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的默大媽一反常態,對中國有點不太友好。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2月21日在與來訪的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舉行的記者會上,警告中國通過經濟合作「滲透巴爾幹」。22日上午,默克爾在聯邦議院上再度中國對歐洲的經濟挑戰表示警惕。
「我對於中國希望在這裡擴大貿易合作,以及投資的事實並沒有異議。」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表示,德國支持自由貿易,但是自由貿易必須是「互惠」的,而且開放「不能只是一方,應該是全方位的」。她還強調,如果試圖將經濟關係與政治問題掛鈎的話,這不是為自由貿易做貢獻。
在歐洲有很多國家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但是這其中絕對不包括法國和德國,因為德國和法國一直想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德國和法國想要統一歐洲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歐洲大陸的複雜性遠超任何人的想象。
在歐洲大陸,曾經有無數的偉人想統一歐洲,可是從來就沒有人成功過,這其中包括亞歷山大、凱撒、查理曼、拿破崙、希特勒等,都是稱霸歐洲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真正的統一過歐洲大陸。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和法國利用經濟手段,卻是最有實現歐洲統一的——在法德的主導下,成立了一個政治、經濟聯盟,那就是歐盟!
法國和德國利用自身的經濟力量和政治力量讓西歐國家緊緊的圍繞在自己身邊,並且逐漸擴大到東歐國家。
目前歐盟已經建立起了統一的貨幣體系,正在推進統一的財政體系和統一的軍事體系,一旦這三點都達成,那麼一個統一的歐洲將出現在世界面前——拿破崙和希特勒終其一生都沒有完成的事業,在今天則無限的接近可能!
法德之所以能將歐洲「帶到」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法國的政治影響力和德國的經濟影響力(法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德國是二戰戰敗國,雖然政治、軍事權利被嚴重閹割了,但是德國的政治影響力卻一點不弱,而且德國還是歐洲經濟的引擎)。
如果非要在法德之中選出一個高低來(誰的貢獻更大),那麼無疑就是德國,而德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就,這不得不感謝一個人:默克爾!
默克爾將德國打造成國內生產總值全球排名第4的國家,讓德國成為歐元區事實上的領袖,歐元區如果沒有她的支持就沒辦法做出決定。也正是因為如此,甚至有人將她稱之為「歐洲近100年來最傑出的政治家」!
默克爾從2005年11月成功當選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選中成功連任,而在2017年9月再次連任德國總理——追平此前德國總理科爾的記錄(赫爾穆特·科爾,1982年10月至1998年10月任聯邦政府總理,是俾斯麥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德國總理。他執政期間見證了德國統一的歷史性事件,還力推歐洲貨幣一體化進程,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後期最具影響力的歐洲領導人之一)。
而歐洲的崛起離不開美國和俄羅斯的衰弱——只有美國失去去歐洲的控制,只有俄羅斯衰敗下去,歐洲才能實現統一。
在前些年,某種意義上來講,德國和中國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默克爾對中國一直是相對友好的——中國也要打破美國的霸權,也不希望俄羅斯更加的強大。
然而,國際形勢風雲變化,美國和俄羅斯的衰敗的速度遠超中國的想象——在歐美的打壓下,俄羅斯經濟已經廢了,而美國為了實現單極世界發動了兩場失敗的戰爭,實力大損。這時,對於中國來說,多極化的世界已經不是中國唯一的選擇,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兩極化,這並非不是可能!
只要中俄聯手,美國放棄單極世界的野心,那麼世界就能實現兩極化。
或許有人會問:俄羅斯沒有可能成為一極了嗎?
很難了!
第一,美國不會給俄羅斯機會;
第二,歐洲不會給俄羅斯機會;
第三,中國也不會給俄羅斯機會!
所以在這種條件下,俄羅斯只能倒向中國,只有這樣俄羅斯才能保證自己不淪為三流國家——歐美和俄羅斯的矛盾是不可協調的,即使俄羅斯倒向它們,它們也不敢接受——這就是俄羅斯積極加入中國「一帶一路」,而法德卻始終對中國「一帶一路」充滿戒備的主要原因!
這裡我們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從地緣關係上講,俄羅斯和歐洲同處於歐洲大陸,俄羅斯和歐洲之間是零和博弈,即一方得到的和另一方失去的相等,兩者之和為零;而中國處於亞洲大陸,所以中國無論是和歐洲合作,還是和俄羅斯合作,都是雙贏!
