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之間到底需要多少安全距離?

后沙月光

二戰結束後,鑒於歷史教訓,大國與大國之間都會有意識的尋求安全距離,相鄰國家之間,安全距離越遠意味着軍事接觸可能性越低。


另一種說法叫「緩衝地帶」,蘇聯與美國爭霸時期,中東歐這些國家,像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就是歐美與蘇聯之間的緩衝國。
緩衝地帶並非雙方都能接受,關鍵看為誰所掌控。如果被蘇聯掌控,就有種說法叫「衛星國」,同樣,蘇聯也會指責美國盟友為「附庸國」。
中蘇關係惡化時,中蒙邊界陳兵百萬,雙方壓力都很大,但蒙古國沒有選擇餘地,因為它為蘇聯所掌控。中國在自己家門口備戰,而蘇聯軍隊則可以在蒙中邊界徘徊。這樣的「緩衝地帶」對中國當然極為不利
中俄關係好轉後,「緩衝地帶」的概念就自然淡化,其實還是存在的,比如中亞五國。但在合作發展前提下,雙方對抗度幾乎為零,形成了多贏局面。

中印之間的安全問題

中國是東亞國家,印度是南亞國家,加上喜馬拉雅山脈的天然屏障,南亞對中國軍事威脅程度非常低。
中國陸上防禦重點向來是北方,海上則是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軍事基地,當然還有台灣海峽。
新中國建立之後,美軍馬上在中國北方發動了一場「朝鮮戰爭」,作為應對,中國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打出幾十年的和平,否則,中國北方仍然會永遠寧日。
而在南方,除了早期逃竄中南半島的國民黨殘兵部隊稍有牽制之外,基本平安無事,沒有人能對中國構成重大軍事威脅。當然國軍要是反攻大陸,那就可怕了。
像越南一旦有將柬埔寨,老撾合體企圖,1979年我們立即用軍事行動打碎這種企圖。

對於印度,1959年之前,中國一直奉行友好的外交政策,承認它是不結盟運動領袖,對矛盾盡量低調處理。
這時期中國首要的戰略任務是保證藏區穩定,當年藏區並不像我們今天所體會的理所應當的安全,而是極為錯綜複雜和危險。
印度以英國殖民者繼承人的身份,企圖將藏區變成「緩衝地帶」,只承認中國的宗主權,而印度可以隨意進出藏區。

直到2003年,印度才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擁有完全主權。
有的人敲着鍵盤說中國丟掉了藏南地區,這話並不准確,應當說中國還沒奪回藏南地區。
中印邊界,東,中,西三段爭議很大,在藏區沒有徹底穩定之前,不可能真正解決中印邊界問題。這是一個邏輯問題,「皮之不存,毛將蔫附?」
藏區穩定之後,1962年,中國打了一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拿下了西段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阿克塞欽地區,而藏南地區留待以後解決。
五十五年之後,中印軍隊再次在邊界對峙,除了直接軍事行動之外,雙國都動用了其它手段,政治,外交,輿論等。

起因是中方在洞朗地區修路,印方以替不丹出頭為名,越境阻撓。在印度看來,是中國挑起了事端,破壞了現狀,對中國來說,修不修路決定權在中國,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中國在自己領土上做什麼。
然而,中印之間並不是一個點的矛盾,也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大片,換句話說就是中國要改變印度在南亞的「緩衝地帶」優勢。
要改變,就必須主動去改變,修路就是這樣一種行為。現在網友都傾向於把阿三像62年一樣揍一頓,讓它老實點。

但網友從來沒有主動要求過國家在洞朗修路吧?從來沒有人指責國家不修路是軟弱行為,為什麼?因為誰也不會想到那個地方,甚至很少有人聽說過洞朗地區,而國家則不然。
如果不修路,什麼風波,什麼爭論都不會有,是不是挺好的?然而中國早晚要改變中印之間的安全距離,修路就是一個信號。

印度察覺到了這個信號,如果中國與不丹接近,再建交,再援助不丹,印度一旦失去不丹(阿三這幾十年花了多少錢在不丹身上?),它難以承受失去不丹的結局,因為這還關係到尼泊爾。所以三哥有理沒理也要攪三分,製造障礙。
中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清除這個障礙?順利把路修成。一種是和平說服方式,讓阿三軍人撤回,一種是軍事行動,把阿三打回老家。我相信國家兩手都有準備,在「和平崛起」的牌子下,先用第一種。

中國與尼泊爾,不丹兩國

不丹在6月29日,官方曾發表聲明,迎合印度說法,要求中國不要改變邊境現狀。
事實上,中國外交部邊海司副司長王文麗近日在接待印度媒體代表團時透露,「不丹承認洞朗地區屬於中國」,「印軍越界事件發生後,不丹方面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該事件發生地不屬於不丹領土。不丹人也很奇怪為什麼印度邊防軍會進入中國領土」。

