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對美國的深仇大恨從何而來?

「凡是能動的。」就這一句話,美國國務卿臘斯克(Dean Rusk)給朝鮮戰爭(1950-1953)中美國空軍的轟炸定了調。五角大樓的戰略家們將此命名為「絞殺行動」(Operation Strangle)。


大多數歷史學家一致同意,美國那三年無休無止、毫無顧忌的地毯式轟炸,摧毀了朝鮮難以計數的村鎮、炸死了成千上萬的平民。

華盛頓威爾遜中心朝鮮政治和歷史專家珀爾森(James Person)告訴BBC,美國公眾對朝鮮戰爭這段歷史了解不多。但是在朝鮮,人們從來沒有忘記。

那段慘痛的歷史一直是朝鮮敵視美國、痛恨帝國主義世界的原因之一。自那以後,平壤一直把美國看作威脅。

那麼,當時的美、朝衝突到底是怎樣的呢?
1950年,美軍在國際聯軍的幫助下試圖擊潰入侵韓國的朝鮮軍隊;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支持下與美國、韓國展開冷戰中第一場大規模軍事衝突。
交火第一階段,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局限於轟炸戰略目標,比如軍事基地、工業中心等。但後來,一個未曾遇見的因素改變了一切。
戰爭爆發幾個月後,中國決定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儘管裝備更落後,但人力強大,美軍開始遭受越來越大的損失。

珀爾森教授解釋說,對美國指揮官來說,切斷中國、蘇聯對朝鮮的援助至關重要。
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決定發起「焦土政策」。

這就是對朝鮮展開大規模空襲的開端。從那一刻起,美國的B-29、B-52轟炸機頻繁到訪朝鮮城鎮、村莊,投放殺傷力巨大的炸彈、燃燒彈。
首爾大學人文學教授金泰宇(音譯,Taewoo Kim)說,大批城鎮、村落成了一片廢墟。

當時美軍空中行動戰略指揮官李梅將軍(Curtis LeMay)戰後多年曾經說,「我們消滅了(朝鮮)人口的20%。」

曾經出版過數本朝鮮專著的記者、作家哈爾登(Blaine Harden)曾經形容美國在朝鮮犯下的是「戰爭罪」。但是珀爾森教授並不這樣認為,他說,「那是全面戰爭,各方都曾犯下暴行。」

包括金泰宇教授在內的研究人員估計,三年間,美軍總計在朝鮮投擲635000噸炸彈。根據平壤的官方數字,5000所學校、1000家醫院、600000棟民宅被炸毀。

1953年朝鮮半島簽署停火協議之後不久蘇聯發佈的文件稱,僅在轟炸中喪生的朝鮮平民就多達282000人。無法考證這些數字的凖確性,但是沒有人否認,

地毯式轟炸給朝鮮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戰後視察平壤的一家國際委員會也曾確認,那裏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不曾受到空襲的破壞。

如同二戰末期盟軍對德國城市德累斯頓發動大規模空襲一樣,朝鮮人也目睹自己的家園被夷為平地、燒成灰燼。大多數人只能被迫躲到狹小的地下防空洞保命。

那些藏身之地,真的比「洞」好不了多少。
當時全世界都在緊張地關注著朝鮮半島,害怕美國和蘇聯最終會打起核戰。平壤外長則在聯合國譴責了「美帝國主義殺戮平民的獸行」。

這位外長還說,為了確保平壤被火焰包圍,「大西洋對岸的野蠻人」投下有延遲引爆裝置的炸彈,讓平壤人根本無法走出家門。

大壩、電站、鐵路等基礎設設也受到系統性轟炸。金泰宇教授說,舉國上下,人們無法在地面過正常生活。

朝鮮當局下令全民總動員,在地下修建市場、軍營等設施,確保國家運作。
朝鮮成了一個空襲警報長鳴的地下國家。

珀爾森教授說,「平壤整座城市都搬到了地下,這給市民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他解釋到,這種恐懼一直延續到今日。在他看來,這也是朝鮮許多重要的倉庫、物資仍然深埋在地下的原因之一。

戰爭期間,入夜,朝鮮當局組織人民緊張修複白天被炸毀的公路、電廠等。他們的工作成果令美國人吃驚、惱火,剛炸毀沒多久怎麼就又修好了?

前線戰事陷入僵局,空襲中受害最為嚴重的是朝鮮平民。
最終,1953年,經過長期交涉後各方簽署停火協議。美國總統杜魯門一直希望避免事態升級、和蘇聯發生直接衝突。

他的繼任艾森豪威爾也立刻意識到,美軍不可能在朝鮮半島永遠打下去。三月,斯大林去世,改變了莫斯科的政治氛圍。

首爾大學歷史學家韋瑟爾斯比(Kathryn Weathersby)說,通過蘇聯檔案得知,斯大林曾反覆要求朝鮮和中國堅持和美國拼下去,讓美軍在朝鮮半島這個泥潭中至少陷上兩到三年,從而給東歐共產主義陣營一個踏踏實實重新武裝起來的機會。
沒有了斯大林,(朝鮮半島)停火變得更容易。

朝鮮半島一直沒有實現和平、統一,這也成了平壤宣傳的一貫論調。朝鮮媒體一次又一次提醒人民,不要忘記美帝國主義的轟炸機給朝鮮帶來的慘痛。金氏領導人會把自己描繪成建築師,領導勇敢的朝鮮人民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最終讓朝鮮獲得自由。

用珀爾森的話說,這是為了強化官方的論點:是朝鮮的頑強抵抗、威武不屈擊退了美國人。

在某種層面上,戰爭後遺症被金氏王朝用來給他們推行的意識形態添柴加油。
同時,這也是平壤當局一直不放棄研發核武的原因之一。

朝鮮問題專家說,熱衷宣傳的平壤當局會毫不猶豫地修飾歷史。韋瑟爾斯比舉例說,朝鮮的戰爭紀念館中不會突出美軍空襲轟炸的重要性,或許是因為他們擔心強調美軍的先進和優勢會引發令人不舒服的問題。相反,朝鮮的紀念館會突出美軍地面部隊殺戮無辜的暴行。

在她看來,朝鮮半島的分裂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美國繼續在韓國和日本保持強大駐軍,這都讓朝鮮感覺他們仍然處於永久性的緊急狀態。

防衛及安全研究獨立智庫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的布朗克(Justin Bronk)最近撰文說,朝鮮軍隊在與韓國交界處的備戰物資、彈藥等都存放在地下筒倉裏。

戰爭中,從天而降的炸彈雨讓朝鮮成了一個堡壘國;70年後,這一點仍然沒有改變。■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