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大誤判 後果極其嚴重

占豪

面對中國24小時6次嚴厲警告印度,其內涵已經非常清楚,解放軍軍報直接說:印度再聽不懂就是智商問題。但面對中國的嚴厲警告,印度外交部不但拒絕回應中方表態,印度外交部長甚至說印度做好戰爭準備。


是的,印度侵入中國境內近50天,中方保持了足夠的剋制和耐心,但印度不但不領情,甚至把這種克制、耐心和善意當成了軟弱可欺。不得不說,這是在逼中國做最後的選擇。現在,無論從輿論、各方面準備看,留給印度撤出的時間都不多了。如果印度再不撤,恐怕接下來連一點基本的面子也保不住了。

然而,從最近印度外長的表態,莫迪的暗示上看,印度的態度並沒有改變,即:中印雙撤軍,中國不能在中印邊境修路。這樣的條件,中國當然不可能答應,那麼就依然在僵持。僵持的同時,中印都在增兵,CNN早些天就報道了印度在不斷向中印邊境增兵的消息,而根據央視的報道中國的軍隊在高原已經進行了3場大規模演習,而美媒更是稱中國軍隊已經在那裡訓練了三個月。

從事件發展進程上看,中國軍隊高原訓練的時間點恰恰是中國第一次向印度通報中國要修路的時間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方面既然決定在洞朗貼着中印邊境修路,就是把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考慮到了,並且做好了應對一切變化的準備。事情發展到現在再看,中國的應對是層層推進、按部就班、不斷升級的,而印度則是投機取巧、用力過猛,如今騎虎難下陷入了怎麼做都是錯的境地。

對印度來說,撤軍是很容易的,畢竟侵入邊境也就一百多米,而且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印度也在悄悄後撤,人數由270多人降到了48人,設備則從兩台推土機降到1台,實際上印度正在悄悄後退。但是,就這麼悄悄撤走了中國肯定是不答應的,中國必然要求「敲鑼打鼓」撤走,也就是必須在中國的「恫嚇」下撤走,悄悄地撤走不可能。所以,外交部文件中說印度人少了,印度說我們沒少,爭得就是那個心理。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印度這麼搞了一個多月,是在中國的「軍事威脅」下撤走了,而且中國的路還要照修,意味着印度耍無賴討了個沒趣不說,也意味着中國會將公路修到不丹。那麼,接下來,中國與不丹、尼泊爾的交通就打通了,未來還可能修鐵路(實際上,中國通不丹的光纖已經通了,不丹人很快就能用上中國提供的互聯網服務了),如此下去印度對不丹、尼泊爾的影響力會快速被削弱,印度試圖吞併兩國的計劃就徹底擱淺了。如果中國進一步增加對不丹和尼泊爾的影響力,印度在中印領土爭端博弈中就會越來越被動。

然而,問題在於,印度如果不撤人,必然被中國清場,中國不可能允許印度軍隊長期待在中國領土不走,把中國領土給爭議化、國際化。那麼,如果中國清場,印度不抵抗中國或許還只是對印度兵驅逐出境,如果反抗那可能就是消滅或俘虜,兩國的軍事衝突就可能開始了。一旦交手,印度還不收斂,中國就可能採取雷霆之擊,直接將印度干趴下。這其中無論哪一種結果,最終都會導致印度顏面盡失、威風掃地,這以後不丹和尼泊爾必然會倒向中國,印度的計劃依然難以實現。

所以,現在情況是,印度無論做怎樣的選擇,幾乎都是一樣的結果,只不過速度快慢而已。那麼,印度遲遲不撤軍,恐怕也有和中國搏一搏的心理。但問題在於,搏一搏只能讓結果來得更快,印度失去得更多。印度這次是犯了致命性錯誤,至少有四個方面出現了嚴重誤判:

一、錯誤地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唱對台戲,與大趨勢為敵。
很顯然,印度現在並沒有將自己的國家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意思,之前答應與中國推進「中印緬孟經濟走廊」更像是穩住中國,然後借中國之力發展自己。與中國針鋒相對,印度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就提出了「季風計劃」。面對印度的這一計劃,中國的態度是對接,印度則是想「截胡」。進入2016年之後,由於中國大力推進「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印度開始公開與中國唱對台戲。印度先是想將巴基斯坦的恐怖主義國際化,被中國阻止後開始不斷挑釁中國,藉以「中巴經濟走廊」通過了印巴爭議地區為由開始對付中國,一直到最近非法侵入中國邊境。
然而,印度與「一帶一路」倡議為敵絕對是戰略錯誤,因為中國提出的發展思路不但符合發展大勢,更是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中國的經濟實力足以驅動世界經濟走出後危機時代。與中國相比,印度連基礎工業化都沒完成,GDP與中國更是相去甚遠,商品吞吐量太小,根本沒那樣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莫迪提出的「季風計劃」遭到冷遇的根本原因所在。對印度來說,只要把「季風計劃」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像俄羅斯那樣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個分支,那麼印度就能加入到「一帶一路」的循環當中,印度也就能獲得發展。
然而,放棄這樣的未來戰略預期於不顧,站在中國的對立面,與「一帶一路」倡議唱對台戲,這絕對是戰略性錯誤,損失當然也是戰略性的。

