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導彈危機對朝核危機的啟示

后沙月光

朝核危機發展到今天,勸架的中國,越來越有一種打架的氣氛,所謂氣氛就是罵戰開始,中朝兩國媒體口水戰也越來越失去理性,變成了一種純情緒上的發泄。


關於中國媒體罵架的功夫就不多說了,反正是句句占理又能引人注目,但某些媒體的德性這些年我們時常領教,要是真跟朝鮮幹上了,反手抽中國耳光的肯定也是媒體,一樣句句佔理。

如果將時針拔回到1962年,深入剖析一下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美國的處置方式堪稱教科書。這場危機對全人類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朝核危機。

教科書的比喻並不是指美國處置危機過程有多完美,而是情緒與理性,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對比啟示。

危機之初

古巴卡斯特羅政權對美國入侵的擔憂,對古巴安全面臨的威脅恐懼,跟朝鮮(金家三代)有很多心理上的相似之處。

古巴恐懼的理由:
一,美古不可能和平相處,美國不惜動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古巴政權。
二,1961年維也納會議上蘇聯沒有堅決保護古巴的表態。

但誰也沒想到到了1962年,卡斯特羅會允許蘇聯將遠程核導彈部署在古巴,沒有古巴的同意,蘇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7月,軍運船隻開始抵達古巴。
8月,古巴港口的蘇聯貨船(不含油船)已達37艘,其中20艘載有軍事物資。
9月,第一批進攻性導彈運抵古巴。

然後是導彈拖車,加油卡車,雷達牽引車,以及薩姆防空導彈,噴氣式轟炸機(可載核彈),最後還有22000名士兵和顧問(掌控,裝配這些武器,有點像薩德入韓)。
所有運輸都是在絕密狀態下進行,相關港口居民都被疏散一空,軍運船隻在夜間靠岸,陸上運輸路線亦是絕密。

但CIA在8月份就已經察覺到蘇聯對古巴援助中的「新的,異常的東西。」並上報了總統。

總的來說,CIA還是判斷蘇聯對古巴的軍援依然局限在防禦性武器範圍,論據是蘇聯從未在境外部署過進攻性導彈(包括東歐),更不可能冒着美國作出軍事反應的危險之下,將進攻性導彈運入古巴。

從這種判斷出發,白宮主要成員對古巴軍事部署具有進攻性的說法一概否認。

8月24日,美國國務院情報司負責人希爾斯曼向國會保證,古巴軍事裝備是防禦性的。
9月4日,宣稱「沒有證據說明古巴出現了進攻性導彈。」
9月19日,美國情報委會員在內部評估報告中再一次確認,蘇聯不會將進攻性導彈運入古巴。
一直到10月14日(15日偵察照片證實了古巴有進攻性導彈),總統顧問邦迪依然不認為蘇古之間有進攻性部署。

判斷上的失誤使美國浪費了許多制止危機升級的時間,也陷入了起初的被動之中。
美國國內則因為不久要舉行的國會大選,而將古巴問題演變成了一場政治口水戰,印第安納州參議員(共和黨)呼籲總統不要再研究局勢,要趕緊行動,保衛美國利益,阻止蘇聯導彈進入古巴。

則在8月29日予以回擊,說議員們「不負責任!」
9月13日,重申古巴的軍事部署不是挑釁行行動。
10月13日,去印第安納州拉票時,痛罵有人「自封為將軍,想把別人的兒子送上戰場。」

儘管白宮不斷否定古巴威脅,但從8月下旬就採取了預防措施。

總統的弟弟羅伯特.(司法部長)還與蘇聯大使多勃雷寧舉行密談,傳達總統對古巴事態的關切。但問題是多勃雷寧作為一名大使的確不知道蘇聯軍事部署目的,堅決否認了傳聞。

9月5日開始,17日,26日,29日,10月5日,7日等時間,U2偵察機陸續拍攝到了古巴的薩姆導彈發射場,米格飛機,導彈巡邏艇,伊28轟炸機等重要照片。
10月15日深夜,CIA攝影情報分析小組確定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戰略核導彈,並馬上通知了邦迪,邦迪16日早上向作了滙報。

