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亞太能打贏大仗嗎?

席亞洲

美《國防時報》採訪諸多美國智庫專家、現役軍官後,做了一個頗為聳人聽聞的「推演」,根據推演,在朝鮮對韓國發起進攻的情況下,美韓非但不能做到某些中國人經常想像的那樣,在三八線上就全面擊潰朝鮮軍隊,朝鮮軍隊反而一度又打到了釜山附近,最後美軍投入數十萬軍隊才搞定朝鮮。


而另一邊,台灣一年一度的漢光軍演如期開演,台軍還專門公布了一部1984年拍攝的「漢光1號」軍演的紀錄片,以顯示其「漢光」軍演的「悠久歷史」。然而今天的「漢光」演習已經變成了一場表演,那麼,以美國目前在亞太的部署,「馳援台灣」又有沒有希望呢?

咱們就來聊聊,美國在亞太能不能打贏戰爭這個話題吧。

美國打贏朝鮮的唯一可能是朝鮮「作死」

近期來,隨着朝鮮積極用導彈試驗挑釁美國,又連續發表多篇明裡暗裡指責中國的文章。國內關於朝鮮局勢的討論熱度上升。在討論中,有一種聲音說,中國可以對美國打擊朝鮮「作壁上觀」,讓美國人替我們對朝鮮進行「外科手術」。

這當然是行不通的——2010年,中國已經通過實際行動表示了:對於朝鮮半島的局勢,中國不可能不聞不問。

有人說,時過境遷,目前朝鮮明顯正在拿着2010年中國給他開的這張空頭支票試圖獲取更大的利益。

然而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事實上,朝鮮之前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朴槿惠時期奉行的「與朝鮮爭寵」戰略,讓他們感到了壓力。

實際上,朝鮮嘴上喊着反對「事大主義」,卻很明白自己到底是靠誰才能活着。當原本抱緊美國大腿的韓國開始想在中國這裡「爭寵」的時候,朝鮮的危機感有多強就自不待言了。

所以,對於朝鮮來說,「跳跳更健康」,它必須跳得高,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把「爸爸身邊的討厭小姐姐」趕走,對它來說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不說中美朝韓日俄這六國之間的「倫理劇」,還是讓我們說說,美國有沒有可能對朝鮮動武吧。

之前我們說過,由於朝鮮多年經營的地下設施的存在,「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很難徹底廢掉朝鮮的武功。

但還是有不少聲音,對朝鮮人民軍的作戰能力持懷疑態度,認為朝鮮軍隊裝備落後,素質不高,士氣低落,一旦開打,就會落得薩達姆幾十萬大軍一樣的下場。

朝鮮不是伊拉克

首先,朝鮮人民軍的人員數量和武器裝備數量上是伊拉克當年的兩倍左右,且其軍事體系的完整性遠高於伊拉克。

之前有人在網上大言不慚,說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軍隊打不過海灣戰爭的伊拉克。其實這是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伊拉克根本沒有維護其軍事力量的基本能力,他們的整個武裝力量在戰爭條件下,如果沒有外部提供的幫助,是沒有自我維護的能力的。可以這麼說,其整個作戰體系會在一個戰役之後退化到幾乎沒有機械化作戰能力的程度。

但朝鮮有這個能力,朝鮮柳京洙坦克廠早在上世紀就已經能夠大量生產T-62坦克並用於出口。光是這一點,就比完全靠買坦克,本國連大修能力都沒有的伊拉克人強到不知道哪裡。換言之,朝鮮是有能力進行較長時間的戰爭的。

與伊拉克不同,朝鮮有着維持自己百萬大軍所需的基本軍事工業能力,其軍隊不會在一次戰役後就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

我們也且不繼續深入討論這個內容,就說說美國當年為了解決薩達姆65萬「一次性軍隊」投入了多少力量吧。

在海灣戰爭中,先後有8艘航母參戰,只是由於伊拉克海上實力在美軍面前幾乎不存在,所以其他作戰艦艇相對少一些,先後有12艘驅逐艦、12艘護衛艦和2艘核潛艇參加海灣戰爭。

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美軍參加沙漠風暴行動的兵力為7萬人,再加上阿聯酋、沙特、英國、加拿大、緬甸、法國的兵力,多國部隊總兵力達到956600人。而據當時的新聞稿,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則號稱多國部隊總兵力高達66萬,其中美軍43萬。這實際上是將所有部署在海灣地區的美軍全部算上的數量。

