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有很大機會打不起來

黎蝸藤:旅美歷史學者,哲學博士

中美貿易雖然矛盾重重,但還有大量的空間可以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遠非無法互相妥協。貿易戰令兩方一齊受損,肯定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外交辦公室正式簽署「中國經濟侵略」總統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15天之內整理出名單,對中國100個類別總值至少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又指示美國財政部在60天內公佈限制中國資金投資美國的名單。中國稍後提出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稅的名單。 4月2日凌晨,正式宣佈對美國相關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

雖然「中美貿易戰開打」很具噱頭,但美國的「鋼鋁關稅」並非專門針對中國,中國反制措施在時間上給人反擊備忘錄的觀感,但實際上只針對「鋼鋁關稅」。故此,準確説來,中美之間「一對一」的貿易戰仍處於討價還價的階段。這段時間,雖然雙方都有鷹派鼓吹,但財經高層都在緊密談判,尋求避免貿易戰的方案。有傳美國的要價是減低汽車關稅,多進口美國半導體芯片,允許外國金融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可以有合資公司的控股權。

可見,現在還不能認爲貿易戰不可避免。筆者甚至還認爲,貿易戰很大機會不會發生。

貿易戰不是針對一兩項商品的關稅,比如,此前美國針對太陽能板和洗衣機加稅,一般不視爲貿易戰,充其量只能形容為「貿易糾紛」或「貿易摩擦」。真正的貿易戰是大面積的關稅,它是全局性的問題,不但在經濟層面牽連甚廣,也帶來政治、外交、雙方人民感情等一系列矛盾。貿易戰一開打就沒有那麽容易結束,對雙方經濟及雙邊關係都影響深遠。雙方的領導人對此應該都心中有數。如果不到最後一刻,雙方都不願真正開打。

其次,貿易戰對雙方經濟都不利。現在美國要威脅發動貿易戰,主要要扭轉中美雙方「不公平、不對等」的貿易關係,以減少貿易赤字,與期望製造業回流。但本質説來,貿易對雙方都有利,否則貿易就不可能發生。美國要減少貿易不平衡是合情合理的。過大的逆差缺乏可持續性,也必然會引起逆差國反彈,但把貿易不平衡的責任完全歸咎一方是不公平的。

首先,把製造業轉移到勞動力價格更低廉的地區是國際經濟體系的長期趨勢。甚至在中國未改革開放之前,美國很多製造業已經開始不敵日本製造;隨後,日本勞動力價格高漲,又通過「雁行模式」把很多製造業轉移到「四小龍」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中國經濟從上世紀90年代崛起是這個製造業轉移潮流的「下一站」。當然,世貿在1995年成立,中國在2001年入世,全球化提速讓中國在這股製造業轉移的過程中表現尤爲突出,中國的體量也令製造業「停留」得更長,這也令中美貿易逆差越來越大及製造業空心化更嚴重。

但最近幾年,中國製造業也有外移到勞動力更廉價的越南、印度等地的趨勢。中國資本已經大量投入這些地區興建工廠。如果中國本土不進行產業升級,下一個製造業空心化的,可能就是中國了。可見,這種發達國家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根本原因在於資本的逐利性,而不是中國刻意所爲。

其次,這種全球化生產模式的深化也令中美貿易順差被誇大。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原材料與零部件,在中國加工製成最終消費品。從利潤角度出發,這些產品大致分爲兩類。

第一類就是那種單純的加工或代工製造業。最好的例子就是蘋果手機,其設計與知識產權都在美國,鴻海在中國建造組裝厰,從美國、韓國、日本、台灣進口原件,中國只掙組裝的「辛苦費」。用貿易用語,就是「淨附加值」不高。但在進出口平衡表上,蘋果手機的總值都被計入美國進口中,這遠遠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對中國不公平。

第二類是中國進口原料與原件,自己作爲集成商。這部分的淨附加值很大,在手機、電視音響、白色家電等最終消費品行業中,中國都出現國際性的大品牌。但這種成績並非一般國家可以做到。在四小龍中的三個(港台新)都無法建立類似的大品牌,只有韓國例外。

