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前的輿論大戰,美國起訴12名「格魯烏」間諜!

后沙月光

就在赫爾辛基「雙普會」之前,美國司法部宣布「通俄門」調查最新進展:聯邦大陪審團起訴了12名俄羅斯人,指控他們涉嫌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竊聽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和希拉里的競選活動。


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表示,這12人全部是俄軍事情報機構格魯烏(GRU)成員。

「通俄門」持續時間之久,為美國政治爭鬥歷史所罕見,它的源動力來自於希拉里集團對大選結果的不認可,支持特朗普的群體認為這是一場政治「獵巫行動」。

希拉里為什麼一直不能接受大選失敗的結果?
一,過度自負,認為自己遠比特朗普更優秀,更有治國經驗
二,過度相信民主黨能得到美國人的支持。
三,過度相信背後財團的金錢魔力。
四,過度相信傳統精英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
當大選結果與心理預期不符合時,她只能將責任歸咎於魔鬼(俄羅斯)干涉,為了證明存在干涉,就必須找到「嫌疑犯」,使「通俄門」能夠自圓其說。

「通俄門」是一場大規模的輿論戰,它具有兩個層面:
一,美國國內兩個政治陣營的對峙和鬥爭。
二,美俄兩個大國在全球宣傳領域的角力。
輿論戰直接惡果是:特朗普政府在對俄政策上的迴旋空間越來越窄。
它給特朗普設下了一個邏輯陷井:如果想讓民眾相信「通俄門」純屬臆想,那麼只能對俄採取強硬態度。否則,與普京達成任何對俄有利的協議,都將成為「通俄」證據,哪怕這種協議更符合美國利益。

禍起奧巴馬

大選對手之間的口水戰,本是美國一道政治風景,騙子也好,瘋子也罷,只要當選,一般對方陣營都願賭服輸,點到為止,留有餘地。最終以大局為重,沒必要再沒完沒了糾纏下去。

把「通俄門」口水戰上升到政治層面的關鍵人物是奧巴馬,2017年1月6日,也就是特朗普就職前兩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柏,CIA局長布倫南,國安局局長科米,在奧巴馬授意下發布了一份共同報告「評估俄羅斯在美國大選中的活動和意圖」。

報告表面上矛頭對準了俄國,實際上打的是特朗普,暗示他在選舉中接受了外國操縱,以非正當手段贏得總統大選:

一,「格魯烏」黑客2014年就介入大選,2015年7月侵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網絡和希拉里個人電子郵箱,到2016年6月為止,竊取了大量民主黨「黑材料」,散播到網上,給希拉里造成了名譽損害。

二,普京在美國大選前,不斷傳遞對希拉里的反感以及對特朗普的好感信號,對美國民主制度進行諷刺和批評。然而,特朗普當選後,普京立即停止了對美國大選的批評。

三,「格魯烏」在美國網絡培養「水軍」,同時將「黑料」交給了維基解密曝光,以增加可信度,然後「水軍」在網絡轉發,跟評,熱議對希拉里不利的帖子。

四,普京動用了俄媒體航母–《今日俄羅斯》,在歐洲及北美地區大爆希拉里負面信息,如精神失常,身體不健康,「克林頓慈善基金會」貪污腐敗,勾結ISIS等內容。

在這份報告之前,奧巴馬本人於2016年12月16日曾親口表示,美國將對可能存在的俄羅斯干涉行為採取行動。

1月6日這份報告出來後,美國司法機關不得不介入「通俄門」,特朗普上台後無法中止這種調查。否則,只能說明:
一,美國情報機構陷害現任總統。
二,特朗普出於害怕想動用權力影響司法,毀滅證據。

奧巴馬臨走前利用手中權力,給特朗普留下了一個無法擺脫的「政治旋渦」,並激化了特朗普的仇恨情緒,他幾乎反對前總統任何一項重大決策。

俄羅斯方面的回應,則將「通俄門」認定為美國國內反俄力量以及反特朗普力量相勾結的結果,與俄毫無關係。

網絡輿論,到底能不能影響一個國家的民意?進而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走向?從美國情報機構的分析來看,是可以做到的。

問題是,干涉別國大選,操縱別國網絡民意,培訓親美「意見領袖」,豢養「水軍」,安插NGO組織,不正是美國最拿手的把戲嗎?