相比之下,伊拉克軍隊方面,號稱120萬大軍,其中進入科威特的有54萬人,號稱拉了三道防線,共計42個師。而事實上,在海灣戰爭中,真正決定勝負的,是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8個師,合計約10萬人,這些部隊遭到殲滅後,伊拉克大軍潰散,開始沿公路逃回伊拉克途中遭到美軍猛烈轟炸而全面崩潰。

換言之,海灣戰爭中,雖然號稱是66萬多國部隊大戰120萬伊拉克軍隊,但實際上真正具有決定性的的,是10萬人左右的核心力量的衝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45萬大軍,其實真正進行堅決抵抗的,不超過10萬,其餘大多在撤退途中被粉碎。

海灣戰爭中美軍派遣了數十萬軍隊,直接參与「沙漠風暴」行動的一線部隊為7萬人。

今日的亞太,美軍無法調集如此重兵。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美軍是勞師遠征,臨時向中東地區增兵作戰,戰爭經費又有限——向日本和德國攤派了一百多億美元,所以真正動用的總兵力不可能太多。另一方面,伊拉克人也沒好到哪去,正如我們前面說的,伊拉克軍隊是一支在各方面都相當落後的綜合國力支撐下強行建立起來的「一次性」軍隊,其軍人甚至不能很好掌握自己手中的武器裝備,即使是意志最強的共和國衛隊,也僅僅在「東73之戰」這樣的因為天氣條件導致美軍無法提供空襲支援的環境下敢於和美軍正面直接近距離衝突。再加上大家現在都知道的,美國的跨時代的空中優勢。最終戰爭的結局並不奇怪。

但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主要是要大家注意,即使是伊拉克這樣,典型的「弱旅」,即使是真正的「核心兵力」雙方都就是10萬人左右。但整個衝突中,美國調動了超過54萬大軍前往中東,光是航母前後就用了8艘。

請注意一個大前提——這是在蘇聯沒有採取任何有利於伊拉克的軍事調動的前提下——這會兒蘇聯正忙着解體,沒空搭理你們。

朝鮮人民軍現役兵力總數119萬,和伊拉克120萬的現役預備役數量差不多。

其實去數朝鮮人在沙灘上排出多少門大炮,並沒有實際意義,朝鮮當然不可能把所有「谷山大炮」都放在一起讓人看,甚至這種演習也不是給國外專業人士看的,就是營造一種「萬炮齊發」的氣氛罷了。

我們只算朝鮮119萬現役加60萬預備役,那就有170萬軍隊。按照海灣戰爭的兵力比例,考慮到還有65萬韓國軍隊,再刨掉目前28500名駐韓美軍,那麼美軍起碼要向韓國增派25.7萬軍隊,才能進行一場海灣戰爭式的戰爭。

所以,美國《國防時報》的推演中所說的,朝鮮人民軍的進攻洞穿三八線,直撲釜山,美軍緊急馳援,最終通過在朝鮮側後登陸將其擊退。這樣彷彿第一次朝鮮戰爭重演般的畫面——如果光看雙方兵力比例的話,是完全可能出現的。

當然,時代畢竟不同,考慮到韓軍的武器裝備水平要比朝鮮強不少,即使是士兵素質低一些,士氣差一些,應該也還不至於重演李承晚軍隊望風披靡,朝鮮人民軍105坦克旅指揮下一路沖向釜山這種場面。

這樣看來,就算打得難一些,損失大一些,如果光考慮朝鮮「主動作死」進攻韓國這樣的情況,那美國還是能打一下的。

指望「天馬」號衝到釜山?恐怕金正恩才不會這麼傻

如果要主動消滅朝鮮呢?——2010年時中國已經表明了,我們的態度依然和1950年時一樣:中國絕不會任朝鮮遭到侵略而坐視不理。

換言之,我們可以發現,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情況:美國打贏朝鮮的唯一可能,是朝鮮主動進攻韓國,自己把大軍「送」在韓國境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或許不會出兵。