無論如何,如果把這些「水分擠掉」(主要在第一類),只算「淨附加值」的平衡,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約減少一半。這雖然還是很高,但已經不是無法彌補的差距了。重要的是,近年從中國外移的製造業也以第一類爲主。美國加稅進一步會加快這些產業從中國外移,但它們很難會轉移回美國:連中國都留不住,更何況成本更高的美國。美國照樣存在這種貿易赤字,衹不過在平衡表上,源頭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而已,對彌補美國的貿易赤字並無好處。

製造業升級是抵抗製造業空心化的利器。值得指出的是,這類製造業升級的情況在其他發達國家也有成功例子。比如在國際範圍,德國與日本都長期是順差大國,並不遜色中國太多。德國是發達國家中製造業升級最成功的例子,在勞動力密集製造業外流之後,還能保持本土製造業強勁。但在世貿成立後,美國走上與德國相反的路線。經濟發展驅動力就第三產業與第四產業。這有得有失,如美國的金融業、信息產業、教育產業等都非常強大,其代價是製造業升級不如德國等。

兩國貿易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根據美國統計,美國在貨物貿易上對中國逆差,在服務貿易上對中國順差;服貿順差大概是貨貿逆差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見,中美在服貿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美國把矛頭指向貨貿逆差,關稅也只針對貨貿;此前雙方談判的焦點都在諸如天然氣、牛肉等上。這無法整體上解決中美貿易平衡問題。因此,雙方完全可以把解決思路放大到服務貿易。事實上,中國已經承諾將在服貿上開放更多的領域,比如去年10月,中國已承諾在金融業加大開放力度。服貿的另一關鍵是知識產權,李克強總理就強調中國不會以市場交換技術轉讓。中美完全可以在這個問題上進一步探討。需要指出,在服務貿易上,美國最近卻有走回頭路之勢,如傳出可能收緊留學簽證,這就不利於深受歡迎的美國教育服貿輸出,在這方面「自廢武功」。

特朗普強調在關稅上中美不公平、不對等,中國對美國製造業徵收的關稅普遍高於美國對中國製造業的對應關稅,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的時候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根據世貿協議,發展中國家確實可享有不對等關稅的優惠,而且協議中也沒有為這種身份設置限期。當然,現在中國經濟實力發展的速度大大超過當時預期,已成爲世界經濟強國,繼續在所有領域都用發展中國家的標準不見得合理。但是否應該以對發達國家的要求,一下子做到與美國完全對等呢?也不見得合理。中美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尋求共識。事實上,中國也已經在一些項目上比原先承諾進一步降稅。可見這並非沒有談判空間。

最近中國輿論也開始出現「鴿派」聲音。比如,正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所言,要盡量避免把民族主義帶進貿易談判。又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提出,「由於全球談判停滯,中國當年的高標準承諾現在看有些低了。中國應該開放更大一些。中國搞了一些產業政策,中國有國有企業,這些沒有相應的世貿規則,美國覺得擔心,我可以理解。沒有規則,談判啊,補規則啊,都可以理解,但說中國沒有遵守入世承諾,這是潑髒水。」這些鴿派聲音出現,都預示中國可以作出讓步。

美國方面更是有大批商業行會呼籲避免貿易戰。畢竟從上世紀30年代之後,美國就一直行自由貿易路線,自由貿易的觀念根深蒂固。

總之,中美貿易雖然矛盾重重,但還有大量的空間可以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遠非無法互相妥協。貿易戰令兩方一道受損,肯定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在這個問題上,無論雙方,採取過於鷹派態度都是有害的。

筆者撰文之時又傳出消息,在將要進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將要作重要講話,「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很可能,提出的開放措施,就有不少回應美國的要求。這樣,在觀感上,中國是「按自己的節奏放開的」,不失面子。對美國來説,也可以辯稱是美國壓力所致。或許,這就是雙方可以解套之時。■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