在美國思維邏輯中,它干涉別國事務是天經地義事情,因為是為了「傳播民主」,別人碰它一下,那就是搞破壞。

「雙普會」前夕,拋出起訴12人事件,就是警告特朗普不要在美俄關係上走得太遠,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甚至公開呼籲特朗普取消與普京的會面計劃。

「格魯烏」這麼厲害?

已經被「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取得公訴狀控告的特朗普團隊要員有: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可能被控告的有:他的女婿庫什納,前司法部長塞申斯。

連特朗普長子也被證實跟一名俄國律師有密切來往,加上12名格魯烏特工,簡直是一個「裡通外國」的特務集團,更可怕的是,這幫人竊取了美國最高權力。

聽起來很荒謬,但就是停不下來,這是「輿論戰」的主要特點之一,因為背後操縱者還想讓它愈演愈烈。

「格魯烏」原是蘇聯軍方情報機構,跟克格勃既是合作者,又是競爭對手。

1917年12月,捷爾任斯基成立了紅色間諜機構「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從130個人發展到了十幾萬人,有力地保衛了蘇維埃政權的安全。

他的得力助力揚.別爾津在托洛斯基支持下成立了專屬紅軍的間諜機構「格魯烏」,以制衡契卡。

格魯烏正式名稱為「蘇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情報總局」,蘇聯解體前後,它並沒受到破壞,只是名稱由蘇聯改為俄羅斯。

最初總部是在莫斯科阿爾巴特街,代號44388,對外稱為總參第四局,後搬到霍洛舍夫斯基大街76號。

2006年,普京批撥付專款95億盧布,重修大樓,佔地7萬平方米,是俄軍情報偵察中心機構。

目前正式編製人員大約在12000名左右,特種部隊約為三萬人。下設12個業務局及9個輔助局:
一局:歐洲事務。
二局:美州,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
三局:亞洲。
四局:非洲
五局:作戰偵察
六局:無線電偵察
七局:北約
八局:突發事件
九局:科學技術
十局:財務
十一局:理論
十二局:網絡信息戰。
輔助局(處)有:太空,人事,行政,公關,檔案等等。

特種部隊是由朱可夫元帥建議成立的,基地設在梁贊的丘奇科沃市,對外絕對保密,主要負責是誅殺叛徒和反恐。

目前,情報機構被授權在全世界範圍追殺叛徒只有三個國家:美國,俄羅斯,以色列。

美國指控的12名間諜,沒有一個在美國境內,據說人已被召回格魯烏總部。如果美國情報是真的,那麼他們要對付就是格魯烏十二局。

十二局是新局,主要作用是防止美國對俄羅斯網絡的技術滲透和輿論引導,殺人這種粗活他們是不做的。現在打算籌建十三局:戰忽局。

對格魯烏的攻擊,並不是美國一家發起的,英國連續發生的「毒殺案」,輿論矛頭也是指向格魯烏。總之我們要相信,CIA和軍情六處都是純潔的白蓮花。

「通俄門」將來會燒到什麼程度?很難預料,但對特朗普來說,這絕對是件頭痛的事情,希拉里如索命厲鬼般地纏着他,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把輿論宣傳戰納入情報機構範圍,是美英的拿手好戲,「白頭盔」組織在敘利亞戰爭中,對全球輿論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大家深有體會,雖然它臭了,但任務基本完成了。

要說「格魯烏」能操縱美國大選,有幾個人會信?但事件已經成為媒體的焦點,輿論戰反作用於美國身上,只能說: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