題外話:於是這就有點像當年的越南戰爭了——哎呀一說越南戰爭估計美國人又要頭痛了。

金正恩有這麼傻?……或許他挺瘋,但絕對不傻。

所以中俄外長會晤後,王毅外長的表態,還是說的很中肯的: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軍事手段都不應成為任何國家的選項。

「演為看」的「漢光」軍演

台灣進行了漢光軍演,這場演習真是令人尷尬。和解放軍的「朱日和」演習這種「不設預案,自由對抗」,實兵演習本身就是推演過程,之後進行的實彈射擊主要用來進行檢驗演習中設想的戰術是否可行的「高端」演習不一樣,台灣的「漢光軍演」實兵部分貫徹的是「演為看,嚴格按照劇本進行」的原則。而原本使用美國提供的計算機兵棋推演系統進行的計算機推演,到了如今,也基本就是一場大開金手指,瞎玩一氣的昂貴遊戲了。

台媒如今也經常提到,「漢光」演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的「中美聯合軍演」。這其實就是現在的「漢光」兵推的來源,或者說司令部圖上作業演習,或叫戰爭遊戲。

之所以叫做「中美聯合」,是因為美國顧問團人員會觀看台軍的圖上演習,並提出意見。至今,「漢光」兵推依然有美軍人員參與。

而在「戰爭遊戲」,之後,台軍會組織一次南部和北部軍團的「師對抗」。

有意思的是,這一時期台軍的演習,都是以「反攻大陸」為假想狀況進行的。

筆者沒在網上找到太多關於這一時期台軍演習情況的資料,不過想來,認真操練「反攻大陸」這種荒謬的事情……估計這時期的演習情況也會很好笑。

1979年中美建交後,台灣有了被拋棄的感覺,美國廢止了與台灣當局的防禦條約,並退出聯合演習。台軍在1979年開始舉行代號「漢陽」的演習,為了提振島內因為被從聯合國驅逐、中美建交等事件而低迷的士氣,當時的台灣領導人蔣經國決定,不再像以往一樣對演習情況進行嚴格保密,而是通過媒體大肆宣傳。

與以往認真操練「反攻大陸」的演習不同,「漢陽」演習雖依然有「反攻大陸」的內容,但主要演習內容卻改為防禦作戰,算是承認了現實。

「漢陽」演習規模很大,基本上動員了全台所有軍事力量,在演習期間,全台軍進入「戰備狀況3」(三級戒備),按照作戰計劃,進入戰備位置。同時還發表動員令,要求所有預備役軍人向部隊報道,並開始動員民防體系。

而整個演習,是以解放軍全面攻台為想定,基本遵照「灘頭決戰」的方式實施。

演習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有些對後來台軍建設都有很大影響。例如,發現各裝甲旅駐地掩蔽不足,極易遭受空中攻擊,亟待修築地下化掩體——台軍的坦克車庫上面都有1-2米混凝土頂蓋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統就是從這次演習開始的。

到1981年,台灣將「漢陽」演習改為「漢光」,主要的區別是增加了三軍協同內容。

應該說,早期的「漢光」演習還是有較強的針對性,因為這個時期台軍正處於「風聲鶴唳」階段,擔憂被美國拋棄的情況下,大陸直接採取武力行動解放台灣。因此通過全軍參與的「漢光」演習,一方面檢驗部隊戰備情況,另一方面驗證作戰計劃的可行性,同時還要尋找軍力建設的弱點,一邊加以修正。應該說,這些演習對於台軍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

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隨着90年代初獲批的大量美國、歐洲先進武器武器陸續到位,「漢光」演習變成了對外展示台灣「先進戰力」的窗口。同期,台灣又獲得了計算機兵推系統,實兵推演部分的比重就大大下降了。

在2000年前後,台軍的戰鬥力達到頂峰,同期解放軍現役裝備反而不如台軍——一大波新裝備尚未正式列裝——大家都知道了,當時陳水扁等人搞「決戰境外」,就是要主動對大陸實施行動,在大陸準備階段就開打。

通過幾次「漢光」軍演,台軍還逐步完善了作戰計劃。當然,和嘴上喊得轟炸三峽不同,主要考慮的還是對北到上海,南到香港的大陸沿海地帶進行攻擊,希望在部隊登船階段就給解放軍造成沉重打擊。

當然,台軍的「優勢」窗口其實是非常短暫的,隨着解放軍實力的迅速大幅度提升,台軍的好日子迅速結束,這些作戰計劃也很快形同虛設。 時至今日,台軍的「漢光」軍演已經徹底淪落。

