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美韓軍演時,朝鮮用潛艇發射彈道導彈作為回應。一個月後又進行了一次核試驗。那是朝鮮的第五次核試驗。上周,美國與韓國開始了今年的聯合軍事演習。朝鮮警告稱,軍演「火上澆油」,會加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8月29日凌晨,朝鮮果然表示了回應,從平壤發射了一枚中遠程彈道導彈。導彈飛越日本北海道大道半島上空,飛行14分鐘後,落入北海道襟裳岬以東118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
攔截
有人會問,導彈發射威脅了日本的安全嗎?日本不是有導彈攔截系統嗎,為什麼不攔截?其實日本不僅沒有必要攔截,而且也不想攔截。
這次導彈發射並沒有威脅日本安全。彈道導彈的發射高度一般在幾百到上千公里,而根據國際法,另一國航天器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飛行,就不算侵犯他國領空。這一次,朝鮮彈道導彈的射程是2700多公里,彈道高度頂點是500多公里,彈道軌跡在日本上空的高度肯定高於100公里了,並沒有威脅到日本的安全,按照國際法,日本也沒有理由攔截。
從技術層面上說,日本也不一定能攔截。日本目前的導彈體系是兩個平台,一是海基宙斯盾系統,具備中斷攔截能力;二是路基愛國者3系統,具有末端攔截能力,射高只有50公里,針對的是即將降落在日本的導彈。這一次如果啟動攔截系統,肯定會是宙斯盾。但宙斯盾也有技術障礙:要成功攔截必須提前了解彈道軌跡,並將驅逐艦派遣至相關海域,甚至需要和周邊國家溝通領海權,不僅非常麻煩,而且對情報信息的準確性提出很高要求,幾乎不可能做到。因此日本成功攔截導彈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從外交上來看,啟動導彈攔截系統,無論成功與否,都極有可能觸動朝鮮敏感的神經,甚至把這次行動視為準戰爭,強化了敵意,對日本也沒有好處。聰明的日本人當然不會選擇去攔截這樣一個燙手山芋。
炒作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一次日本政府通過瞬時警報系統警告導彈通過軌跡之下的居民,要利用一切可能條件進行躲避。但既然導彈飛越上空,並沒有安全威脅,也沒有必要啟動攔截,日本為何要如此緊張呢?
當然,我們不排除日本防患於未然的民防準備,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要將其危害炒作起來,渲染一直掛在嘴邊的「朝鮮威脅論」,想要以外部壓力調整國內政治。一是爭取國內百姓的支持;二是博得美國老大哥的同情,以此套套近乎。
從國內形勢來看,二戰結束之後,日本舊式的軍國主義消退,文官治軍,本身就不存在「軍方」這個概念。去年安倍因為一次發言中提到了「我軍」這個詞,就被反對黨窮追猛打,因此在日本,「擁抱軍方」是個很敏感的政治話題。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日本右翼勢力想要爭取國內民眾對擴充軍事力量、增加軍費的支持,甚至要實現修改和平憲法、合法化自衛隊的目的,就必須不斷地利用外部刺激做文章。因此,日本右翼媒體每年都會渲染朝鮮導彈的威脅,用放大鏡看朝鮮的軍事發展的所有細節,這已經成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常態化手段,這次事件不過又加了一根稻草。
這個手法屢試不爽。2002年朝鮮啟動核設施建設後,日本就宣稱為應對「朝鮮核彈的威脅」,應加緊開發導彈防禦系統,提高日本的導彈技術水平和戰區導彈攻防能力,並趁機於2003年通過「有事法制三案」。2010年日本借口「延坪島炮擊事件」出台了史上最強硬的《防衛計劃大綱》。針對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的第三次核試驗,安倍政權公開呼籲「應該為集體自衛權的行使開闢道路」。
如今,日本還需要加快引進路基宙斯盾、薩德系統的步伐,建立四個系統的反導體系,朝鮮問題無疑是給日本政府提供了加快發展的理由。
從外部上來看,特朗普的亞太政策相較於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方針,還有着很大的不確定性,日本想要以「日本安全失去保障」為由,推動美國的軍事合作,在西太平洋投入更多的軍事資源和外交注意力,推動美日同盟的緊密化。
因此事發之後,安倍第一時間和特朗普通了一個長達40分鐘的電話,無非是想進一步加強兩方的共同防務合作,加強對朝制裁,想利用這個機會對美國施壓,進一步拉近與美國的關係。而美國當然照單全收,畢竟這也事關美國的全球戰略,從中還可以價錢對日本的控制力。
美國
當然,在朝鮮問題上,美國的算盤可不止在日本。更重要的是通過朝鮮問題撬動整個東亞地緣。特別是把難題拋給中國。
朝鮮心裡的小九九,無非是通過從日本上空飛過的導彈,對日本進行警告,更是對美日韓同盟的叫板以實現他最根本的頭等大事:和美國簽署和平條約。
於是朝鮮一門心思去玩各種武器,來挑戰美國的底線來達到目的。但美國卻不熱衷於這一點。到目前為止,做的事情只有無止境的嘴仗和所謂的經濟制裁。但是,以朝鮮經濟的封閉來說,因此所謂制裁,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因此,在朝鮮這盤棋里,美國不希望半島去緊張化,朝鮮不希望半島無核化,這其中還有個不斷利用半島局勢為自己擴充軍備造勢的日本,當然他們也不希望半島問題能夠順利解決。
一直想要重啟對話的是中國。此次,外交部再次回應: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冷靜對待當前形勢。半島問題的直接相關方以及所有的利益相關方,都應承擔起各自的責任,發揮各自應有的建設性作用,推動局勢朝着不斷降溫、各方儘快重返談判對話妥善解決問題的正確軌道上來。
如今,特朗普的全球戰略依舊不清晰,一邊在南太平洋不斷生事,一邊要增兵阿富汗,而自己班底內部走的走,吵的吵,嚴重瘸腿,給足了朝鮮進一步試探底線的空間。如果韓朝、朝美幾方還是誰都不讓誰,互相刺激,那半島問題還真是變成了解不開的死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