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何以重蹈卡梅倫覆轍?

宋魯鄭

剛剛結束的英國大選再一次上演了脫歐一幕:意圖大勝的保守黨丟掉過半席位,要麼組成不穩定的少數政府要麼不得不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提前大選豪賭的文翠珊更面臨反對黨逼宮的威脅,大有再步卡梅倫後塵之勢。在這個消息的打擊下,英磅立即下跌2%。

宋魯鄭:文翠珊何以重蹈卡梅倫覆轍?

為何選舉受挫?

英國的議會選舉兩年前剛剛舉行,當時保守黨意外地單獨過半。只可惜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卡梅倫又玩起了危險的公投,在意外失敗後不得不辭職。臨危上陣的文翠珊曾多次聲稱絕不會提前大選,把自己的政治信譽都押上去了。結果到後來卻突然食言,直接影響了選民觀感,並對文翠珊的誠信大為質疑。

而且她給出的理由也是相當牽強,竟聲稱是因為反對黨的掣肘,她不能更好的和歐盟談判。但事實上,反對黨根本不可能影響到保守黨執政。提前大選的根本原因在於文翠珊不是選舉上台的,總認為威望和合法性不夠,再加上當時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率高於對手二十個百分點。因此只要提前選舉,保守黨將會大勝贏得更多席位,從而大大提升她的威望。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為了獲得選民更強的授權」。

從歷史上看,不經選舉就成首相是英國「民主制度」的常態。自1916年以來,已經有12位政治人物未經過選舉而繼任首相,正好是全部24位首相的一半,包括大名鼎鼎的邱吉爾。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合法性,文翠珊顯然是打錯了政治算盤。

其次,文翠珊成為首相後,堅定支持退歐,並以非常強硬的立場與歐盟進行談判。這引發了眾多親歐派選民的反對。畢竟兩年前支持保守黨的選民和支持退歐的並不完全是同一群體。他們或者反對退歐,或者認為,一個弱勢的英國政府在和歐盟談判時將不會得到什麼好的妥協方案。當脫歐成本極高時,民意或許會發生變化,轉而支持留歐。事實上,這次敗選,就已經表明了民意的變化。

第三則是選舉期間英國連發兩起恐怖襲擊,這直接令人質疑文翠珊的領導能力。要知道文翠珊此前擔任了負責治安和反恐的內政大臣長達六年,現在的恐襲她自然難逃責任。特別是曼城恐怖襲擊針對的是青年,而青年本來也是希望留歐的多。這導致保守黨選票的大幅流失。恐襲後的民調也顯示,保守黨的支持率明顯下降。

最後則是文翠珊錯誤提出的福利改革方案,即以房養老,同時消減部分富有的老年群體的養老金水平。由於這個改革方案惹惱了中老年中產階級,迫使文翠珊不得不撤回,但造成的損害已經無法挽回。從這一點來看,文翠珊確實政治上缺乏經驗。且不說改革是否必要,在選舉期間觸碰這個議題絕對是政治自殺。因為在任何一個國家,老年群體都是投票率最高的,沒有哪個政治人物敢於得罪。有評論說文翠珊高估了自己的支持率,但實際原因恐怕是她並不勝任。

保守黨受挫,再次令英國陷入不確定狀態。雖然文翠珊已經宣布要在僅獲十席的北愛統一黨支持下繼續執政,但結果如何都還需要繼續觀察。根據規則,6月13日如果不能組成政府,文翠珊就必須辭職。所以文翠珊是否還能待在唐寧街十號、是組成少數政府還是和某一個政黨聯合、是否能夠聯合執政、聯合執政後的政府對退歐持什麼立場、聯合政府能夠穩定和持續、和美國以及中國的關係等等都是未知數。

對於英國非常重要的脫歐談判原定要在6月19日舉行。如此混亂的英國將如何去捍衛自己的利益?

假如一年之後英國再次選舉,恐怕也不會令人意外。甚至英國BBC分析稱,如果沒有一個政黨能夠組成政府,將有可能出現首相辭職並將職位交給反對黨,從而出現不經選舉就實現了政黨輪替,這將引發憲政危機。

外界或許感覺不可思議的是,何以卡梅倫前車剛倒,文翠珊就立即再蹈覆轍?卡梅倫賭輸了,令英國和歐盟互傷,文翠珊賭輸了,連國內的政治穩定也喪失了。可謂每選一次,國家就倒退一次,國家倒退一次就又再選一次,大有惡性循環之勢。這種質疑不僅針對政治人物,也針對廣大的選民。正如英國退歐時的疑問:難道選民不知道退歐的後果嗎?今天的疑問則是:難道選民不知道這樣的選舉結果對英國意味着什麼嗎?這一切顯然需要從制度上進行分析。

西方選舉制度為不穩定留下隱患

從英法美三國的民主實踐來看,西方政治人物逆向淘汰的趨勢越來越突出——能幹不能說或者顏值低的都會出局。

美國共和黨初選時,候選人之一的傑布·布殊擔任州長時的表現實在亮眼,不僅是佛羅里達州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當選州長的共和黨人,而且八年任期中,傑布以改善環境、改革教育體系聞名,在他的治理下,勞動力人數居美國第四的佛州失業率一直很低,稅負減至10年來的最低點。他還被公眾稱為「最容易接近的州長」。傑布也因此成為最成功的州長之一。

