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人發布了一個聲明和一個報告,都是針對中國的。
6月18日,美國白宮發布關於和中國貿易的總統聲明:
OnFriday, I announced plans for tariffs on $50 billion worth of imports fromChina. These tariffs are being imposed to encourage China to change theunfair practices identified in the Section 301 action with respect to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hey also serve as an initial step towardbringing balance to our trad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在星期五(6月15日-寧南山注),我宣布了將對中國500億美元出口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的計劃,
這些關稅是用於促使中國改變其已在301調查中指出有關技術和創新的不公平手段;同時也是促使和中國的貿易回歸平衡的初始手段。
Howeverand unfortunately, China has determined that it will raise tariffs on $50billion worth of United States exports. China apparently has no intentionof changing its unfair practices related to the acquisition of American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Rather than altering thosepractices, it is now threatening United States companies, workers, and farmerswho have done nothing wrong.
但是很遺憾,中國決定對美國出口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也徵收關稅進行報復,很明顯中國無意改變其獲取美國知識產權和技術的不公平手段,更重要的是,這還威脅到了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的美國公司,工人和農民。
Thislatest action by China clearly indicates its determination to keep the UnitedStates at a permanent and unfair disadvantage, which is reflected in ourmassive $376 billion trade imbalance in goods. This isunacceptable. Further action must be taken to encourage China to changeits unfair practices, open its market to United States goods, and accept a morebalanced trad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中國的最新舉動表明他們想繼續讓美國處於永遠的不公平地位,即每年高達3760億美元的逆差。這是不能接受的,更多的措施將會實施來促使中國改變其不公平的行為,同時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並且接受和美國更為平衡的貿易關係。
Therefore,today, I directed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to identify $200billion worth of Chinese goods for additional tariffs at a rate of 10percent. After the legal process is complete, these tariffs will go intoeffect if China refuses to change its practices, and also if it insists ongoing forward with the new tariffs that it has recently announced. IfChina increases its tariffs yet again, we will meet that action by pursuingadditional tariffs on another $200 billion of goods. The trad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must be much more equitable.
所以,今天,我命令美國貿易代表確定200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商品清單,如果中國仍然拒絕改變其舉措,並且堅持其最近宣布的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進行報復,那麼在經過法律程序後,將會對這20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
在這之後,如果中國再對美國這2000億美元關稅進行關稅徵收報復,那麼美國還會再對另外一個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必須平等。
