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日本名字的英國作家 石黑一雄奪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諾獎委員會10月5日宣布,英日裔籍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瑞典皇家學院表示,石黑一雄的作品揭示了「人類與世界相連接的視覺感觸之下的深淵」。


由於去年文學獎頒給美國歌曲創作者卜·戴倫(Bob Dylan)引發質疑聲浪龐大,使今年2017諾貝爾文學獎新得主更加倍受矚目。瑞典日報文學評論家波林格(Clemens Poellinger)在頒獎前預測,今年「我們不應預期會出現造成轟動的結果」,暗示瑞典學院將會做出較保守的選擇。
瑞典學院說:「他的作品主題與記憶、時間和自欺欺人相關。」「石黑一雄的作品以謹慎壓抑的筆觸聞名,不受任何事件支配。」
現年62歲的石黑一雄自幼隨父移居英國,以英文寫作,無論是作品或生涯都與日本關聯不大。

著作不多 獲獎甚豐

石黑一雄共有8部英語小說作品,其中包括7部長篇小說,分別是《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1982)、《浮世畫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1986)、《長日將盡》、《無可慰藉》(The Unconsoled,1995)、《我輩孤雛》(When We Were Orphans,2000)、《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2005)、《被埋葬的記憶》;2009年出版的《夜曲》(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為短篇小說集。《長日將盡》以及《別讓我走》均曾被搬上電影銀幕。

石黑一雄的作品以文體細膩優美著稱,雖然作品數量不多,但是幾乎每部小說都被提名或得獎。1982年,《群山淡景》獲「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Winifred Holtby Prize);1986年,《浮世畫家》獲英國曁愛爾蘭圖書協會(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the UK and Ireland)的英國惠特貝瑞年度最佳小說獎(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Award),並獲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1989年,《長日將盡》獲得英國布克獎,奠定英國文壇大師的地位;1995年,《無可慰藉》贏得契爾特納姆文學藝術獎(Cheltenham Prize);2000年,《我輩孤雛》入圍布克獎提名;2005年,《別讓我走》入圍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最後決選名單,並獲「歐洲小說獎」(European Novel Award)。

「記憶」是石黑一雄的小說裡不斷探討的議題,他說過自己最愛的書寫題目就是「人的記憶、回憶、遺忘」,持續反思歷史、記憶、愛與死亡,作品充滿記憶、懷舊、哀悼的氣息。他最近一部的小說《被埋葬的記憶》以寓言的筆法,從個人出發,探討國家民族的集體記憶與創傷,他表示想透過這部小說探討人們如何處理不愉快的回憶、何時遺忘比較好、何時必須誠實面對過去。

路透社評論稱,這次頒獎顯示諾貝爾文學獎重新將視線投向主流文學演繹。但德新社卻認為,石黑一雄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又是一個意外」。

石黑一雄小傳

石黑一雄,與魯西迪、奈保爾並稱英國「移民文學三雄」(其中,維·蘇·奈保爾曾於2001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被英國皇室授勛為文學騎士,並獲授法國藝術文學騎士勳章。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於日本長崎,5歲時,他因父親申請到了英國國家海洋學研究所的工作,而同隨家人移民英國。

石黑一雄的初高中是在沃金語法學校里完成的,這是一所非常傳統的英國學校,有着濃厚的藝術、音樂氣氛,在這裡,石黑一雄曾嘗試歌詞的創作。

曾瘋狂迷戀披頭四和卜·戴倫的石黑一雄,年少的夢想是當職業音樂家。他蓄長髮、彈吉他寫歌,高中畢業後背著吉他在美國四處旅行,夢想成為歌手。雖然,他最後還是當了作家。但這段對音樂的執迷,深深影響他的作品風格,《小夜曲》便展現小說家深藏的音樂功力。

