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港唸書或工作的港漂接觸,發現內地青年人有個共通點,就是喜歡稱呼別人做「老師」。朋友不習慣,每次聽到小妹「老師前、老師後」的招呼,總是這樣說:「哎呀,別再叫我老師啦,我又不是教書的……」
我勸朋友說:「你可以不習慣,但卻不應改變人家的教養。學好三年,學壞一朝,難道你喜歡港孩式的目無尊長嗎?不要因為你的不習慣,而破壞人家父母師長的心血。」
年前到內地交流,接待單位派了幾個大學剛畢業的妹子隨團照應,她們那句「老師」叫得非常順口,我特別提出疑問:「誰教你們稱呼別人做『老師』的?」妹子說:「自小在學校有教、父母也是這樣教,大家都習慣這樣稱呼前輩,倒不覺得有甚麼特別。」
「但我們不是你老師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妹子說,就算不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是職場的老師,甚至人生的導師。 少年強,則國家強,一個「老師」稱謂,反映出內地年輕人心態,就是要謙卑地向有經驗者吸收、學習。
這方面,香港是大落後了。女兒的老師跟學生說:「你們在街上碰到我,不要大呼小叫乜老師物老師,say個hi就可以了。」年輕一代教師,好怕被人指手劃腳知道他們是教書的;有些為了跟學生打成一片,甚至會跟孩子互叫英文名字,叫「老師」太迂腐了,現代社會不必講這種舊禮數。有次跟團去旅行,團友互報名字職業,惟獨兩個斯文女子支吾以對,直至最後那天,被八卦團友追問,才不情不願說出自己是中學教師,我奇怪,又不是見不得光行業,為甚麼要遮掩忸怩?
連教師都看不起自己,孩子忘了誰師誰生,失掉尊重尊卑,也是理所當然。 新世代覺得稱謂是一種迂腐,但看到大學生指着校長搞批鬥、圍着校監講粗口,忽然覺得,迂腐一點又何妨?好東西要學,重整香港下一代的教養,不如就由學習叫一句「老師」開始。■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7年10月17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