Ihave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with President Xi, and we will continue workingtogether on many issues. Bu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 longer be takenadvantage of on trade by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will continue using all available tools to create a better and fairer tradingsystem for all Americans.
我和習主席有着非常好的個人關係,我們將會共同在很多方面一起繼續合作。但是美國將不會再容忍繼續被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在貿易方面佔便宜。
我們將會繼續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為美國打造一個更好,更公平的貿易系統。
這個聲明裡面,美國人通篇對中國的指責就是兩個:
1:中國通過用不公平的手段獲取美國的知識產權和技術。至於具體是哪些不公平的手段,等會兒再講。
2:因為第一點,所以中美的貿易逆差擴大到了3760億美元。
美國挑起貿易戰要有依據,打仗都要講師出有名,那就是301調查,源自冷戰時期的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寫過,美國人就是想搞事情,他們永遠把自己放到執法者的位置,別的國家都是被執法者,只要這種態勢不變,他們的借口多的是。
我們看歷史就知道了,美國上一次大規模使用「301調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日貿易糾紛期間。當然了,當年比較倒霉的是日本,總共遭受了24次301調查,次數最多,美國用301這個大棒逼迫日本開放國內市場。
301調查,當年是日本,現在就該輪到中國了。
除了貿易戰以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了一起和中興有點類似的事件,就是東芝事件,
東芝和挪威一家公司一起,向蘇聯賣了幾台機床,因為代替東芝出面進行貿易的日本和光交易公司的日本員工熊谷一男向巴統揭發,讓美國人知曉了此事,美國人立即群情激憤。
美國的議員們對東芝提出的懲罰,可比今天對中興嚴重多了,比如一萬億日元罰款,按照當年的匯率可是差不多150億美元,另外還有對從東芝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0%的關稅,或者完全禁止東芝對美國出口商品5年,以及關閉東芝的美國工廠等等。
其實一看就知道美國人就是藉機修理日本,蘇聯人最終是從一家挪威公司那裡買的機床,這家挪威公司和日本公司一起操作了對蘇聯的機床出口,也是涉事者,然而整個事件裡面,不管是美國的議員還是媒體,似乎都當這家挪威公司不存在,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日本東芝。
從1985年12月,日本人熊谷一男向巴統委員會告發此事,在1986年整整一年,日本政府對此事處於否認態度,日本通產省對東芝的調查也沒有太多進展,一直到1987年初,美國人獲取了更多的完整情報,日本政府才不得不在1987年4月轉變態度。
從這個時間軸,我們可以看出,對東芝的懲罰壓力完全是美國人施加的,日本人自己其實不想把東芝怎麼樣。
和今天的中興事件相比,日本人當年是怎麼做的,嗯很屈辱:
首先是日本人自己懲罰東芝:
1:1987年4月,東京警視廳對東芝機械公司提出訴訟,並且日本警察對東芝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獲取了有關秘密合同文檔。
其實這也可以看出,日本政府之前一年多對東芝的調查是敷衍的,沒有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之所以後來升級,完全是因為美國因素。
2::1987年5月,日本警視廳逮捕了日本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部長林隆二和機床事業部部長谷村弘明,日本法院分別判處二人10個月和1年的有期徒刑。
3:1987年5月,日本通產省發布命令禁止東芝在一年內向14個國家出口任何產品;
然後是東芝公司自己花錢向美國人謝罪:
東芝公司花了1億多日元在全美50多家報刊整版刊登「謝罪廣告」。同時發動各種關係在美國國會進行遊說,小尾敏夫在《說客——撼動美國政治的力量》一書中稱:東芝遊說是歷史上代價最大的遊說戰,足足花費900萬美元。
最為恥辱的是,日本首相親自出面向美國政府道歉:
中曾根還嚴厲地批評東芝公司:「東芝事件是對日本國民的背叛,我要求有關省廳重新調查是否還有類似行為,並決定健全法規,加強出口管理和審查制度,堅決堵塞漏洞。」
不僅如此,不少日本媒體也在指責東芝,例如《產經新聞》,切腹都不足以謝罪的東芝事件。
日本人低頭,換來了美國人減輕對東芝的懲罰,1988年的制裁法案只是制裁出口機床的東芝機械3年,而不是整個東芝集團。
東芝事件,當年影響很大,在美帝強權下,日本政府,日本公司,乃至日本媒體集體屈服了,這讓日本的愛國者們非常鬱悶和憤怒,實際上,當時日本國內有不少的聲音,說蘇聯的技術進步和日本出口的4台機床並無完全相關性,還有的聲音說美國自己也向蘇聯提供過工業產品,為何就偏偏抓着日本不放。
1989年的時候,日本出版了一本書籍,我相信很多中國人都知道這本書的名字,那就是《日本可以說不》,作者是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和日本著名右翼石原慎太郎。
很多國人可能以為這本書是當年日本國力上升,日本人自信膨脹下的產物,其實這本書更多的意思是,日本應該追求獨立自主,不能再被美國全面控制了,應該敢於對美國說不,這是日本屈服於美國的現實下,昭和男兒的哀鳴。
《日本可以說不》的兩個作者,一定是對東芝事件不滿的。
美國人說東芝違反了巴統的協定向蘇聯賣東西,其實中國也是巴統的禁運對象,而美國人自己由於反蘇的需要,上世紀八十年代搞了和平典範計劃,向中國賣了不少軍火,比較著名的有黑鷹直升機,其他還有魚雷,反炮兵雷達,反坦克導彈等等,甚至還幫中國技術升級主力戰鬥機殲八,極大的加強了中國的軍事技術和力量。
所以美國人自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情的,而日本人就不行。
不管是當年數十次的301調查,還是當年的東芝事件,充分體現了美國人打壓潛在競爭對手的決心,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今天的貿易戰,將是不可避免的,長時間持續的。