高中畢業後,石黑一雄進入英國肯特大學學習英語和哲學,也是在此期間,石黑一雄參與了許多社工工作,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有機會接觸了許多低下階層的人。有人評價,這段經歷對於人生順風順水的石黑一雄而言,意義重大: 「和魯西迪、奈保爾等在英國原殖民地長大的作家不同,石黑一雄的人生閱歷並不豐富,做社工因此成為他接觸現實的重要契機。這段經歷不但形成了他的價值觀,對他以後的小說也頗有啟發,特別是這些有心理疾病的人,顯然為他後來在小說中深入挖掘人物的心靈傷痛和缺陷提供了素材。」

之後,石黑一雄還曾在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學習創意寫作研究生課程,這個課程由英國著名小說家、批評家和學者馬爾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創建,在這裡,石黑一雄結識了給了他很多啟發的導師、英國最具獨創性的女性主義小說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儘管被稱為「移民文學三雄」之一,石黑一雄還是更喜歡將自己描述為一位「國際作家」—— 「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讀者產生相似的感受和共鳴。」石黑一雄將自己這種特有的敘事方式表達為「如同在寫作前,丹麥、或者其他國家的記者問了我三天三夜,問我要寫什麼內容,怎麼寫,於是,在寫作的同時,我就當他們站在我的身旁。」這種疏離又交融的方式使得石黑一雄的文字「表面平淡無奇,無聲之處見驚雷」。而村上春樹則讚揚其作品「有一種特別坦誠和溫柔的品質,既親切又自然」。

現實生活中,石黑一雄有一位在人生道路上相知相惜的伴侶。他受訪時透露,2015年作品被「埋葬的記憶」離上一本《別讓我走》足足隔了10年。原因是被「埋葬的記憶」初稿完成後,他拿給太太看,卻被太太吐槽「寫得實在太糟」、還糟到「無法修改、必須重頭開始」。而石黑一雄還真的聽了太太的話,暫時放下寫書計畫,跑去拍電影、寫歌詞,多年後再回來完成這本書。不管大作家是不是真的「怕太太」,兩人之間感情親密錯不了。

若你想一覽這位諾獎得主的風采,這裡推薦已有中文譯本的他的六部作品給你:
《長日留痕》,這本書曾獲1989年「布克獎」,講述的是一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經歷,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現了英格蘭的政治、歷史、文化、傳統與人的思想意識。據說,亞馬遜的CEO貝索斯非常喜歡這部小說,他曾推薦稱: 「如果你讀了《長日留痕》,會不自禁地去回想,原來自己剛剛用了10個小時生活在另外一種人生裡面,並從中領悟到了有關人生和悔恨的一些東西。」

《別讓我走》 ,這本書被村上春樹評為自己“近半世紀里的最愛”,作者本人希望通過此書能夠帶給讀者「一小口袋誠實、厚道和幸福」。

《遠山淡影》,石黑一雄得以技驚文壇的處女作,是一部描寫日本戰後民眾心靈創傷的小說。

《上海孤兒》,這本小說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主人公班克斯·克利斯托夫已經是聞名全國的大偵探,是倫敦上流社會人人稱道的探案高手。然而,他本人內心卻始終有一件離奇懸案難以釋懷,那便是童年時代父母在舊上海撲朔迷離的失蹤案……不過這本書在豆瓣上評分並不高,僅有6.9分。

《浮世畫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獲Whitbread獎並進入布克獎短名單。 《浮世畫家》同樣以主人公的會議為基調,以非凡的小說技巧生動地展現了主人公的回憶與思考,寫作筆法含蓄委婉,耐人尋味。主人公曾是位顯赫一時的浮世繪畫家,隨着二戰日本的戰敗,他才恍若大夢初醒:原來整個日本民族的過去竟是在為一種荒誕虛幻的理想獻身,他的藝術理想也真如其名稱一樣毫無根基,虛浮於世。

《小夜曲》,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短篇集,全書以音樂為線索,由五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故事組成。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大量出現的音樂家、歌手、歌名,絕大部分都是真實的,令人仿若置身於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當紅歌手和經典曲目之中;而音樂,恰是作者年輕時曾經涉足,並浸淫於其中,乃至立志從事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