原本用於檢驗戰備程度的實兵演習現在已經淪為和日本陸上自衛隊每年的「富士火力演習」一樣,成了主要給老百姓和領導們看看而已的表演。老掉牙的坦克開上灘頭,對海開炮成了主要表演項目。

而另一邊,用來檢驗作戰計劃的兵棋推演,則變成了兒戲。

據消息,今年的「漢光」兵推中,和對外界宣傳不同,正式推演中並未考慮F-35戰鬥機——但結果依然是台軍穩如泰山,擊敗「共軍」三航母編隊和數十架殲-20的空中進攻——沒有F-35也就是說,主要靠的就是F-16V。更令人訝異的是,這次「兵推」裡面居然還真的考慮了「颱風」的影響——這算是「神風」退敵?

其實大陸也有和台灣幾乎一模一樣的兵推系統,甚至可能我們擁有的時間還早過台灣。解放軍早年也用該系統進行過攻台的推演,以90年代中期為背景設定的對抗中,台軍空中力量大概在一周後才會開始枯竭,而地面戰,解放軍的勝利必須依賴同時建立灘頭人工港和佔領港口,讓大部隊源源不斷登岸,最終壓垮台軍,總體贏面偏小。這和現在透露出來台灣當時「漢光」兵推的情況頗為相似。

這說明,「漢光」演習剛剛引入計算機推演的時候,台軍還是認認真真輸入「敵我」真實狀況,進行的推演。如果這是個遊戲,對於台軍來說,難度應該算中等。

但後來,「關卡難度」就開始不斷提升,到了2015、2016年,台軍面對的已經是「地獄級難度」,「真男人就撐一禮拜「已經基本成為奢望。事實上,解放軍這邊發現,已經可以開始考慮極短時間內奪取台北的作戰計劃。

然而,沒想到新來的「國防部長」馮世寬生氣了:「到底是我玩遊戲還是遊戲玩我?」,下令使用「金手指」……鎖士氣、鎖血、鎖體力、鎖錢數……「遊戲性」固然因此被破壞殆盡,但這本來就是做給台灣民眾看的,還指望他們相信國軍能夠有效「保衛台灣」呢!

總之今年這漢光33號演習,可能是漢光演習有史以來最悲慘和恥辱的一次,民進黨當局整個就是在把軍國大事當過家家玩。

台軍知不知道自己其實打不過呢,考慮到兩岸的都有同樣的兵推系統,筆者相信他們知道。只是,如果告訴台灣民眾真實的結果,那還搞個屁的「台獨」呢?

這豈不就成了「動搖軍心」,「散布失敗氣氛」了嗎?所以,台軍花樣百出要在「漢光」軍演中贏,決不能再出現前幾年那種「一個禮拜我們也頂不住」這樣的事情。
筆者就想起當年電影「最長的一天」中的情節,德軍參謀長抱怨在司令部圖上推演中,所有人都認為盟軍會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到加萊登陸。他拿着一根教鞭在地圖上抽着:「如果我是艾森豪威爾,那我就會選一個惡劣的天氣,就像現在這樣,然後在諾曼底登陸」……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那麼美國「來援」情況如何呢?美國蘭德公司2015年的《中美計分表》裡是這樣算的:以2016年的情況而論,台灣的防空系統存活時間只有一天,而在不考慮殲-20等「殺手鐧」的情況下,理論上,美國需要把全世界的空軍都調集到亞太,才能靠數量優勢壓倒解放軍空軍。而美國在亞太能用的基地,根本放不下這麼多飛機——換言之,美軍要靠「機海戰術」才能打敗解放軍,這個結論如何呢?

再看前面,美國打個伊拉克都要動用8艘航母先後參戰,雲集45萬大軍,如果和中國開戰,且不說A2/AD系統讓美軍根本無從調集那麼多兵力進入亞太,就光是從兵力上來說,已經需要美國進行全面動員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會來「救」台灣嗎?

當然,筆者相信,即使是馮世寬之流,也不會不明白這一層。只是現在,要裝糊塗而已。何以見得?人家前幾天剛說,擔任「部長」一年來他最大的成績是「兩岸沒有開戰」嘛,這還不明白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