三十年前,美國人對日本人進行了24次301調查搞貿易戰,什麼時候基本結束了呢?在1995年之後,美國人就很少使用了,雖然一般認為原因是因為世貿組織成立了,糾紛可以在世貿框架下進行,但是我們也注意到1995年是日本GDP的巔峰,之後日本經濟泡沫徹底破滅。
只要中國的實力持續的威脅到了美國的地位,各種形式的遏制一定會繼續。
日本人統計的全球半導體十強,可以看出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半導體的實力,1985年日本5家,到1995年還是5家,2005年還剩3家,2016年只有東芝了,如今東芝也在尋求出賣。
我們今天有很多文章說,美國人今年開始搞中國,是因為我們太高調了,成天對內宣傳「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崛起」,導致吸引了美國人注意云云。
先不說這種宣傳方式好不好,其實這是一種「我雖然是一頭體型碩大的巨龍,但是我躲在花花草草裡面別人就看不見」的臆想,是完完全全把美國的精英分子當成白痴。
我2012年在歐洲,遇到一個巴西姑娘,她問我哪裡來的,我說中國,她說「China is rising」,她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旅行者,中國的崛起,是全世界隨時隨地能夠感受的事件。
不知道為何會有人有「中國不宣傳,美國人就注意不到中國強大了」的想法。
今天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我們從隔壁日本的一篇報道可以一窺一二,我們看下一些日本媒體是怎麼看待中美的貿易戰的。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道,日本《選擇》月刊6月號刊登題為《美中「半導體戰爭」必然激化》的文章稱,這次美中貿易糾紛由美國對鋼鋁徵收關稅而起,但目前糾紛已經擴大到知識產權問題上。中國主要信息通信企業中興通訊和華為等遭到制裁。
文章稱,美國一邊要求縮小貿易赤字,一邊拿個別企業當靶子,還亮出「停止供應美國製造的零件」的匕首。日本人對這種手法還有記憶。上世紀80年代發生了動搖日美關係的半導體摩擦,美國「查出」了IBM商業間諜事件。美國逮捕了竊取IBM技術的日立製作所和三菱電機的僱員,並對兩家公司進行了制裁。富士通也被迫與IBM簽協議,支付了巨額技術補償金。
1986年,世界半導體產業銷售額居前三位的是日本電氣公司、東芝和日立,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是日本企業。美國創造出半導體並長期引領世界,但其霸權遭到動搖。
文章稱,IBM商業間諜事件和東芝機械違反巴黎統籌委員會貿易管制規定事件發生後,日本領教了觸怒美國的後果。日本半導體產業自主限制對美出口,接受「美國半導體在日本市場的份額達20%以上」的約定等,放緩研發和投資,走上衰退之路。
美國解決大框架問題的方法是,攻擊個人和企業,各個擊破,促成整體解決。美國政府和產業界基於這些成功經驗,這次也採取了抑制中國半導體和通信領域企業進一步崛起的戰術。
美中現在進行的是面向未來的霸權爭奪。美國在此次摩擦中期望達到的目的不是縮小逆差,而是要將中國在半導體、通信產業的競爭力扼殺在萌芽狀態。
一位熟悉中國市場的日本銀行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性基金正向我們諮詢向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資和收購的相關事宜。」日本的半導體企業在傳感器和離散元件等方面有個別優勢倖存的領域,但總體來看處於毀滅狀態。東芝的半導體業務部門也已確定出手。
中國料到美國今後會採取類似制裁中興通訊的手法限制中國採購半導體相關設備,正積極推動將有實力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收歸旗下。中國政府正確解讀出了美國這次掀起貿易糾紛的意圖,正採取對抗措施。
文章稱,不管美國的意圖如何,中國政府今後將繼續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當然,美中之間的半導體霸權爭奪戰還有第二幕、第三幕。
實際上這篇日本媒體的報道釋放的價值信息是:
1:認為美國是在複製三十年前對日本的故事,抓住某個或者幾個企業的事情無限放大,你在街上過馬路闖了紅燈,他就要把你判死刑,各個擊破,促成事情整體的解決。
2:中國政府基金已經在向日本的銀行諮詢收購日本集成電路製造設備供應商的可能性,這說明中國政府非常清楚貿易戰背後的實質是美國恐懼自己的技術霸權被中國奪走。
3:日本人認為中美這次是「半導體戰爭」而非「貿易戰」,而且即使這一幕完結了,還會有第二幕,第三幕。
中國不需要懼怕貿易戰
中美貿易的規模,按照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17年美國對1303.7億美元,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佔美國出口總額的8.4%,增長12.8%;雖然只是第三,但是12.8%增速卻在美國最大的四個出口市場中最快。
美國自中國的進口額為5056.0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的21.6%,增長9.3%,增速也是美國最大的四個進口國中最快的。
按照中國的統計,2017年中美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2%,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4.2%,其中對美出口2.91萬億元,增長14.5%,佔出口總額的18.98%;自美進口1.04萬億元,增長17.3%,佔進口總額的8.35%
也就是說,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雙邊貿易都只佔雙方對外貿易總額的大約15%左右,也就是中國81.02%的出口,91.65%的進口是和美國以外的國家進行的。反過來,美國91.6%的出口,78.4%的進口都是和中國以外的國家進行的。
我們要有清楚的認識,中美都是世界級的超級大國,是比德國和日本這樣強國還要大了一號的國家,如果中國在貿易上制裁德國和日本,德國和日本就會經濟崩潰嗎?當然不會。日德尚且如此,更何況中美?
