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也門前總統薩利赫還在電視講話中公開對沙特示好,表示願同阿拉伯聯軍談判。
與他結盟的胡塞武裝領導人馬利克·胡塞指責薩利赫背信棄義,違背盟約。除了佔領電視台外,還聲稱要殺死薩利赫。
12月3日,胡塞武裝四處搜捕薩利赫。
12月4日,薩利赫在逃亡途中被抓,卒。享年75歲。
薩利赫一死,也門戰亂已無和談可能,繼敘利亞之後,成為中東地區最混亂的戰場。
美國,俄羅斯,沙特,伊朗先後捲入也門混戰, 有的在台前,有的在幕後,美國想在紅海搞到一個軍事基地,俄羅斯也是這麼想的。
伊朗人想再扶起一個什葉派政權,最糾結是沙特,它既不希望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遜尼派也門,更不願意坐視胡塞武裝上台掌權。
贏家有好幾個,胡塞武裝達到了軍事和政治雙重目的,抓獲薩利赫,並朝他天靈蓋上轟了一槍。
美國軍火商看來起又到了銷售旺季。
俄羅斯也不虧,至少胡塞武裝是反美立場。
沙特離間分化了胡塞武裝與薩利赫軍隊之間的聯盟。
伊朗非常樂意看到以反什葉派著稱的什葉派領袖薩利赫被殺。
那麼誰是也門戰亂的最大輸家?
中國嗎?不是的,我們在上次安全撤僑之後,作為一個局外人,談不上損失或收益,有機會的話,中國可以考慮將來在這裡建立一個休閑和後勤基地。
最大輸家當然是也門人民,2000多萬人需要食品和衛生援助,三分之一人口籠罩在飢荒陰影中,全國水,電,氣油,天然氣等全部大多數處於供應癱瘓狀態。社會動蕩,群魔亂舞,什麼樣的犯罪全都有,而警察自身難保。
顏色革命,「民主」肆虐
本來也門在中東算是一個穩定的國家,總統薩利赫是有名的變色龍,正是他的長袖善舞,使得也門既沒有被沙特控制,也沒有被伊朗操縱,對美國與俄羅斯也取得了平衡,跟中國關係也不錯。
但是「民主」來了,2011年從突尼斯席捲過來的阿拉伯之春,中東強人紛紛倒下,穆巴拉克,卡扎菲,阿里,薩利赫,還有幸免於難的阿薩德。
這張照片中,酷哥卡扎菲已掛,屁股上還挨了民主一刀,左邊的薩利赫剛剛被爆頭,右邊的穆巴拉克被關進籠子。
除了動蕩和戰亂,阿拉伯之春並沒有帶來美國所說的「民主」,只有遍地屍首和潮水般的難民。敘利亞在俄軍強力介入之下,ISIS算是被打蔫了,但也門這邊的火更旺了。
2011年,也門政局動蕩,沙特以海灣合作委員會的名義逼薩利赫下台,因為沙特不喜歡他,而將自己喜歡的副總統哈迪(遜尼派)扶上台。然而哈迪能力不足,善於跑路。
遜尼派與什葉派在也門人口比例大概就差六個百分點,遜尼派內部鬥爭激烈,凝聚力遠遠不如什葉派。就算沙特極力支持哈迪,卻得不到也門遜尼派信任,從歷史看,沙特屢次插手也門內政,阻撓過南北也門統一,加上領土糾紛,沙特跟也門並不和睦。
什葉派胡塞武裝卻跟伊朗打得火熱,哈迪的政府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沙特只能動手組建阿拉伯聯國干涉也門,阿拉伯大哥不是白當的。
聯軍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埃及跟沙特長期爭奪也門,雖然胡塞武裝是共同之敵人,但沙埃兩國相互猜忌很重,沙特對埃及單獨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也門很不高興。
沙特唯一希望就是哈迪一派能挺住,哈迪卻跑到沙特保命。也門政局變成現任總統跑路,前總統被殺,胡塞武裝興起,外有阿拉伯聯軍圍剿,不亂那才是怪事。
也門的分裂和統一
也門分裂時,很符合冷戰標準模式,北邊是資本主義,南邊是社會主義,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蘇聯先佔到了便宜,因為亞丁港在南邊,對面就是吉布提,控制着紅海要道。亞丁有亞當夏娃下凡居所之意。北邊的首都薩那,是諾亞父子避難之處。