暴跳如雷,因為赫魯曉夫不但向他說了假話,而且以這種方式挑釁總統本人。

從的角度看,古巴導彈危機已經是客觀事實,它的政治威脅遠大于軍事威脅。

因為如果不堅決有力的回擊蘇聯,那麼美國的大國形像,總統形像和自尊心會全被砸得粉碎,另外白宮和國會也將陷入一場政治危機。

美國的應對

要求邦迪安排一次最高級會議,以便進一步核查證據材料,提供解決方案。這個小組成員為:內閣部長,總統私人顧問,及前國務卿艾奇遜,前駐德專員麥克勞伊。

10月16日,上午11點45分在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小組會議,這個小組被命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簡稱「國安委執委會」。

執委會最終確定的人員,1,總統最信賴的專家,2國務院,國防部,CIA等機構中的核心成員。但沒有任何一名國會議員,也沒有設立國會聯繫人。

議員幫不上忙,而且如果請了某幾位議員,那麼其它議員就有被排斥的感覺,一律不請在政治上風險最小。

整個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主要議事機構就是這個執委會(它沒有正式編製),內閣則被甩在了一旁。

既沒有召開參謀長聯席會議,也沒有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

執委員的出現,說明美國戰略(導彈危機處置)的主要部份並不是在憲法規定的政府機關中醞釀製訂。

執委員所有討論內容為最高機密,決不能向外界有任何泄露。也就是說在這時,美國媒體仍然不知道白宮已經確認蘇聯部署了核導彈在古巴,所謂的公眾知情權就是這麼回事。

過早泄密,只能使美國民眾陷入憤怒和驚恐之中,另外,蘇聯也將加緊部署。如果美國想奪回主動權,就必須在準備好行動方針之前,不得泄露總統等人已經知道這一事實。

保密程度不亞於二戰時期的重大軍事行動:
一,參會人員對家屬和秘書必須守口如瓶。
二,官員必須在沒有助手的情況下打字或書寫。
三,參會高官必須經常在不同地方亮相(像國務卿臘斯克當時就是自己打字,並時常公開參加一些無關緊要的活動,以免媒體或別國諜報人員生疑)。

在執委會內部,沒有級別和地位高低之分,國家安危面前,級別高低算得了什麼?

在第一次會議上,就有多種方案出現:
一,空襲古巴,摧毀導彈基地。
二,除了空襲不排除入侵古巴。
三,用海軍封鎖。
四,外交試探。

10月16日(周二)早上是第一次正式會議,其實將各方意見歸納起來,美國無非是兩種選擇:
一,空襲
二,默認。

主張默認的是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他的意見是要避免與蘇聯爆發核衝突,危機從長遠看是一個戰略問題。他說:「導彈就是導彈,至於你是被莫斯科飛來的導彈還是古巴飛來的導彈殺死,請問差別在哪裡?」

總統顧問邦迪和不少人贊成這種主張,應當先與蘇聯進行外交上的試探。

堅決反對予以默認的政策。「美國對蘇聯的所作所為不能一律加以接受。」

主張空襲的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國防部助理部長尼采,財政部長狄龍。
總統表態後,邦迪轉向支持空襲,艾奇遜則成了空襲論的主將。在主戰陣營眼中,「導彈危機」不是一場危機,而是一個最好的理由,可以藉機將卡斯特羅的古巴從西半球抹掉。

第二次會議中,空襲論受到質疑,副國務卿鮑爾頭一個反對空襲,麥克納馬拉部長和副部長羅斯韋爾堅持反對空襲,而主張封鎖。

兄弟也不贊成空襲,
第一,空襲無法確保摧毀所有導彈發射基地,只要有一枚核導彈反擊成功,美國將無法承受。
第二,美國無論是傳統還是歷史,都不容許偷襲,「珍珠港」式襲擊,是可恥的行為。

麥克納馬拉的封鎖論,最終為所接受,他的理由是:
一,偷襲可恥,有損美國威信。
二,一旦採用空襲,就排除了其它所有選擇。
三,外科手術式打擊在軍事上不現實。

最後他警告,空襲將使危機升級。

周四晚上的會議上,執委會思想開始形成統一,贊成封鎖的建議,美國應當給蘇聯一個選擇的機會。

在直接軍事接觸之外,赫魯曉夫可以讓他的運輸船掉頭離開,而不是停下來而臨美軍檢查,兩個核大國之間,有選擇機會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在三軍參謀長的極力反對下,還是着手指示秘書索倫森準備起草講稿,宣布進行封鎖。

周五早上,召見三軍參謀長等空襲派,聽取他們的陳述。艾奇遜堅決反對封鎖,力主在導彈能使用前一舉摧毀古巴基地,他的意見是「核武器已經在那裡了(古巴),它能夠殺死幾千萬美國人,蘇聯對襲擊作出軍事反應只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封鎖不一定能保證核武器全部撤出古巴。」