中美都是內需為主的國家,主要的市場在國內,即使是華為這樣的超級國際化公司,2017年6036億元收入中,3051億元也是來自國內,佔比高達50.55%。
美國也是同樣,和出口相比國內消費才是大頭。
更何況,在兩國的貿易結構裡面,對方都只佔對外貿易的15%左右,不管是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還是4000億美元,看起來金額很高,但是都還遠遠動搖不了雙方的基本盤和國力。
中國對美國出口,按照中國口徑為4311億美元,按照美國口徑為5056億美元,特朗普已經說要對500億美元徵稅,同時威脅說要2000億美元徵稅,再威脅說如果中國還不屈服就再來一個2000億美元,那就是總計4500億美元,這已經是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的全部了。
同時美國對中國出口,按照中國口徑為1541億美元,按照美國口徑為1304億美元,所以中國已經說要對500億美元徵稅進行反擊,那麼剩下的也就是大概1000億美元,如果美國再來一個2000億美元,那麼我們反擊的數量湊不夠2000億美元了。
所以中國商務部6月19日發表談話說「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數量不夠,質量來湊,至於什麼是質量,我們後續才知道,先看美國人會不會搞2000億美元清單。
需要注意的是,從3月23日特朗普說要對中國商品徵稅開始,到北京時間6月15日晚,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都還只是嘴仗,關稅還沒有正式施行。
按照美國人上周五(6月15日)公布的時間,500億美元裡面,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同時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也就是還有大概2個星期的時間。
請注意,如果雙方不妥協的話,7月6日就是貿易戰爭爆發的首日。
中美將進入高端產業零和遊戲階段
隨着中國產業的不斷升級,中低端產業中國在不斷橫掃全球,2018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美國+德國+日本之和已經是事實。下一步必然是高端產業的進軍。
2017年5月中國試飛的大飛機,中國正在不斷推進的新能源汽車,大疆的無人機,華為的智能手機和通訊設備,阿里的雲計算,紫光的存儲芯片,以及百度阿里商湯寒武紀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都在美國在高端產業方面直接競爭,中美在高端產業方面正在進入零和遊戲階段,一方份額的提升將以另一方的份額的下降為結果。
6月19日,美國人在白宮官網發了個聲明,叫做《中國的經濟侵略如何威脅到了美國和全世界的技術和知識產權》。
內容如下:
Today,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rade & Manufacturing Policy (OTMP) released areport outlining how China’s policies threaten the economic and national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Read the full report here.
今天,白宮貿易和製造業辦公室(OTMP)發表了一個報告,指出中國的政策威脅到了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
OTMPstudied how China seeks to capture, through its Made in China 2025 plan,the emerging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that will drive future economicgrowth. China is targeting industries ranging from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erospace, and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to high-speed railand shipp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Many of these Made in China2025 industries have important defense applications.
OTMP研究得出中國如何通過他們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來實現高技術產業推動未來經濟增長。中國把從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增強和虛擬現實,到高速列車,船舶和新能源汽車。中國製造2025裡面的很多產業可以用於國防用途。
OTMPoutlines how China aggressively seeks to acquire American technology andintellectual property through multiple vectors including: physical and cybertheft,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evading United States export controls,export restraints on raw materials, and investments in more than 600high-technology ass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th close to $20 billion.
