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後,到2017年6月,歐洲各大銀行已從英國撤出了3500億歐元的資產。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歐盟兩個重要機構歐洲藥品管理局和銀行管理局,也將撤出倫敦,一個總部將移到阿姆斯特丹,一個總部改為巴黎。隨着資產和重要機構的離開,與其共生的跨國葯企、金融機構、遊說集團以及諮詢公司,還有高技術精英份子也將紛紛離開。
這種舉動導致的結局必定是倫敦影響力進一步下滑,英國地位被愈加削弱。脫歐的本意是想讓英國重新振作,甩掉歐盟這個包袱,但事實上歐盟各國對英國毫不留情,該索要的「分手費」一分也不能少,該割的肉,一塊也不會放過。
英國曾經暗示能留下這兩隻「金雞母」,現在看來那僅僅是一場單戀。
英國面臨的不單單是內憂,還有外患,蘇格蘭人肯定還會運作一次「獨立公投」,而愛爾蘭人已經拿邊境問題要挾倫敦,連澳洲和新西蘭這兩個小跟班也跳出來插英國一刀,澳周狠狠批評了英國脫歐的貿易計劃。
大英帝國衰落程度,比人們預料的還要嚴重,一旦蘇格蘭獨立,北愛爾蘭回歸愛爾蘭,那麼威爾士人也會不再安靜,等伊麗莎白女王駕崩後,英聯邦也將失去精神領袖,王位可以繼承,但英聯邦元首卻不能繼承,它還需要各國承認。
大英帝國走向四分五裂,是歷史的選擇,也許這是冥冥之中的輪迴報應,日不落帝國最輝煌的歲月中,在全球都幹了不少缺德事,直到今天,它隨意劃下的各國邊界,仍然是衝突之源。
老佛爺還在,內閣還在,皇家海軍還在,但榮光不再。英國的衰落並不是發生在一夜之間,蘇聯是瘁死於中毒,英國則相對緩慢。
光榮的孤立
大英帝國最發達的時期在19世紀下半葉,它對外政策主要奉行「光榮的孤立」,原則為:
作為全球領導者,最大的殖民強國,擁有工業優勢,島國的特殊地位和海上霸權,因此英國不參加長期性的國際同盟,只有在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時才會與其他強國締結盟約,但要保持完全的行動自由。所以英國孤立,但不孤獨。
當時負責英國外交政策的帕麥斯頓勛爵(三度出任外交大臣)說過一段著名的話,至今被人們廣泛引用:
我們沒有永遠的同盟者,也沒永遠的敵人,我們只有永恆不變的利益,我們的行動就應該以這些利益為轉移。
後來丘吉爾重申這個精神:「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很多人以為這是丘胖提出的,其實原創者是帕麥斯頓。
然而到20世紀初,隨着其它工業國的發展,英國在工業上絕對優勢被動搖,它不得不放棄「光榮的孤立」政策。1902年英國與日本締結長期盟約,第一次打破了這項政策。
1904年與法國締結盟約,1907年與沙俄簽定協議,最後形成了「協約國」,正式結束了「光榮的孤立」階段。
長期以來,英國對歐洲大陸及整個世界政策基本原則是「均勢平衡」,它將自己作為一個調節器,不讓外部出現一個能夠稱霸的國家,威脅到英國霸權。
英國總是扮演調停者和最後仲裁者的角色,收穫漁翁之利。
英國能仲裁別國糾紛,靠的是強大的海軍力量和經濟力量,否則,不要說漁利,搞不好還會挨揍。像卡塔爾,它總喜歡調解,干預別人矛盾,現在被沙特整得灰頭土臉,沒實力就不要扮演不屬於你的角色。
從國家性質來說,統治英國的是資本集團,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上台,英國政策原則並不會有根本改變。
資本集團精英與政府高層角色之間只需要一道旋轉門,發財與當官兩不誤。這種趨勢在二戰之後,更加肆無忌憚。
- 麥克米倫首相是自動排字機等三家公司的經理
- 勞埃德外相是聯合保險公司經理
- 內政大臣巴特勒是柯圖爾德人造絲公司經理
- 樞密大臣索耳茲伯里威斯敏斯特銀行經理
- 農業大臣埃默里是勞埃德銀行經理
- 國防大臣桑迪斯是南非金礦公司經理,岳父是首相丘吉爾……
華爾街與白宮之間也是這套模式,雖然美英都規定在擔任公職時必須辭掉商業職務,但這只是形式上的切割,本質聯繫並沒有任何改變。
資本集團利益就是英國國家利益,反之亦然。大英帝國稱霸全球,其實就是英國資本稱霸全球,美國今天也是一樣,正是因為這種本質,反映出來的就是自私自利,首鼠兩端,處處充滿着犬儒哲學,它們走向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二戰之後,「光榮的孤立」政策被「實力地位」政策取代,英國只認實力來確定對某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你有實力我就跟你好,甚至可以當個小跟班,你沒有實力,我就欺負你。
