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2日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在接受美國電影導演奧利弗·斯通採訪時談到針對他的暗殺話題。
斯通採訪中提到,普京三屆總統任期內發生過大約5起暗殺事件,並笑稱,這個數字沒法和古巴已故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遭遇的暗殺次數相比。
普京回答時提到自己與卡斯特羅交流過這方面話題,並肯定了自己安保衛隊的工作成績。
同時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普京順便反駁了美國目前炒得火熱的“俄國黑客特工攻擊民主黨”的傳聞,直指CIA捏造了證據。
特朗普上台以來,關於他「通俄」的指控就沒平息過,克里姆林宮向來對這類問題予以正面否認,難點是分寸拿捏上。
普京這次罕見的公開談論「暗殺」,意味深長。
四十多年的不「暗殺」默契
對外情報收集,對內反諜工作,每個國家都在進行,而且向來低調,出了事也是悄無聲息的化解。
但這幾年,美國老是惡炒間諜事件,中俄都是其主要輿論攻擊對象。
《紐約時報》猛炒CIA在中國的情報網被連根拔除,而中國這邊則時不時公開幾起日本間諜被抓案,還有一個台灣特務。
這種新聞有一個共同特點,從來沒有細節,只是營造了一種氣氛。
間諜案是否要高調處理?取決於各國之間的政治關係,或者說它本來就是一種政治手法。
世界上最強的兩家情報機構,非克格勃和CIA莫屬,當年美蘇情報戰已經到了無孔不入,不擇手段的地步。
從尼克松到福特這段時期,美國與蘇聯終於就情報戰達成了「潛規則」,基辛格與蘇聯外長葛羅米柯,從外交方面入手,把各自的間諜活動以及被暴露間諜事後處理事項上,形成了無書面保證的默契。
從七十年代開始,美蘇之間情報戰默契主要為:
- 不得針對雙方國家領導人實施暗殺行動。
- 有發現暗殺對方重要領導人的情報(第三國),美蘇應當交換。
- 派駐對方的外交人員,有間諜行為,所在國通知當事國召回。
- 另外,在控制輿論方面,蘇聯問題不大,而美國則下令FBI所有官員,凡是涉及CIA及蘇聯間諜事項時,都要先給過福特總統和基辛格國務卿的批准。
蘇聯比較憨厚,認認真真的履行了承諾,特別是第二條。
1972年,有人計劃在歐洲刺殺中央情報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他當時在「水門事件」中捲入很深,克格勃收到情報後,馬上通知了蘇聯駐美國使館,然後蘇聯大使再告知白宮,化解了這場危機。
1973年1月27日,有人準備在巴黎刺殺參加「越南戰爭」和談會議的基辛格,克格勃又收到了消息,美國得到警告後,更改了基辛格行程表,並加強了安保。
這期間是美蘇情報戰最融合的一段時間,但問題是美國情報機構沒有提供給蘇聯對等的回報。
美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私,無誠信,利益至上,知進不知出。上個月曼徹斯特大爆炸後, 連英國情報機關都不想跟美國合作了。
福特執政後期,美國駐蘇大使斯托塞夫得了白血病,CIA指控是克格勃在莫斯科的美國使館里用了放射性材料,害大使得了白血病。
因為有輿論控制默契,這件事就由基辛格秘密通知了蘇聯,媒體根本不知道這件事,而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就怒了:CIA憑什麼污人清白?
美國組織了一次大規模體檢,由霍普金斯大學派出一個專門醫療隊,對1954年到1976年期間在莫斯科大使館上過班的5000多名職員及家屬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只說免費體檢,不說其它)。
得出的結論是:斯托塞夫大使白血病與蘇聯無關。
CIA臉被打得蠻疼的,接下來,蘇聯大使多勃雷寧突然說自己嗓子疼,呼吸困難,肯定是CIA在蘇聯大使館里安裝了秘密武器,然後,蘇聯大使館好多人也說自己嗓子疼。
一報還一報,不過,那時間雙方鬥得還是比較文明,後來,里根被刺殺,CIA,FBI被罵得狗頭噴血,但美國也沒真的懷疑蘇聯。
暗殺普京
普京將自己被暗殺的事情公開抖了出來,據說有五次,但肯定不準。那麼到底誰想暗殺普京?