OTMP強調指出中國如何有侵略性的獲取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包括通過物理和網絡方式竊取,強制技術轉移,規避美國的出口限制,控制原材料出口,以及在美國投資200億美元獲取高技術資產。
美國人的這個報告,又是在指責中國獲取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同時明確的指責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甚至於連中國在美國投資高技術資產也是錯誤。
於是我下載這個報告看了下,內容和以前沒有太大區別,比如指責了中國的四個舉動:
1:Protect China’s Home Market From Imports andCompetition
保護中國國內市場,限制進口和外企競爭,沒有全部對外開放。
2:Expand China’s Share of Global Markets:
擴大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3:Secure and Control Core Natural ResourcesGlobally
尋求在全球控制核心的自然資源
4:Dominat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同時霸佔傳統工業領域,佔有最大份額。
美國人主要是指責中國運用政府統一力量,提供財政補貼和優惠銀行貸款,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
實際上,中國企業能夠在全球份額不斷提升,一方面政府確實有很大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大大提升的結果,否則中國政府再多投錢也是個無底洞。
這是個優勢企業+強勢政府的組合,實際上韓國也是用的這個手段,只不過韓國國家小,只能集中力量扶持三星,現代,SK,大宇等幾個大財團,這些財團只能在少數領域實現突破。
而中國搞優勢企業+強勢政府,則是全面推進的推土機性質,美國人自然受不了。
美國人指責中國政府搞的各種政策,其實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把優勢企業+強勢政府這個組合打散,讓中國企業喪失支持,削弱中國的規模優勢。
美國人的要求,表面上是要求市場公平競爭,其實是對後進國家的大大不公平,因為美國和美國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完完全全的永遠佔有市場。
一個社會裡面,如果沒有政府的干預,不通過稅收的方式對窮人補貼,讓窮人和富人「自由競爭」,那麼窮人不管怎麼努力,和富人的財富差距也會越拉越大。
一個市場裡面,巨頭公司是最喜歡「自由競爭」的,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自己巨大的人力物力優勢,輕易的扼殺和擊倒後進入的小公司。所以在市場裡面,政府也要制定反壟斷法等各種法律,限制和遏制巨頭公司的能力。
而在世界市場裡面,是沒有這樣的一個對所有國家具有管轄權的「世界政府」存在的,以美國領先優勢最大的半導體領域為例,美國就處於近乎壟斷地位,根據IC Insight統計的2017年度全球半導體公司研發支出,十強裡面有五強是美國公司,事實上,東芝也在被美國資本聯合收購。
英特爾一家的半導體研發支出就高達130.98億美元,佔了十強總和的36.46%。
在一個已經高度固化格局穩定的市場,後來者要想殺入困難重重,這個榜單裡面的美國,日本,台灣,韓國,都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開始進入半導體領域。
尤其是美國,幾乎佔了全球的一半,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最為典型熟知的比如FPGA芯片,桌面CPU等等,處於全球壟斷地位。
在這樣一個資本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產業,各種投入動輒數十億數百億人民幣,美國公司不僅有着強大的資金,而且可以從美國完善的金融體制中獲得各種投資帶來的資金支持,也可以從美國強大的人才資源庫里獲取人才。
不僅如此,美國人還通過各種手段,典型的就是瓦森納條約,阻止中國公司獲取先進設備和購買先進技術。
這意味着上場比賽的新的中國小公司,在先天上就存在巨大的劣勢,如果沒有扶持,他們幾乎將不可能獲得勝利。
以長江存儲投資240億美元的武漢基地為例,沒有國家的支持,難以想象哪個私人資本可以願意這樣投入。
中國政府成立了集成電路大基金一期,二期也在籌備中,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出台各種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措施,就是為了讓中國企業在全球競技場上有了獲勝的可能性。