這種政策在對付弱國的時候是成功,但遇上實力相當或實力比自己強的國家時,就註定破產。
在軍事力量下滑時,帕麥斯頓勛爵還說過:輿論比軍隊更有力量。
英國在全球輿論製造方面,可謂是先驅者,掌控話語權,美化自己,醜化對手,看看今天香港的某些人嘴臉,就可以了解這種輿論宣傳潛移默化的作用,它的確比軍隊還有力量。
然而,英國的衰落和分崩離析只是時間問題,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悲劇,未來時間不屬於英國,而是屬於中國。
衰落之初
一戰之前,英國人均收入居全球第一,在歐洲共產主義運動頻頻爆發之時,英國階級鬥爭卻一直風平浪靜,社會和諧,英國共產黨甚至成了資本集團另一種維護者。
二戰後,英共也是如此,50年代,英共的勞倫斯出版公司想出版《毛澤東選集》英文版,毛澤東同意不要版稅,支持英共在英語世界傳播毛澤東思想,三年後版權收回,給英共的待遇跟蘇聯一樣。
結果英共領袖波立特寫信給中共,希望在出版時刪去毛澤東文章中關於「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這段論述。
中共有關部門收到信後,內部同意英共建議,因為如果不刪,在美國出版時會被查禁,燒毀。
1953年5月,中共起草回信,打算同意波立特意見。回信交給中央審閱時,毛澤東嚴肅批評了陸定一部長—「波立特提議不妥,我方回答不妥。」
後來英共還是按刪節版出版了,毛澤東一直很不高興,主席認為放棄武裝鬥爭是路線問題,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要人頭落地的。後來許多國家(像印尼)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主席預見是完全正確的。
這個插曲也可以看出,英國國內鬥爭並不激烈,不喜歡劇烈的社會革命,這跟法國當年是完全不同的,有種暮氣沉沉的味道。
一戰爆發是英國衰落一個轉折點,英國想消滅新崛起的競爭對手-德意志帝國。但它又不想自己動手,在歐洲大陸支持傳統對的法國和俄國,讓它們去跟德國斗個兩敗俱傷。
英國一直扮演「坐山觀虎鬥」下山摘桃子的角色,但是德國軍力之強大,超過了英國預判,迫使英國不得不認真地捲入了這場大戰之中。
坐山觀虎鬥的角色只好由美國人來扮演,而美國在一戰中摘到了最大的桃子。
一戰,非但沒有加強英帝國的地位,反而大大削弱了它的領導權,它擁有的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地位被大大動搖。戰後,英國工業處於蕭條狀態,直到1939年才恢復到1913年的工業生產水平,但希特勒又來了。
德國因為一戰戰敗,暫時被擠出了國際市場,然而撈到好處的卻是美國,美國地位異常加強了。英國不但失去了貿易和工業上的優勢,就連金融主宰權也受到了嚴重威脅。
二戰之前,英國奉行實力地位外交政策,對納粹德國興起採取了「綏靖政策」,具體表現為「慕尼黑協議」。
綏靖有兩層意思:
一,不干涉德國;
二,投降主義。
實際上英國是想讓德國跟蘇聯對立,讓它們兩傷俱敗,這是英國外交老套路的花樣翻新。如果德國和日本東西夾擊蘇聯,那麼就算蘇聯不滅亡,也會遭到重創,德國,日本也不會好過。
英國最理想局面是:競爭對手互撕,大家都來找英國做朋友。
然而,二戰走向偏偏不如英國所願,不是以德國與蘇聯之間衝突開始,而是以德意集團向英法集團開戰,揭開了序幕。
二戰耗費了英國250億英鎊,國債從戰前的72,4億英鎊,飈升到1946年的237.4億英鎊。黃金外匯儲備劇減,商船損失慘重,工業固定資產無力更新換代,國外投資一路下跌。
做為一個靠貿易起家的帝國,1945年英國的對外出口量下降了69%,曾經的財源–殖民地,特別是印度獨立,切斷了英國的輸血管。
整個世界分成了社會主義市場和資本主義市場兩大塊,而在資本主義市場內,英國還要受到美國的不斷排擠。
落日餘暉
美國急速崛起,擠掉所有老牌帝國主義列強,而英國地位一落千丈,它在南美,加拿大,遠東,近東,東南亞,歐洲的傳統經濟權益全部被美國攫取。
經濟方面,英國最大危機是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英國沒有農業保護政策,它一直是靠海外殖民地來保證食品供應,除了煤和鐵之外,英國沒有多少礦產和資源,工業原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英國經濟能運轉良好,得益於工業品輸出,這些在外國市場銷售所得,可以毫無壓力地購入必需貨物。