一,車臣恐怖分子。
二,ISIS恐怖集團。
三,普京政敵。
四,燈塔國。
當年美蘇之間不暗殺對方領導人的默契,在普京上台後不久就已經作廢,其實不但美蘇之間,全世界各國情報機關都不應當搞這種暗殺。
但美國沒有道德感,不管是卡斯特羅還是金正恩,對美國來說無非就是暗殺成不成功的問題。
第一個公開要取普京項上人頭的是巴薩耶夫(車臣頭目2006年7月10日被俄情報人員炸死),2000年2月22日,他公開懸賞250萬美元招募刺殺普京的兇手。
2月24日,普京參加他的恩師索布恰克的葬禮,《環球時報》前兩天在報道普京接受斯通採訪時,也提到了這場葬禮,說兇手當時就站在普京身後。
這就比較誇張了,其實那天又是俄羅斯軍隊的「祖國保衛日」,作為一名剛上台的總統,普京兩個活動都要參加。
當時俄羅斯安全部門接到一個電話,說有人要刺殺普京,還有一個電話打給了俄電視台。
普京衛隊長佐洛托夫沒有中了調虎離山計,迅速把重點放在了相對混亂的葬禮現場,提前解決了刺客。沒有媒體說得那麼誇張驚險。
到了9月份,普京車隊在莫斯科市區遇險,其中一輛小車被一輛直衝過來的汽車撞翻,車內人員受傷,但普京專車安然無恙。事後的追查也沒有進一步細節公開。
2001年3月16日,普京在哈卡西亞滑雪,佐洛托夫收到線報,下令150名特種兵火速趕往哈卡西亞滑雪場保衛普京,最終普京也不得不中斷了渡假。
極端組織在境外也策劃過對普京的暗殺行動,還有不成器的狙擊手……
烏克蘭事件鬧開了以後,英國藉車臣男子奧斯梅耶夫2012年策劃過暗殺普京行動,行動失敗後躲到了烏克蘭,被烏克蘭法院判了10年(沒有引渡給俄國)。
2014年顏色革命後,烏克蘭就民主了,國家和人民爽了又爽,這傢伙就放了出來,就在昨天俄羅斯特工扮成法國記者,用槍將他打成重傷,他老婆(車臣女狙擊手)又拔槍打傷了俄國特工,現在烏克蘭正在頭痛此事。
現在曝出來這些年對普京的暗殺活動細節非常少,但可以肯定的說,暗殺遠不止五次。
普京每一次能化險為夷,當然首先要歸功於他的總統衛隊的不懈努力和高度忠誠。
普京衛隊
佐洛托夫是普京和整個克里姆林宮安全保衛的核心成員之一,他屬於聖彼得堡幫,是索布恰克的貼身保鏢,身手不凡。
1954年1月27日,維克多·佐洛托夫出生於一個根正苗紅的工人家庭,老爸老媽都參加過衛國戰爭。
年輕時曾在莫斯科第一汽車製造廠做過短期鉗工,七十年代初加入克格勃,跟普京是同行。
佐洛托夫屬於第九局(領導人安保),1991年的819事件中,他陪着葉利欽來到了議會大廈前,負責葉利欽的安全。葉利欽鞏固了地位後,頒給了他一枚「保衛自由俄羅斯」獎章。
克格勃被取消後,第九局就變成了總統安全局,佐洛托夫被派到了聖彼得堡,成了市長索布恰克的警衛長,一直呆到1996年。
這期間他跟老同事,聖彼得堡第一副市長普京重聚,佐洛托夫是普京的柔道陪練,同時也負責普京安保工作。
1996年索布恰克與葉利欽的關係從政治盟友變成了政治死敵,當時葉利欽要以貪腐罪名將其投入大牢。
普京利用了自己的私人關係,將他秘密送往波蘭,再前往法國,佐洛托夫落實實際運作。
普京因為講情義反而被葉利欽看中,提拔為接班人,佐洛托夫卻下崗了,只好跑去給寡頭打短工當保鏢。
1999年普京出任總理後,就把佐洛托夫招回了衛隊之中。
從2000年開始,佐洛托夫就為總統普京的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連梅德維傑夫也需要他來護駕。
他跟葉利欽的衛隊長科爾扎科夫不同,佐洛托夫不參於政治,除非普京要諮詢他一些事項。
科爾扎科夫甚至插手過葉利欽的政治鬥爭事務,被葉利欽收拾過。
佐洛托夫隨着年齡和資歷的增長,慢慢的從第一線安保工作轉到了幕後,變成了領導者,指揮者。
2016年4月,普京決定在內務部隊基礎上組建“國民近衛軍”(中國媒體翻譯成警衛軍是不對的)。
近衛軍有着蘇聯時代的特殊意味,狹義的說它是軍隊中的精銳,廣義的說它是各種戰線的骨幹,比如青年近衛軍,科技近衛軍等。
組建前,掌管普京安保力量的核心人物是內務部長科洛科利采夫和內衛司令佐洛托夫,「國民近衛軍」成立後,佐洛托夫就成了總司令和總統衛隊長,還兼着原來的內衛司令職務,可謂位高權重。
普京的原則就是「最信任的人進最重要的崗位做重要的事情。」
「國民近衛軍」的權力範圍:
一,有權強行檢查公民證件,車輛。
二,有權入宅搜查。
三,有權緊急戒嚴。
四,有權制止大規模街頭遊行(騷亂)
五,有權突擊逮捕嫌疑人。
六,有權武力反恐(格殺恐怖分子)
七,在受威脅時無需警告就可以動武。
說白了就是一防顏色革命,整治NGO,二防恐怖襲擊。這些是以保衛普京安全的理由擴大而成的。
這支部隊的總司令只聽命於總統,全國人數約有40萬人左右。
那麼美國總統安保強不強?世界最強。
誰要是相信奧巴馬天天上街買快餐被偶遇是真的,那說你天真是客氣了,公知為這種事痛哭流涕那是有任務在身,不多說了。
普京這次對美國導演侃侃而談自己被暗殺經歷,時機正是在上合組織峰會前昔,說明了他對安保工作的信心,還有對恐怖勢力的蔑視。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通過美國導演對美國放話:別搞小動作了,我都知道,特朗普你自己最好想想自己的的處境吧!CIA可是殺人不眨眼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