沒有被說服,最終還是封鎖派取了勝利,在周六作出決定之前,召見了空軍戰術轟炸司令部頭頭們,沒有一個司令敢保證能摧毀所有的古巴導彈基地和核武器。

認為「就算封鎖無法令蘇撤完所有導彈,但空襲也無法完成這項任務」。那就應當給蘇聯人一個選擇。

在面對軍方的憤怒下,拋出了替罪羊,當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森為了尋求在外交上的主動,提議:美國從古巴關塔那摩基地撤出美軍,拆除意大利朱庇特導彈發射場和土耳其導彈發射場。

全部予以拒絕,雖然朱庇特基地早已陳舊,拆除令也已經下達,但這時反而不能去拆,以免蘇聯理解為美國在壓力下讓步。

所有人將怒火噴向了史蒂文森大使,有人說他在搞「慕尼黑」,國難當頭想綏靖,這種指責等於說他是叛國。

將他當成了犧牲品,這種不好受的滋味一直纏繞着史蒂文森,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
為了防止史蒂文森在美國將問題提交聯合國(搶在蘇聯前)後,過於軟弱,派麥克洛伊去「協助」大使。

10月2日下午五點,會見了二十位國會領袖,通報了事態的發展。議員們對事前沒有透露任何情況極為不滿,共和黨的哈勒克表示雖然支持總統決定,但要求將以下情況記錄在案:總統事前沒有就古巴危機徵求過國會意見,現在只是通報。

憋着一肚子火回到白宮書房,向全世界發表了廣播講話,說明古巴局勢以及為什麼要實行封鎖?但封鎖一詞改為了「隔離」。同時表示古巴無核化是美國堅定不移的目標,重點強調「隔離」只是初步措施。

星期一宣布隔離,但一直到星期三才付諸行動,這48小時,就是距離最近的蘇聯貨船抵達隔離線所需要的時間。

解除危機

隔離時間內,一切重要細節由總統班子親自掌握:
一,勒令哪些船隻停航。
二,停航命令宣布時間。
三,哪些話可以講,哪些話不可以講。
四,沒有總統命令,不得登上蘇聯船隻檢查。

周四,蘇聯油輪布加勒斯特號駛過隔離線,美軍沒能登船檢查,美國民眾情緒非常不滿。

周五,總統下令登船檢查一艘黎巴嫩(蘇聯租用)貨船,扳回一城面子。
最終古巴導彈危機,以蘇聯人撤回導彈,發射場停工,在聯合國內進行談判逐步化解。

但沒有美國強大的核威懾力和常規武裝力量打擊力,蘇聯就不可能被嚇退。

赫魯曉夫考驗了美國人的意志,美國也經受住了考驗,這種考驗極度危險,雙方都是在刀鋒上行走。

這場危機告訴我們:
1,戰略決策的主要內容並不是在正規的政府機構中制訂。
2,立法機構(國會)在整場危機中的作用極其有限(執委會沒有告知他們)。
3,在危機期間,美國公眾輿論在形成決策的過程中所佔分量可有可無。
4,將應對危機的決定,實施,監督的權力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最後,再分析一下第3點:

美國民眾的知情權來自媒體,一旦在白宮提供信息的範圍之外,媒體便別無所知,民眾思想顯得異常混亂和不明真相。

白宮盡了一切力量,以代表公眾輿論方式利用了公眾輿論。總統通過強調古巴導彈威脅,做到了「製造輿論,而不僅是對輿論做出反應。」

當時儘管《紐約時報》的名記賴斯頓在周六就搞到了導彈新聞信息,但懾於白宮力量,一直拖到下周一(白宮聲明之後)才予以報道。

換句話說,美國媒體在危機中,沒有與國家唱反調(或被有效控制),輿論導向也非常明確,真正的敵人是蘇聯,而不是古巴。逼迫真正的敵人讓步或妥協,危機便迎刃而解。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是實力做後盾。

從朝鮮核問題爆發到今天,中國的被動局面歸根結底還是實力問題,相信中國實力在將來肯定會大大提升,那時我們有更多的手段來解決朝鮮半島一系列問題。

然而,中國某些媒體正在試圖把一個勸架的變成打架的,還沾沾自喜,這可不像是單純的情緒問題,真的挺令人費解。■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