二、高估了美國、以色列支持印度的力量和整個西方的實力。
印度這一次針對中國的投機,實際上是想借美國、以色列及西方的力量來敲詐中國。印度認為,中國的戰略重心在「一帶一路」倡議,根本不在南亞,只是修條路,印度狐假虎威能把中國頂回去,讓中國知難而退。
但是,印度這次是絕對想錯了。
因為,對中國來說,這事有雙重意義:
一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絕不容許任何國家挑戰。哪怕如美國那麼強大,也不能在南海擋住中國「種島」,否則中國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主權。中國修路又沒修到印度,印度憑什麼管?中國怎麼可能吃這樣的虧?
二是中國因為如果中國在修路問題上對印度讓步,那麼誰還相信中國有能力推進「一帶一路」那麼宏大的世界性倡議?人有實力才能讓人信服,國家也是如此,所以中國不會向印度讓步。
更為重要的是,中印領土爭端形勢嚴峻,如果中國在這件事讓步,印度必然得寸進尺,那麼接下來就是吞併不丹、尼泊爾,中國將會在中印領土爭端博弈中處於嚴重劣勢。而且,越往後,「一帶一路」倡議投入越多,現在都不敢撕破臉解決,將來印度會因此更加貪婪。想想看,如果印度吞併不丹,印度會和中國爭洞朗不說,我國藏南收回的困難也會增加。
基於這種考慮,中國絕無可能對印讓步。而印度也過於高估美國和以色列支持印度能給印度提供的幫助了。想想看,美國自己在中國身上都不靈,他又能幫印度做什麼?事實情況是,白宮也就表示關切了一下,連句硬話都沒說。至於以色列,中國捅了一下巴以問題,他就忙得不可開交了,還哪有精力顧印度,那8000枚「長釘」反坦克導彈以色列敢交貨,中國就有他好看。
事實上,由於是印度侵入中國輸理在先,連西方媒體都沒有公開支持印度。

三、低估了中國在南亞的利益和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戰略決心。
印度認為中國在南亞利益不大、戰略重心不在南亞,但事實上中國在南亞的利益可真不小。一方面,中國在南亞方向與印度有多處領土爭端,這些利益能不大嗎?另一方面,「中巴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然而印巴矛盾非常尖銳,如果印度不是真心和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這裡就是重大隱患。未來,中國要在巴基斯坦投資數百億美元,這麼大的投資豈能置於危險之中?所以,當印度挑釁,中國必然要頂回去,如果壓制不住印度,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怎麼往前推進?
更為重要的是,印度這次越境不是中印爭端的領土,是印度赤裸裸地侵入了中國領土。中國有過百年的恥辱歷史,所有中國人對領土主權的完整和被侵犯都極其敏感,政府和軍隊一定會堅決維護。
所以,印度這次是真的低估了中國維護南亞利益的戰略決心,更低估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戰略決心。

四、低估了自身的矛盾。
印度國內矛盾比中國要大得多得多。在印度國內,民生問題非常嚴峻。舉個簡單的例子,印度現在連廁所都不夠用,印度網友都呼籲莫迪不要和中國打仗,省下錢來修廁所。印度國內反政府武裝林立,他們多非印度的主體民族,他們反政府就是為了尋求獨立。這些獨立組織,不但分佈在印巴交界處,更分佈在印度東北部。印度國內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也很突出,黨爭很嚴重。在這些矛盾極其尖銳的情況下,突然與中國這樣的國家爆發對抗、衝突,各方政治力量都會投入運作當中。到那時,以印度所掌握的資源和印度的國家實力,支撐不了多久。一旦爆發戰爭印度戰敗,則印度丟的不僅僅是和中國爭議的領土,恐怕印度東北部將會出現分裂,印巴爭議領土印度也會遭到重大損失。
所以,對印度來說,這次賭注下得太大,但收益預期卻非常小,這種投機選擇非常之愚蠢。

現在,無論印度戰與不戰,都擋不住中國修路,擋不住中國增加在南亞的影響力。如果印度不退並因此爆發戰爭,這一結果來得更快;反之,也只是時間問題。莫迪,正在為自己的錯誤選擇讓整個印度埋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