因為地理位置特殊,也門是各帝國爭奪的焦點,1914年英國與土耳簽定瓜分也門協議,1918年也門宣告獨立。
1934年也門與沙特開戰,戰敗后,也門被一分為三,季贊,那季蘭,阿西爾併入沙特版圖。剩下來北邊為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南邊為英國殖民地。
二戰之後,也門沒有實現統一,淪為美蘇爭霸的棋子。1962年北也門國王被軍官推翻,成立了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陷入了保皇派與共和派混戰中。
在美國和沙特的支持下,共和派打敗了保皇派,北也門加入美國陣營。
1967年南方革命力量徹底推翻了英國殖民者,成立南也門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陣營。
1979年在北也門內亂爆發和與南也門邊境衝突中,美國強行建立了永久性軍事基地。北也門打不過南也門,美國採取通過沙特間接發力的策政,今天也如此。
七十年代中期,南也門雖然為蘇聯陣營,但經不住美國引誘,拿了美國援助,允許美艦在亞丁港出入。美國於是想一統南北,說服北也門總統哈姆迪訪問南邊,結果哈姆迪臨行前被刺殺身亡。美國與南也門互相指責對方為兇手,導致雙方關係破裂。
蘇聯解體時期,也門在1990年7月實現統一,薩利赫在美國扶持當上了總統。沙特雖然不願意看到鄰居統一,也只好順水推舟第一個承認也門薩利赫政權。
薩利赫本人是什葉派,然而此人能在美國,沙特,伊朗,國內遜尼派四個雞蛋上跳舞,直到2011年顏色革命前他一個也沒踩碎,後來跳不下去了,只有死路一條。
薩利赫當總統從1978年(北也門)一直到2011年下台,共33年。2007年5月薩利赫訪問華盛頓,美國稱其是“民主典範”,而津巴布韋1980年當總統的穆加貝,美國稱其為獨裁者。民主典範和獨裁者,美國切換自如,你根本不知道美國的臉在哪裡?
2011年1月,國務卿希拉里跑到也門,為薩利赫打氣,但薩利赫當變色龍當慣了,一邊熱情擁抱希拉里,一邊跟也門境內基地組織眉來眼去,對顏色革命後果並沒有足夠認識。
也門是中東最窮的國家,石油就那麼一點,人口這麼多,但它扼守着被稱為「淚水之門」的紅海咽喉–曼德海峽,是大國較量必選之處。因此,也門不但窮,而且危險。
簡單說,如果曼德海峽落入美國手中,對中國能源線安全威脅極大。
希拉里表態支持薩赫利不到兩個月,白宮就改口希望他儘早下台,實現「民主」,2011年3月22日,薩利赫同意下台,條件是保證他及家人的安全。這樣,又一個中東強人離開了舞台,按慣例,在中東只要強人一倒,其國必亂。
美國不知道這種結局嗎?知道。但混亂產生的死屍和難民跟美國有什麼關係?裝裝聖母,流幾滴眼淚就OK了,反正難民又不會湧進美國。
也門從危機走向內戰,胡塞武裝興起,薩利赫的武裝也不甘心就此罷休,新總統哈迪在美國和沙特操縱下,硬氣頭皮跟國內叛軍開打。
從此也門內戰一發而不可收拾。
胡塞的興起
胡塞家族本來是北方一個部落,有槍有人,政府也管不了他們,以前跟英國合作過,壯大起來後向政權伸手。他們屬於什葉派中的栽德派,受到伊朗大力支持。
沙特想在中東形成一個對什葉派的包圍圈,伊朗想搞出一個什葉派的新月地帶,也門對雙方來說都是重中之重。
胡塞武裝並不簡單,它本質上是一股政治力量,跟沙特,伊朗,美國的關係錯綜複雜。
胡塞與沙特
民族相同,信仰不同,從國家主權意識來看,沙特又是其領土侵略者。所以只要有胡塞武裝存在,沒有一個掌權的也門總統敢跟沙特過度接近。
薩利赫其實對沙特沒有威脅,反而能壓住胡塞武裝,結果沙特和美國貪心不足,非要推倒薩利赫,扶上自己滿意的哈迪。
沙特不是第一次犯這種錯誤,薩達姆死後,伊拉克什葉派佔據優勢地位,這完全不符合沙特初衷。
也門亦是如此,薩利赫死後,他的武裝肯定作鳥獸散,沙特少了一個可以聯合的幫手,而國王兒子小薩勒邁率領的阿拉伯聯軍,軍事能力可謂差強人意。