此消息透露了兩層信息:
一, 中國跟不丹一直保持溝通。
二,不丹對洞朗地區歸屬沒有異議,印度軍隊行為完全沒有依據。
再看尼泊爾,它們的兩在機構「大尼泊爾民族主義陣線」和「尼中合作協會」都不加掩飾地站在中國這邊,善意警告印度不要忘記1962年教訓,更不要低估中國維護領土安全決心。
尼泊爾內閣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7日表示,尼泊爾不會受中印兩國的影響,也不會捲入。
這兩個國家,加上被印度吞併的錫金,再到中國藏南這片地區,就是印度心中這幾十年來的「緩衝地帶」,全部由它控制或影響。
要改變南亞中印力量對比,首先就要改變「緩衝地帶」,而不丹則首當其衝。中國不是一時興起要修路,而是因為中國國力提升到這個階段,像一個塊頭越來越大的人,他得換件衣服,否則太緊了。
南亞八國,除了印度和不丹之外,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馬爾代夫,阿富汗全部接受中國援助。

援助意味着什麼?
一,維護國家邊疆安全
二,創造周邊穩定環境
三,保障能源通道安全
四,加強南亞經貿合作
五,促進南亞經濟發展
這個進程必然導致印度對南亞控制力被減弱,中國在南亞話語權得到提高。除了經濟手段之外,中國還需要在周邊增強軍事存在。
而洞朗緊張局勢,使中國運重兵到藏區,成了非常自然之事,無論打與不打,中國都不會退回這個腳步。
不丹和尼泊爾,特別是不丹,能否擺脫印度,是中印較量重頭戲,它會直接關係到中國對藏南地區收復難度。如果印度吞併不丹,那才是悲劇。
將來的問題不是印度替不丹出頭主持正義,而是中國有沒有決心替不丹斬斷阿三的黑手。
尼泊爾表示中立,不丹不願再給印度「主持正義」的理由,印度接下來肯定要整他們,斷水斷錢斷能源是阿三慣用伎倆,甚至還要插手政局。
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政策,是中國面臨的最大考驗,錫金就是前車之鑒。當他們被印度修理的時候,我們不應袖手旁觀。
中國主動求變,意味着印度壓力來了。修路只是小小的一步,以後還會有鐵路,機場。
不丹還不敢說保持中立的話,但只要中國實力足夠強大,一切都會改變。

當年,波蘭,保加利亞哪個敢說自己中立?當美國和歐洲盟友壓過蘇聯時,他們不但敢中立,甚至投進北約懷抱。美俄安全距離一下子就拉到美國一邊。
印度想要保持與中國原有安全距離,顯然越來越不可能,它需要藉助各種各樣的外力,甚至不惜把美國和它的盟友們引到印度洋。
中印較量決不僅僅在南亞陸地,還有廣闊的印度洋,印度也在着手準備應付未來局面。

一,印度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希望得到與中國平起平坐的國際地位。人民黨上台後,一改過去保守政策,十分積極的參於各種國際事務,2003年人民黨政府就派了2500名士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示自己重要性。

二,印度與美國,俄羅斯,還有以色列都在加緊進行傳統和非傳統的軍事合作(購買軍售),2003年印度與以色列建立共同防禦委員會,同時印度極力打消美國對它軍力增強的懷疑。另外,印度與俄羅斯仍然有着密切的軍事合作。

從印度國內來說,人民黨與印度教相互推波助瀾,正在改變着國大黨奉行的世俗路線。處處掀起宗教狂熱情緒,帶動了民族主義高漲。
對印度來說,人民黨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提高了印度教徒國家意識,增強了凝聚力,另一方面, 也使得印度國內矛盾激化,許多邦獨立運動一波接着一波。
人民黨在1998年那次上台時就說過:「要改變印度在外交上的低頭政策,在世界舞台中找到應有的位置。」
前者是說給中國聽的,後者也跟中國有各種關聯。

1962年被擊敗,印度人民黨認為是國大黨的軟弱造成,人民黨認為印度外交需要用印度教這種新的意識形態作指導。這五十多年時間,印度在安全上沒有自信,沒能建立自己希望的陸地邊界,缺乏安全的地緣政治環境,甚至沒有建立國家安全管理機制,都是國大黨的昏招。
雖然印度是聯邦制國家,但莫迪在拚命加強中央集權,一系列混亂的金融政策可以看出,他是在急病亂投醫。現在則試圖將內部矛盾,轉移到樹立外部敵人之上。
印度自己的地圖,東北各邦就連着一點點,獨立意識很強,一旦切斷……
從亞東縣伸了一條道路……

人民黨之目標就是將印度建立成一個偉大的印度教國家,從世俗走向宗教,這本身就是一條邪路。按印度教的教科書,印度在1962年還打了個大勝仗。
對中國來說,先把「緩衝地帶」移除,我就挨着你阿三,也不嫌你臟,把不丹,尼泊爾一個個拉過來,為印度東北各邦民主獨立運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不要以為兔子只會修路,他還會下黑手。

中印之間安全距離在哪裡?就是北印度到南印度之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