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軍隊在洞朗地區持續對峙,至今未有妥協的跡象。中印兩國會持續這種不穩定的和平狀態,還是會擦槍走火,甚至重啟戰端?
中印軍隊在位於中國與不丹邊界的洞朗地區已經對峙了兩個多月。印度方面稱,作為不丹的傳統盟友,印軍要制止中國在爭議地區修路。而北京則指責印度軍隊進入了中國領土。
中國已經多次向印方發出警告。中國國防部8月3日說,中方的「克制不是沒有底線」,「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變的幻想」,立即將越界士兵撤回印度一側。
但印度並沒有讓步的跡象。有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山地部隊第33軍正在向中印邊境錫金段集結。
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在慶祝印度獨立日的講話中說:「我們足夠強大,可以擊敗任何侵犯我國的敵人。」
這是30年來,中印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經濟軍事大國之間出現的最嚴重危機,不能不令全世界為之擔憂。
局勢將如何發展呢?下面讓我們逐一探討各種情況的可能性。
1、外交解決
儘管中印雙方都言辭激烈,但多數評論家都認為,兩國為洞朗地區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外交解決才是明智的出路。
但是,要外交解決爭端,往往雙方都需要做出讓步。目前看來,中方不願意單方面停止在洞朗修路,而印方也無意單方面從爭議地區撤軍。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在《鳳凰網》發表文章說,即便印度此次撤軍,仍舊留下來年繼續發生對峙的可能性。要實現撤軍與爭議的同步解決,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林民旺說,從現在看來,雙方最可能的選擇也許會是「擱置爭議,凍結現狀」。
2、長期僵持
如果洞朗爭議遲遲不能得到外交解決,雙方在當地長期僵持,這個結果中方很難接受。
中方已經屢放重話,要印方不要「以拖待變」。在這種情況下,容許印軍長期停留,很難向國內公眾交待。因此,中國有可能採取多種方式向印方施壓。
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在《印度快報》著文說,中國可能會在洞朗對峙前線的後方、但仍屬爭議領土的位置修建永久性建築物。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RUSI)高級研究員沙善•喬希(Shashank Joshi)在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解讀者」博客上寫道,中國還可能在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的沿線多個地點採取行動,比如越界或修建工事。
喬希說,中國也可能會加強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增加在印度洋的海軍行動,進一步與尼泊爾、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發展關係等。
3、小規模衝突
如果爭端長期不能解決,中國方面會不會採用武力驅逐印度士兵呢?
《解放軍報》8月7日發表題為「老祖宗留下的國土,一寸也不能丟」的評論文章說:「中國軍隊從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地區和平穩定出發,始終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克制不是沒有底線,守土有責的人民軍隊會用忠誠和勝利作出回答。」
中國政府和軍方不斷發出強硬表態,顯示中方會考慮用武力解決問題,因此發生類似中蘇「珍寶島事件」的小規模邊境衝突不是沒有可能。
但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的喬希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印度軍方最近並未發現駐扎在西藏的中國軍隊有任何異動。
而且,他認為,印軍在洞朗附近有好幾個山地師,印軍在印度東北部的軍力也有大幅度提升,所以解放軍不一定能夠迅速取勝。而如果不能速勝,就不得不擴大戰爭。
4、局部戰爭
中印之間會發生戰爭?多數評論家都認為幾乎不可能,因為戰爭對雙方的影響都太大了。
僅就中國而言,一旦發生戰爭,中國的國際形像會受損,國際間對中國「和平發展」的意圖會產生疑問,「一帶一路」戰略也會受到阻撓。
但是,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高龍江(John Garver)認為,中印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中國可能有「教訓」印度的動機。
高龍江在《南華早報》撰文說,從北京的角度看,印度與日本和美國越走越近,試圖圍堵中國,遏制中國崛起。
同時,印度不像日本,與美國並無正式盟友關係,因此是「遏制中國」的包圍圈中的「最弱一環」。中國或許希望在印度軍力仍然較弱的階段對其「教訓」一下。
當然,印度方面也可能挑起戰爭。研究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權威戰史專家、澳洲籍英國記者內維爾•馬克斯維爾(Neville Maxwell)認為,印度國內對中國存在敵對情緒和「扭曲的群體受害者心態」,使政府難以扭轉政策,無條件進行中印邊界談判。因此,他說,「第二次中印戰爭」並非沒有可能。
5、大規模戰爭?
一旦中印之間發生局部戰爭,就很難預測戰爭的走向。
兩個核大國在戰爭狀態下,能否保持足夠的理智,避免衝突擴大化,甚至引發核大戰?這樣的前景,讓人想都不敢想。
正因為這種前景的可怕,所以多數人還是認為中印雙方會盡量避免使用武力,以防衝突擴大化。■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