但二戰之後,隨着貿易逆差擴大,英國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它只能用無形資產來彌補這一損失,即國外投資,航運業,金融業務收入。
更嚴重的是英鎊統治地位被美元所取代,當「美元區」出現時,貿易必須使用美元結算,這使英國特別窘迫地感到美元不足,整個戰後十年,英國美元赤字一直是它的沉重包袱。
禍不單行,當英國工業品出口不景氣時,國際原材料價格卻在猛漲,它要出口更多的貨物才能換回跟以前同樣的進口原料。
英國只能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而美國逼着英國接受全球自由貿易,打破英國僅有的英聯邦貿易體系。
英國只有軍工企業生產得到了增強,但是,戰爭經濟並不是英國的利益主要來源,它只能從美國發動的戰爭經濟中分一杯羹。這種工業不平衡發展,也是導致英國經濟難以恢復的一個因素。
在戰後頭幾年,英國對外貿易發展比較順利,可當日本和西德重新恢復工業生產後,英國那點希望又暗淡了。
萬般無奈之下,英國只能用社會主義道路拯救自己,當然,這種社會主義道路只是應急之需,並不是英國資本集團真正想要的體制。
丘吉爾保守黨內閣被工黨取代,艾德禮首相組成了三駕馬車領導英國,另兩位是外交大臣貝文,樞密大臣摩里遜。
它們給英國開出的藥方就是國有化,再不國有化,英國工業幾乎看不到競爭力了。第三屆工黨政府要改變英國商品在競爭的不利地位,整改英國機器設備陳舊,資金缺乏,生產成本過高的局面,只能選擇國有化道路。
被國有化的企業公司有:
- 英格蘭銀行
- 煤炭工業
- 發電廠
- 煤氣產業
- 國內運輸企業
- 民用航空業
- 電報,無線電產業……
而極其重要的海上運輸業仍然保持私營,飛機,汽車,造船,電機,輕工業,建築等也保持私營。
兩種經濟體制并行的舉措,使得英國工業整體活力得到了最有效恢復,一方面,工人數量龐大的部門進行國有化,穩定了整個社會,另一面,通過贖買進行國有化,使得資本集團也得到必需的資金。
雖然英國體制沒有改變,但這種改革,保住了這個搖搖欲墜帝國的最後餘暉。
另外,資本集團對人民作了巨大讓步,福利,保險不斷立法,一個新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起來。英國熬過了戰後最艱難的歲月,但它的國力已經排在美國和蘇聯之後,而且被越甩越遠,成了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小夥伴。
1956年,它的造船工業第一位置被日本奪走;
商船噸位第一的位置被美國奪走。
金融主導權轉移到美國。
英鎊區也被美國打碎,所謂英鎊區就是指英聯邦各國加上愛爾蘭,伊拉克,緬甸,約旦,冰島,利比亞,而加拿大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叛變到美國這邊。
軍事上,皇家海軍的海洋統治優勢被美國海軍取代,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和馬歇爾計劃,基本拿光了英國曾經的海外軍事基地。
英國是最糾結的國家,一方面,它嘗了社會主義的甜頭(戴卓爾夫人在80年又改到了新自由主義路線),另一方面,它要追隨美國的反共政策。這種自相矛盾狀況,本質上是英國對內,對外政策獨立性喪失所導致的。
後來英國加入歐盟,也並非是心甘情願之舉,只是迫於形勢,想得到一些實惠,脫歐也是在重重矛盾之下,作出的痛苦選擇,但通過公投方式,可以將政府的責任甩給民眾。
脫歐拯救不了英國,這個落寞,甚至落魄的帝國,除了擺脫美國之外,不會有什麼自身救贖的道路出現。
用王室,貴族來進行包裝,只能哄哄全球中產階級的一部分民眾和小清鮮,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英國,等待它的只有分崩離析。老佛爺,洋人的炮艦就停在倫敦碼頭,還要幫咱們修鐵路啦!
大英帝國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大英帝國的衰落卻有跡可循。
霸權思維,全球擴張,正在被另一個英語國家極力奉行,這個新霸主也會衰落。
沒有人能永遠稱霸,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全人類共同的道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