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達成協議致力消除關稅和貿易壁壘 外媒卻都說成不了

7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舉行了三小時會晤,其後的記者會上,雙方表示,將暫停加徵關稅,以緩解貿易戰的緊張局勢。美國同意不向歐洲汽車加徵關稅,歐盟則同意進口更多美國大豆和天然氣。雙方將啟動新一輪談判,解決鋼鋁關稅和各類報復性關稅事宜,並降低雙方在服務業、化工、藥品及醫療產品方面的貿易壁壘。


特朗普和容克在記者會上的說法,有相同之處,也有微妙的不同之處,都是站在各自需要的立場表述這次會晤取得的成果,可以歸納為:

  1. 暫停進一步增加關稅行動;
  2. 雙方將啟動新一輪談判;
  3. 歐盟將從美國購買更多的大豆和液化天然氣;
  4. 美國將同意解決美國針對歐洲鋼鋁產品的現行關稅措施,歐盟則同意解決報復性關稅問題;
  5. 雙方對美國威脅加徵汽車產品關稅的表述略有不同,容克稱「雙方同意不徵收新關稅,包括特朗普威脅對汽車及零配件徵收的關稅。」而特朗普的表述則是「我們今天同意,首先,向非汽車工業產品的零關稅和零關稅壁壘,以及零補貼方向共同努力。」

讓人感覺,容克對歐盟所需要的美國不對歐洲汽車產品加征關稅的表述非常肯定和明確,而特朗普則顯然要模糊得多,並沒有明確說不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或許這會為後續特朗普上演翻盤大戲埋下伏筆。

歐盟正在走中國曾經走過的路,即增加購買美國大豆和能源產品,中國的購買量甚至比歐盟的購買量要大得多,但在中美達成不打貿易戰的協議后不久,特朗普就撕毀了雙方達成的協議,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戰,並且還威脅要對5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現在歐盟也是增加購買美國大豆和能源產品,也是雙方同意不打貿易戰,對此有多大的可信度,我們只能繼續觀察。但歐盟最害怕美國打擊歐盟的汽車產業,因為汽車產業是歐盟特別是德國和法國的命根子,如果汽車產業受損,歐盟的製造業將全面崩潰,面對美國威脅發起的汽車關稅戰,歐盟對美國妥協應該是遲早的事。

顯然歐盟這次是以「增加購買美國大豆和液化天然氣」和未來「歐美零關稅」換得了美歐之間暫停關稅戰的結果,這一結果到底是誰作出了讓步目前並不好評估,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特朗普在得到歐盟增加購買美國大豆和液化天然氣的實惠後,準備跟歐盟和解,然後回頭全力對付中國。因為特朗普在與歐盟達成協議的當天就發表推特稱「中國的目標是我們的農民,他們知道我喜歡並尊重他們,這是一種手段,想讓我繼續允許他們利用美國。他們的用意是邪惡的,終將會失敗。」

由於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報復已經實實在在地打擊了美國的農產品,使美國的農產品遭受了重大損失,7月24日,特朗普提出用120億美元對遭受損失的農民給以補貼,儘管如此,美國農民並不感謝特朗普,他們稱,我們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救濟。特朗普同意與歐盟和解,將美國農民受到的損失轉移給歐盟,以緩解美國農民的不滿情緒。

目前各大美國乃至歐洲的主流媒體都並不看好美歐重新聯手的前景——他們對美國和歐盟達成所謂的貿易戰「停火」協議,都不看好……

「特朗普,不靠譜」

英國《衛報》的理由就很直白: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己已經多次證明,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可靠的談判對象。

這家英國媒體還特別拿今年5月時的中美貿易談判舉例,稱當時美國兩次宣稱和中國達成了貿易協議,結果又都被特朗普親手廢掉。

無獨有偶,美國主流大報《華盛頓郵報》也提到了美國政府今年5月在與中國談判上出現的前後嚴重對立的行為,先是宣稱已經達成協議,幾天後又突然宣布談判破裂。

因此,《德國之聲》便引用歐盟一位外交官的話調侃說:儘管容克和特朗普進行了會談,可如果我們真想給美國打電話辦點正經事,還是不知道該打給誰的……

「聯合聲明,沒有細節」

其次,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也指出這份美歐的聯合聲明缺少很多細節,比如雙方具體會怎麼談和怎麼消除關稅,都沒有交代,就連具體的談判時間表也都沒有給出。

一位經濟學家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就表示,這份聯合聲明僅能體現了雙方都有要談的意願,而且特朗普也完全有可能「在20分鐘後就又發帖把這些協議都給否了」。

《今日美國》也補充說,美國白宮不僅沒有透露任何談判的細節,還拒絕回答一切對於美歐領導人具體談了什麼,在具體那些事情上達成了協議的提問。

這家美國媒體採訪的專家也表示,雙方達成的這個協議「意義不大」,不過是同意繼續談判,「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而且該專家認為特朗普與歐盟方面達成這個「繼續談」的協議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安撫他的支持者對他到處樹敵的不滿。

「關稅大戰,並未停止」

再次,《華盛頓郵報》發現,儘管特朗普和容克宣布美歐在貿易上「停戰」,美國政府並沒有取消對歐盟加征的鋼鐵和鋁製品關稅,歐盟也沒有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的反擊性關稅。

同時,該報還認為,儘管特朗普表示他將不會對歐洲產品徵收新的關稅,他並沒有完全把這個選項的口子給扎死,也就是說一旦談判的進展令他不滿意,他也有可能繼續對歐洲「開戰」。

另外,《華盛頓郵報》還指出特朗普在貿易談判上很喜歡「先軟後硬」。

比如他在今年3月對一系列盟國徵收鋼鐵關稅時,也曾經先給了這些國家豁免政策,可由於這些國家並沒按他的意思調整政策,他之後就直接來硬的了。

「歐洲人,也不傻」

最後,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多家美國媒體還指出,容克和特朗普達成的「停戰協議」缺乏細節的,也並不能真正代表歐盟28個成員國的意思。他還要再和這28個國家進行商議才行。

所以,特朗普目前在網上宣稱的歐盟會大量購買美國的農產品與天然氣的說法,並不一定會被28個歐盟成員國直接接受。畢竟,人家也要考慮從美國大老遠把天然氣先液化,再跨過大西洋運到歐洲,然後再重新氣態化的成本問題……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與容克進行談判的時候,正在日本訪問的德國外長馬斯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了下面這麼一個帖子,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必須團結起來一同對抗關稅大棒,我們必須遏制特朗普的做法,從而讓他無法分裂歐洲」。


實際上,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馬斯此行正是為了聯合日本一同對抗特朗普的。

讓子彈飛一會兒

看完歐美媒體、專家乃至官員的分析和言論後,所謂的「美歐停戰」、「美歐要聯手對付中國」、乃至「中國失策」的結論,都還太早。

所以,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且看「不靠譜」的特朗普及其團隊怎麼和歐盟談。

畢竟,不論特朗普怎麼對着歐洲表演,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根基是不會變的。
這也充分體現在他和歐盟在達成協議前一天,在網上寫下的這段話:

「關稅是最好的工具!如果那些在貿易上對美國不公平的國家不和我們談出一個公平的協議,就會遭到關稅制裁。就這麼簡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