以前我們和大家分析過,「一帶一路」是一個大手筆。雖然我們中國說「一帶一路」是雙贏的,是以經濟發展為主,不涉及到政治,但是大家不要忘記,那麼說只是為了減少一些國家的顧慮,並不是實話,也不現實!
中國有句老話:人窮志短!
人,一窮,有時就不得不低頭!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同樣如此,經濟上的依靠必然導致政治上的傾斜——我不可能讓你賺着我的錢,還任由你對我指手畫腳,背後捅刀!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亞洲是我們必須要拿下的,歐洲是我們努力要爭取的;亞洲是保證實現世界多極化的基礎,歐洲是為了實現世界兩極化的關鍵!
可以說,要拿下歐洲困難重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一帶一路」通往歐洲,包含了中亞國家和東歐國家,中亞國家是俄羅斯是勢力範圍,俄羅斯能否接受?東歐國家是法德千方百計想要拉攏的,並且通過經濟手段讓已經很多國家加入了歐盟,中國介入東歐國家,法德能否接受?
第二,美國仍是目前的世界霸主,中國如此凌厲的攻勢,美國不可能視若無睹——即使是兩極化,美國也不會允許中國在歐洲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現在看,俄羅斯已經接受了中國在中亞的存在,但是歐洲還難以接受——因為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本來就是因為經濟問題被迫加入歐盟的——東、西歐曾經是兩個對抗集團,這種隔閡不是輕易能改變的,更何況東歐國家在歐盟里的地位本身就不高。
如果中國能解決東歐國家的經濟問題,那麼它們沒有必要放棄自己國家的財政大權和軍事大權,那樣就可能退出歐盟,畢竟曾經的中國和它們是一條陣線上的——社會主義陣營!
如果說,法德能勉強接受中國在東歐國家的存在,那麼有一個地方是法德絕對難以接受的!那就是——巴爾幹半島!
為什麼法德對巴爾幹半島那麼敏感呢?
我們先看看地形圖,然後再說說巴爾幹對歐洲的重要性!
所謂的巴爾幹半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希臘、馬其頓等國家的全部國土,以及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與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巴爾幹一詞在土耳其語中,本來就是「山地」的意思。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歐、亞聯繫的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東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由於巴爾幹地區都是山地國家,所以這些國家經濟發展都比較差,這就註定了這些國家中不會出現強國,而由於巴爾幹地區又是天然的屏障帶,所以在歐洲大陸,甚至中東地區,任何時期只要出現一個強國都必須要佔領巴爾幹地區——巴爾幹從來都是各大勢力爭奪的焦點,擁有「歐洲火藥桶」的綽號。
在古希臘時代,這裡是希臘、馬其頓與波斯帝國的交鋒地;到了羅馬帝國崛起,這裡又成為羅馬與日耳曼、斯拉夫系蠻族博弈的前沿陣地;羅馬帝國覆亡后,它就成了西歐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以及東歐蠻族、游牧勢力的逐鹿場。
後來,伊斯蘭崛起,天主教世界、東羅馬帝國和伊斯蘭世界三雄又圍繞它展開爭奪。再後來,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取代,但東歐平原的俄羅斯帝國興起,於是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三系又換了個面目,繼續圍繞巴爾幹拚死搏殺。
而在近代,巴爾幹半島又出現一次鼎鼎有名的戰爭——南斯拉夫戰爭!
南斯拉夫是巴爾幹半島的主體大國,它的領土囊括了今天的塞爾維亞、黑山、波黑、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以及已經事實獨立、不過尚未得到塞爾維亞和中國承認的科索沃——一共七個國家。
科索沃戰爭的本質就是歐美把俄羅斯的勢力徹底從巴爾幹半島趕出去,這場戰爭發生在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佔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徹底被擠出了南歐原有勢力圈。
雖然俄羅斯被北約趕出了巴爾幹半島,但是相關國家並沒有向歐美屈服,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向歐洲屈服。下面的歐盟的分布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歐盟的中間有一塊格格不入的灰色部分,那就是原南聯盟國家!
原本法德國是想通過經濟手段繼續逼迫南聯盟,然而中國卻加大了在前南聯盟國家的投資,那樣就可能導致南聯盟就會成為歐洲統一的絆腳石——這是德國無法忍受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