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喜歡吹美、吹歐、吹日本也就算了,竟然有人開始吹印度了!
吹美、吹歐、吹日本,這也就算了,畢竟都有一定道理,因為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得比中國早,很多領域科技水平的確比中國先進,雖然中國一直砥礪奮進,但畢竟人家底子厚,終歸是在有些方面人家比中國強很多,所以我們可以認識到差距並向人家學習,某些人吹一吹牛、黑一黑中國也不會招致笑話。但是,這都開始吹印度了是什麼病?連政府突然廢鈔導致印度經濟紊亂這種無知無畏的外行行為,都能被某些人吹成反腐利器,真的讓人無語。
最近一個月,由於印度侵入中國洞朗地區,試圖阻止我國在洞朗地區的道路施工,於是形成了軍事對峙,這一對峙就是一個月。中國基於多方面考慮,不想被印度牽着鼻子走,更不想讓美國干擾到中國的大局,所以一直在做着兩手準備:一手準備立足於勸,就是要印度趕緊撤人,然後大家有事可以好好談,中國希望雙方合作共贏而不是你死我活,這麼做的好處是不影響大局,當然也不影響中國增加對南亞影響力;另一手是,印度只要不識抬舉,中國就一步步地收緊,在南亞地區逐漸強行突破,一步步向印度施壓,最終迫使印度將邁出的半步縮回去。當然,無論印度採取怎樣的措施,中國在南亞的推進是不會改變的,不同的是大家能不能兩好合一好。而印度如果不撤人,那麼將來就是印度想撤也撤不走了。
今天就把中國和印度從戰爭視角做個簡單對比,讓那些喜歡吹印度的人看看中印的差距。
一、經濟發展水平
雖然,中印兩國人口比較接近,也都是發展中國家,同號稱金磚國家,但兩國「金」的成色卻差距巨大。印度GDP,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
然而,今天中印經濟差距雖然這麼大,30年前中印的GDP差距並不大。1987年,中國GDP是3239億美元,印度GDP是2847億美元,按照人均GDP中國還不如印度。
但是,30年後的今天呢?2016年中國的GDP已經超過11萬億美元,印度只有2.09萬億美元。印度號稱最近幾年GDP增速超過中國,但事實上那是印度調整了他們的GDP統計方法才實現的。
據《印度時報》2015年2月1日報道說,印度主要經濟統計機構今後將以市場價格而非要素價格作為衡量GDP增長的基準,這一作法已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採用。印度中央統計局在新的統計過程中納入了一些新的統計採樣領域,雖然最終經濟增速大大提升,但經濟總量並未顯著增長,相反還有一定下降。依照新的統計結果,印度2014財年GDP為113.45萬億盧比(約合1.83萬億美元)。正是基於此,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2015年1月30日公布的數據調整結果,印度在過去兩個財年GDP增速才從原來的4.7%分別升至5.1%和6.9%。與印度不同,中國GDP的核算是採用的要素價格計算,兩者還是有本質差別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專家說印度經濟增長是摻水的增長。
然而,哪怕這樣,印度2016年的GDP增長再次落後了中國,中國實現了6.7%的GDP增長,而印度信誓旦旦當年要實現近8%的增長,最終卻是6.6%。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到和印度差不多,但由於規模是印度的5倍,所以兩國經濟總規模差距是在不斷拉大的。中國經濟未來將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長20年甚至更久,那麼在未來的20年時間裡中印的經濟差距會拉開得非常大,實力差距也會越來越大。中印以差不多的增速實現GDP總規模翻倍,那麼中國就是22萬億以上,印度則只有4萬多億。
就當下來說,據印度商業部門的數據,2016年印度貨物進出口額為6235.9億美元,其中出口2640.4億美元,進口3595.5億美元,貿易逆差955.0億美元。中國2016年進出口總額為3.7萬億美元,其中出口2.11萬億美元,進口1.59萬億美元,貿易順差5100萬美元。
