持力量不同。
與奧巴馬相比,特朗普背後軍工集團支持力度更大。這其中原因也不言自明,因為奧巴馬第二任期要縮減軍費,而特朗普在競選時就高喊要擴軍增加軍費。以波音為首的軍工集團為何支持特朗普而非希拉里?根本原因就在於希拉里會延續奧巴馬的政策,而特朗普會顛覆奧巴馬的政策轉而擴軍。

三、奧巴馬想「兵不血刃」,特朗普想「大開殺戒」。
在政治路線上奧巴馬和特朗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奧巴馬對小布殊時期窮兵黷武引發美國次貸危機心有餘悸,所以他在2011年打利比亞戰爭時就很勉強,當時是法國總統薩科齊領着打的,美國更多是配合角色。2013年9月,奧巴馬一度喊出恐襲敘利亞,但普京嚇唬奧巴馬說要全力支持敘利亞,結果奧巴馬立刻慫了,把開戰的皮球丟給國會就不了了之了。特朗普則不同,特朗普是個生意人,他是在商場上殺伐過來的,在他眼裡一切都是生意,為了生意必要的手段都可以用。所以,從他的戰略思路上看,明顯是想在自己增加軍費的同時也迫使盟友大幅增加軍費,然後再想辦法將這些力量捏合在一起,並最終在關鍵點出手從而達到一本萬利的目的。占豪之前分析過,美國的終極目標就是伊朗,而跳板很可能就是也門。現在看,這個跳板又增加一個,那就是敘利亞,如果美俄無法妥協,敘利亞也將可能是跳板。
一個想「兵不血刃」解決美國的問題,一個想「大開殺戒」解決美國的問題,這兩個完全不同的路線當然體現在擴軍態度上就天上地下了。
至於說為何擴大海軍,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美國維持全球霸權靠得就是海軍,靠得就是基於戰略力量的10艘航母戰鬥群。

更大規模的海軍對美國來說是福還是禍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精英就沒停止過爭吵,甚至已經因此爆發從國會、媒體到街頭的各種衝突。很顯然,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從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階層發生了內部撕裂。日前,美國50城市爆發支持特朗普的遊行,還和反對特朗普遊行隊伍發生了衝突,這就是撕裂的典型現象。美國政治也有這樣一天,歸根結底是內部矛盾對外轉嫁不順所致。

不過,無論現在美國內部如何撕裂,由於共和黨掌控國會,特朗普的政策都必然會得以推進,所以擴軍勢在必行,甚至共和黨對特朗普的540億美元的軍費增加還不滿意。

美國擴軍,在占豪看來,應該主要擴在三個方向:一是在核武上進行擴軍,提升戰略威懾力;二是增加航母,提升全球軍事威懾力和控制能力;三是增加高精尖領域的研發,譬如高超音速武器等。當然,在這三個領域當中,擴軍海軍必然是最費錢的。

那麼,美國大規模擴軍海軍,未來對美國是福是禍呢?在占豪看來,這恐怕對美國來說將是取禍之道。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三:

一、世界地緣邏輯在發生顛覆性變化。
世界地緣邏輯的變化取決於人類世界的交往方式,當人類社會進入互聯網上時代,進入高鐵和重載鐵路時代,這導致了已經維繫五百年周期的海權發展邏輯開始出現顛覆性變化。直白說,就是過去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歐亞大陸這個世界島,誰也就控制了世界。但是,當高鐵逐漸普及,重載鐵路逐漸大規模投入使用,依託于海洋的世界貿易將逐漸轉為陸地。如此一來,陸權與海權之間的權力比重必然分化,甚至說到本世紀下半頁陸權將重新獲得世界政治權力的主導權,因為歐亞非三個大陸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當陸路在速度、效率和安全上逐漸超越海洋,那麼也就到了陸權重新主導世界的時代了。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巨大的航母艦隊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會被逐漸削弱的。過去,巨大的航母艦隊可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讓美國在經濟規則上佔據絕對主導權。現在,這一切都在發生着改變。未來,美國必然失去世界政治經濟規則的絕對主導權,美國只能扮演世界的一極,不可能再繼續左右歐亞大陸。如此趨勢,美國未來的航母艦隊越多,投入會越大,同時收回來的又在減少,這種趨勢發展的結局必然會導致美國經濟被巨大的軍費投入逐漸掏空。
世界的遊戲規則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特朗普僅僅加強一個海軍,多投入一些軍費,根本無濟於事。

二、世界經濟的重心在發生着顛覆性變化。
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是哪裡?毫無疑問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年經濟增長量已經佔世界三分之一強,超過美國成為對世界經濟貢獻最大的國家。可以預見,未來亞洲依然是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方,特別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亞洲的經濟增長是有可持續保障的。
與亞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達國家,歐盟經濟增速2016年才有1.5%左右,美國也只有1.6%,這和中國6.7%的增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種趨勢還會持續,所以未來世界經濟的重心必然從原來西方發達國家向東方轉移,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當亞洲發展起來了,歐洲必然與之對接,那麼必然帶動歐洲發展,接着還有非洲。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意味着歐亞非三個大陸的GDP總量未來會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邊,這樣的經濟重心變化必然導致政治力量的變化。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大規模地擴展海軍能改變這一趨勢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航母並不能阻止歐亞大陸的經濟整合進程。

三、世界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邏輯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美國推行的是以軍事、經濟為基礎的霸權主義,但隨着中國和俄羅斯的復興,中俄與美國形成戰略平衡的格局正在形成,這種格局下世界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邏輯實際上是在發生着深刻變化。譬如,美國過去用霸道來統治世界,面對美國的強大各國敢怒不敢言。而今則不同了,中國提倡的是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觀。相比霸權,中國的發展觀更加容易讓人接受,所以這個世界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都正在因為新價值觀的不同而發生髮着深刻變化。對這一點,美國精英因貪慾並不清楚,所以依然奔跑在原來的路上。

中國該如何應對

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在占豪看來,特朗普雖然大幅擴軍,但限於美國經濟和財政近些年的狀況,美國很難持續大規模擴軍。中國則不同,中國在經歷了幾年反腐后,軍費利用效率肯定更高了,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和財政都在增長,這些情況都決定了中國的軍費增長和軍備增長有很好的可持續性。再加上,中國軍費的利用效率會比美國更高。所以,雖然中國軍費上與美國有很大差距,但中國無疑在軍事上對美國的跟隨給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戰略壓力。未來,隨着中國經濟增長,這種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所以,對中國來說,只要穩步推進,中美之間的實力就會越來越越近。

因此,對中國來說,保持一定戰略壓力,以我為主推動國家發展是最正確的選擇。至於在軍事方面,現階段中國所擁有的軍事能力自保戳戳有餘,中國只要在發展的同時穩步推進深化改革,就能將美國的對中國的企圖化為無形。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中國不挑事不怕事,真來挑事的坦然應對,21世紀的中國會更加自信、坦然地面對一切流氓的挑戰!只要敢來,就敢棍棒伺候!■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