但此人是典型的能幹不能說,根本無法在辯論中贏得選民的喜愛。反倒是娛樂性極強、滿口跑火車、粗言鄙語到了少兒不宜程度的特朗普成為選民的最愛,並一直笑到最後。

法國大選政治小鮮肉馬克龍也沒有多少從政經驗,但憑藉「運氣」和形象,還是成為第五共和最年輕的總統。

所以法國和美國選出的都是缺乏經驗的領導人,而且一個過老,一個太年輕。美國的特朗普已是古稀之年,是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而且從未在政界待過一天。馬克龍年輕,他的政黨更年輕,只有一年的歷史。他唯一的從政經歷是兩年多一點的經濟部長。而且這個部長也是一步登天式的,沒有任何這一領域的歷練。

某種程度可以說,西方民主政治的品質決定於選民,但西方正面臨著選民一屆不如一屆的窘境。

經驗對任何行業都是極為重要的,但在西方,政治的專業化正在喪失。特朗普是政治素人,他任命的政府中實際的二號人物、主要負責外交的國務卿蒂勒森同樣是一個從未擔任過公職,也從未從事過外交工作的商界老闆。其他如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華爾街資深銀行業者)、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億萬富豪和投資家)、能源部長里克·佩里(前德克薩斯州州長)、衛生部長湯姆·普萊斯(佐治亞州議員和前整形外科醫生)、住房部長本·卡森(神經外科醫生)、內政部長賴恩·辛克(國會議員)、勞工部長安德魯∙帕茲德(餐飲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農業部長索尼·帕杜(獸醫)、環保部長斯科特·普魯特(奧克拉荷馬州的首席檢控官)、小企業管理局局長琳達·麥克馬洪、駐聯合國大使尼基·哈利(南加州州長)都沒有相關領域的歷練,都是外行領導內行。

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僅有兩人:退伍軍人事務部由副部長大衛·J·舒爾金擔任、交通部長是曾擔任過副部長的趙小蘭。另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和國土安全部長約翰·凱利是軍人出身,教育部長貝琪·狄維士過去數十年一直致力於推動全美學校改革。他們雖然沒有相關領域的行政歷練,但勉強可算得上半個專業人士。

雖然不能說沒有相關經驗就一定不勝任,但這和官僚體系專業化、國家治理專業化的趨勢相違背。絕大多數人既缺乏政界也缺少自己主管部門的經驗和知識儲備,而由於年齡原因,既很難避免過去領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經驗的影響,也很難再重新學習。
法國也同樣。馬克龍總統缺少從政經驗,他任命的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僅擔任過邊遠小市的市長和國會議員,其經驗比馬克龍更少。更不可思議的是,就在馬克龍勝選成為總統後,他還在激烈抨擊馬克龍的政策,但轉眼間就接受總理的任命。其組成的22人內閣,第一次擔任部長的就高達18人,其中9人是純粹來自社會:有民間環保人士、記者、奧林匹克擊劍冠軍、醫生、出版社首席執行官。

就是有過部長經歷的,也都轉行。比如前國防部長勒德里昂轉任外交部長、司法部長貝魯過去兩度擔任過教育部長。經濟部長勒梅爾過去擔任過農業部長,但他也是一直強烈批評馬克龍的經濟政策。

唯一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是勞工部部長佩尼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她就開始在法國勞工部工作。

由於非專業化,也由於體制因素,內閣成員往往缺乏不穩定性。

奧朗德政府五年中換了三位總理。第一次更換是因為許多社會黨議員不贊同他的政策,他自己在國會中成為少數。第二次則是因為當時的總理瓦爾斯要競選總統,主動辭職。其他部長也有類似情況。比如重要的內政部長和經濟部長分別五年內四次、三次換人。外交部長是兩次換人。

如果從整個法國而不是某個領導人的任期來看,哪么從2011年到現在,法國這個國家從總理到外交部長、勞工部長、教育部長、文化部長、體育部長都已經更換了五次,最短的任期僅有4個月23天。由於更換太過頻繁,維基百科對他們的介紹甚至連照片都沒有。

特別是法國面臨經濟和安全兩大迫在眉睫的挑戰,結果極為重要的經濟部長竟然更換了六次,內政部長更換了7次!經濟部長最短的任期不到一年,還有兩位不到兩年,曾擔任過經濟部長的馬克龍則是兩年零四天。他辭職後乾脆由財政部長兼任了九個月。雖然說法國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很多,但主管經濟的部長如此頻繁的更換,一個國家的經濟怎麼可能好呢?

內政部長最短的只有1個月19天,還有一個3個月15天。在恐怖襲擊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負責安全的部長如走馬燈輪換,這個國家的安全還能有保障嗎?

本來組成政府的人員就缺乏專業性,需要相當的學習時間,但同時更換又是如此頻繁,豈不是每個人剛進入狀態就被換掉,怎麼可能有效地開展工作?

當然有人會說,政府裡面還有很多公務員在干實事,他們是不會輕易更換的。但誰也無法否認部長的重要性——不然豈不是承認選領導人、再由領導人任命內閣成員,都只不過是一場戲?也無人能否認,頻繁更換部長對國家治理所帶來的傷害。

現在馬克龍已經組成了第一屆政府,但假如隨後舉行的國會大選敗選,這個政府將立即解散,再次由新人組閣。這將創下第五共和前所未有的歷史。而且只要馬克龍無法贏得國會多數,整個五年都將不得不和其他黨派聯合執政,其政府更迭的頻率將更高,法國將不僅僅是繼續空轉的問題了。

所以西方的體制從下面的選民到上面的部長,都存在不穩定的隱患,因此出現脫歐、特朗普現象以及文翠珊的重蹈覆轍都不令人意外。體制不改革,這一切都將是常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