對中國人來講,美國企業已經有了技術,資金和市場美譽度優勢,如果中國公司喪失了支持和保護,那麼中美企業就是技術,資金和市場美譽度的不對等「自由競爭」,那麼局面就對美國有利,中國企業可以說毫無勝算,這顯然是中國人無法接受的。
對美國人來講,中國國家的力量遠遠大於市場裡面單個企業的力量,如果中國運用國家力量扶持中國企業,那麼幾乎在所有核心的重要產業裡面,美國企業都會面臨背後支持的力量弱於中國企業的情況,這會讓美國企業不斷喪失優勢,這也是美國人不能接受的。
這就是中美之間的結構矛盾,很難調和。
半導體產業美國人份額最大,中國的崛起一定是美國人受損最大。
在之前,我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人翻譯錯了美國人的一個英語單詞,把「對等」理解成「互惠」,意思是中國應該迎合美國人的要求,按照美國人的意思搞對等。
這種文章,只講美國人的訴求,不講中國人的訴求,只考慮這種「對等」對美國人的利益,不考慮這種「對等」對中國人利益的損害,違背了國與國交往利益優先的原則,因此毫無價值。
最後,我再想說強調幾點:
1:中國不怕貿易戰,就像美國也不怕貿易戰一樣。
中美都是體量巨大的超級國家,也是都經歷過各種風雨考驗的偉大國家,
中國首都的圓明園,美國首都的白宮,都被外國軍隊燒過,這都不妨礙兩個國家走向強大,不要指望區區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戰就把對方擊倒。
2:美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在阻止中國的先進產業崛起,一個是通過瓦森納條約禁止向中國出售先進設備,一個是禁止中國收購美國高技術公司。
最為典型的是中國試圖收購萊迪思,收購美光,均被美國否決。
3:以中興事件為標誌,美國對中國先進產業的打壓正在升級
2025年通信技術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5G的到來會讓所有的工廠設備,所有的汽車,所有的家庭設備等全部連接在一起。
而中興不僅是全球通信設備四強,也是中國第三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跟當年東芝的體量頗為類似。
目前來看,中國的應對是兩手的:
一邊是通過硬碰硬的關稅報復,告訴美國人,談判桌和貿易戰是兩條路,貿易戰這條路你得不到好處,逼迫美國人回到談判桌這條路上來,我已經通過之前的幾輪談判告訴你,在談判桌上你是可以得到一些好處的。
一邊是防止美國人祭出大殺器,像打擊中興一樣打擊中國的產業升級主力部隊,這個清單非常好列,以電子科技領域為例:
- A股研發支出最高的電子公司中興;
- A股市值最高的電子公司海康威視;
- 中國最強的電子科技公司華為;
- 中國最大的軍用電子產品製造商中國電科;
- 中國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商中芯國際,華力微;
- 中國最大的集成電路IDM廠家紫光;
- 中國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以及新興的兆易創新,寒武紀等。
- 這方面中國已經在做一些動作,只是沒有媒體公開宣傳,但是我們從一些外媒還是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除了本文中日本《選擇》月刊中的描述:一位熟悉中國市場的日本銀行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性基金正向我們諮詢向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資和收購的相關事宜。」
台灣《經濟日報》近期也有報道,近期傳出大陸官方對京東方下達,超過五成驅動IC使用國產品的指示,並下達「良率不好沒關係,先用再說」的指令,台灣半導體業者預料,此舉將有助大陸驅動IC業者加快提升良率。
這個關於京東方的傳言雖不能證實,但是我認為國家對各大龍頭企業的國產化摸底和安排,包括各大企業自己進行的供應鏈危機預案在這幾個月都在進行。
最後還是那句話,中國建國60年,經歷過的各種大小事情多了去了,2018年的貿易戰,連建國以來遇到的挑戰前十都進不了。
最近的三十年就有:九十年代初期歐美日集體制裁中國三年,96年台海危機,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IT泡沫破裂全球經濟減速,2005年歐美日集體逼迫下中國開始匯率升值,2008年金融危機。
過去的三十年裡,歐美日集體對付中國就有兩次。
那個時候他們都阻止不了我們越來越強,今天中國處於空前強大時期,美國單槍匹馬更加阻止不了,實際上,美國已經比以前虛弱了不少,就製造業而言,我們看進口商品金額就知道,中國現在除了集成電路對美國依賴非常大,沒了美國貨中興等立即會休克,其他主要產業,從鋼鐵,化工,汽車,造船,新能源,機床,工程機械,顯示面板等等,都不存在不進口美國貨就全行業立即休克的情況。
美國在被中國超過之前的十年多折騰幾次,反而讓中國人有了一種超過美國的儀式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