二、工業製造能力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大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製造業部門規模約3萬億美元,大約是印度的10倍。以鋼鐵為例,中國2015年的年產量超過8億噸,而印度只有9千萬噸。在製造工藝上,與西方相比在很多領域中國可能還有一定差距,但中國能製造世界上幾乎任何可以製造的東西;與中國相比,印度能製造的東西則不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所以中國貿易順差高達5100億美元,而印度工業能力差,進口遠遠大於出口,貿易逆差高達955億美元。這就是製造能力的差距。在印度,銷量前五的手機中國霸佔了4席,佔了印度近一半的市場份額,而印度自己生產的手機市場佔有率寥寥。中國造船業訂單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訂單量三大指標都差不多佔世界三分之一強,均列世界第一,印度的份額卻連1.5%都沒有。
類似經濟、產業數據就不一一列了,越列越覺得中印差距大不具可比性。咱就拿個我們的日常觀感說說吧,大家誰在中國見過幾個印度製造的商品?有人說,路虎、捷豹是印度的,但那也不是印度製造,是印度塔塔集團收購了英國的企業而已。不過,雖然這兩家車企被印度企業收購,但也幾乎沒人會把這兩個品牌歸於印度,更不會歸於印度製造。說不好聽一點,如果是印度製造估計中國人也不會買。
三、軍事裝備水平與製造能力
中國和美國比裝備水平的確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海空軍,中國才有第一艘航母艦隊,國產航母也剛剛才下水,055驅逐艦雖然很先進,但也是剛剛才下水,所以中美相比中國差距還是明顯的,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已經看到美國蹣跚的背影。然而,中國和印度相比則恰恰相反,印度與中國的差距比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大多了。
當前中國的軍事裝備主要是自己製造,小到子彈大到戰機、軍艦、航空母艦全都是自己國產,除了部分戰機、防空系統進口自俄羅斯,中國其它的軍事裝備基本都是國產。印度則相反,印度的軍事裝備是有名的萬國造,裝備採購自n多個國家,小到子彈不是自己製造的,大到飛機、軍艦、航母幾乎都不是自己能製造的(那麼多種型號,造起來成本比買起來還貴,所以很多槍械的子彈都無法自己造)。譬如,印度想將以色列的步槍仿製國產化,結果卻造不齣子彈。
中印這樣的兩個國家怎麼打持久戰?可能有人會說,印度會不會用核彈嗎?在占豪()看來,這個世界也就美國對日本用過核彈,其他沒有任何國家敢隨便用。就是敢,中印隔着青藏高原,中國居高臨下不但可以更好地監控印度的戰略武器部署,反導系統也能攔截。更重要的是,印度能打到中國腹地的彈道導彈技術水平也一般,數量也有限。相反,中國根本不用什麼中遠程彈道導彈,居高臨下短程彈道導彈就直接打印度首都新德里了,而且中國的導彈技術與核技術完全不是印度可比的。印度的核彈頭當量充其量兩三萬噸,估計水平也就比朝鮮高一些,中國是世界上保有400萬噸以上當量氫彈的唯一的國家,中國一枚氫彈可能比印度核彈的總當量都多。而且,中國的戰略縱深也不是印度能比的。所以,中印之間比核導能力、戰略縱深完全不在一個量級,談什麼核對抗?
四、兩國軍力對比。
中國正在裁軍,就是按裁軍30萬之後的規模也有200萬,這還不包括65萬中國武警部隊,1500萬預備役。印度軍隊則是132萬,數量上不在一個等級。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比數量,就是按照軍事裝備水平,中國也要高印度一兩個檔次。軍費方面,中國近2000億美元的軍費,而且軍備主要是自己造,有三分之一用來購買裝備;印度軍費不足500億美元。前幾天曝光印度彈藥儲備不足,不夠打20天,原因是大量軍費用了養人、買新裝備,哪裡還有多少錢購買彈藥?
中印這樣的差距,還要吹印度這個、那個,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有這樣的勇氣,為啥不自信一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