從2015年3月15日,十個國家,十五萬聯軍進攻胡塞武裝,打到今天,胡塞仍然活蹦亂跳,戰事拖得越久,陣線愈加分明。
胡塞這邊站着伊朗,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還有一點,也門人的復仇心是中東最強的,他們對沙特毫不客氣,死磕到底。否則,也不會殺了主張跟沙特妥協的薩利赫。
胡塞與美國
2015年美國沒有組織撤僑,使得美國公民在也門受到傷害,美國政府遭到了國內社會強烈指責,稱美國是一個失敗的國家,人比人,氣死人。
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三屆美國政府,三種不同的中東政策,使得美國屢出昏招,推翻敘利亞阿薩德以失敗告終。
對也門美國是有心干涉,無力回天,阿拉伯聯軍戰力為渣,美國不敢貿然出手。美國在中東的反覆無常,使其可信度大大降低,連沙特也跟美國鬧彆扭。
美國進退失據,俄羅斯肯定抓住敘利亞熄火的機會,把熊掌伸到也門,橫插一杠,使得局勢更加僵持不下。俄羅斯目的就是建立紅海軍事基地。
胡塞是中東舉着反美,反以色列大旗的組織之一,薩利赫親美,胡塞就一直想推翻他,沒想到美國幫了胡塞這個大忙。
薩利赫下台後,又糾集力量跟胡塞搞聯合,等到有些氣候時,開始騎牆,想趁哈迪跑路,胡塞被打的情況下,與沙特,美國妥協,奪回權力。
胡塞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反而是抓到之後,馬上一槍爆頭,省得夜長夢多。美國軍艦就停亞丁灣,卻不敢參戰,只能搞針對也門的全面經濟制裁,而這種封鎖和制裁造成了數萬也門平民的非戰爭死亡。
聯合國現在呼籲解除一部份制裁,讓糧食和藥品能夠進入也門,但美國和沙特都不同意。
胡塞不是ISIS,他們要的是政權。對老百姓來說,重要的不是政權是否「民主」,是否是什葉派掌權,也不管是否親美還是反美,只要戰爭早日停止。
從旁觀者角度看,胡塞上台,得到國際承認,國內走向穩定,別的事情就不顯得那麼重要,動蕩結束,恢復穩定,才能走向正軌。對中國來說,無法在戰亂地區獲得經濟利益,當然希望和平解決。
2015的內戰爆發時,國際社會一邊倒的反對胡塞武裝,全面制裁是聯合國安理一致通過的,就是2216號決議。
結果,打到現在,安理會內部出現不同態度,再保持制裁非但無法結束也門亂局,反而在一天天加速民眾死亡。
西方輿論一直說胡塞武裝造成多少人的死亡,但從不批評阿拉伯聯軍一句。
從伊朗跟沙特的鬥爭來看,伊朗是攻,沙特是守,胡塞武裝不斷向沙特發射導彈,這說明胡塞並不是靠長槍火炮來戰鬥的部落武裝,伊朗在背後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武器。
胡塞要不是隔一個沙特,早就想用導彈把以色列拖進來,以徹底粉碎阿拉伯聯軍包圍,而沙特防空導彈使得胡塞無法達到這一目的。
比較好笑的是,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阿拉伯臉上重重挨了一記耳光,然而,就如我在美國宣布那天所說,無論媒體如何誇大伊斯蘭世界的怒火,他們除了抗議之外,只有抗議,根本不敢進攻以色列,剩下只有小打小鬧的恐怖襲擊。
只有阿拉伯人對阿拉伯人才是赤裸裸仇恨,十國聯軍寧可猛打一個阿拉伯國家,也不敢兵發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奪回來,沙特還跟以色列在打擊胡塞武裝問題上取得一致,真的荒謬。嘴裡喊着猶太人滾出巴勒斯坦,行動上卻總是自己打自己。
以色列則不斷抓住機會向約旦河西岸推進,而且從來也沒說過它的國境線在哪裡。
從政治角度看,也門內戰,最大輸家就是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是昨天的戰爭,敘利亞是今天的戰爭,而也門是明天的戰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