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正在起變化 美正在爭相為一個沒有WTO的世界做準備

此木

世界貿易體系從沒有比現在更接近崩塌。一場多方角力、未雨綢繆的大博弈早已悄然開始。所以,千萬別被表象欺騙。


8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媒體採訪時威脅要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必須要讓貿易秩序來一場按照美國旨意的大改造,特朗普對此堅定不移。

事實上,現在必須嚴肅考慮美國退出WTO,或者WTO名存實亡該怎麼辦的問題了。

和特朗普之前的多次退群不同,這次「退群」的衝擊將是顛覆性的。它動搖的是整個世界經濟體系的支柱,國際貿易的共同規則。

按照政治學對革命一詞的定義,你甚至可以把它稱為一次「革命」。

沒了領頭羊,WTO庇護下的各個成員國,將不得不自謀前程,重新開啟雙邊或多邊貿易磋商。

合則用,不合則棄,這是特朗普在維護美國利益時一向的務實風格。

不能小看了這個久經商場的老油條,作為精明的商人,特朗普的行動不都是無厘頭,因為他不打無準備之仗。

從特朗普威脅退出WTO的時間就能看出,他的瘋言瘋語並非有口無心。他在忙着抨擊的時候,美國的貿易談判人員正在與加拿大貿易代表展開拉鋸戰,試圖在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上達成一致。而當時,距離2000億關稅最終決議落地僅剩一周時間。

特朗普告訴彭博:「 如果它們進展得不順利,我就會退出WTO。」

特朗普早就不想讓美國繼續扮演WTO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卻讓其他人享受更多福利。他一定很懷念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那是一個最初只包含23個發達國家的機制。

關貿總協定是WTO的前身。1948年前後和世界銀行(WB)、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時降生,成為戰後世界經濟秩序的支柱。

美國是這三個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最關鍵的締造者。但為什麼美國獨獨對WTO這麼不爽呢?

原因是,三大組織中,WTO是美國唯一不能一意孤行的地方。

美國在世界銀行擁有15.85%的投票權,是居於第二位的日本投票權的兩倍多;美國在IMF擁有17.68%的投票權,幾乎是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投票權的總和;在重要議題上,美國可以憑藉一己之力阻止它不喜歡的決議。

而在WTO,世貿組織大小成員都一樣,很多決定是通過協商、達成共識的方式來推進的,投票只有在不得已或某些特殊情況下使用。

過去20年裡,美國曾兩次提出退出WTO,理由是「WTO已遠離自由貿易」,同時損害了工人權益和環境。但最後都被眾議院否決。

現在舊調重彈,不過這次不是美國議員,而是來自總統的威脅。

這絕不僅僅是威脅,美國正在採取實際行動「終結」WTO。

WTO擁有一個重要的貿易爭端裁決機制,完成這個功能需要七名法官。而到今年10月,這個位置上將只剩三人,因為美國一直阻撓新法官的任命,若持續下去,此機制將在2019年崩潰。

還記得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原因嗎?他說世界對美國很不公平——美國大量吸收來自全球主要國家的進口商品,幾乎是所有這些國家的主要進口國。而特朗普想要一個對美國更自由、更公平的全球貿易環境。

貿易戰和退出WTO的邏輯是一脈相承的:中國改變不了對美的貿易逆差,而WTO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也沒法維護自由公平的貿易。

在WTO的規則下,全球化並未讓美國普通人受益,相反他們不得不壓低產品價格,與來自其它國家的企業競爭全球這塊除它以外就所剩無幾的蛋糕。更糟糕的是,美國本土企業也紛紛在國外開拓市場,把公司遷移出去,導致大把就業機會喪失。

一組數據能夠大概理解美國對WTO不滿的緣由:

據世界銀行最新的數據,中國的平均關稅為4.33%,美國的平均關稅為1.68%。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中國關稅總體水平是9.8%,美國的總體水平是2.4%。考慮到增值稅等附加稅影響後的真實關稅水平,2017年,美國真實關稅水平是9%,中國真實關稅水平是27%。

中國的關稅比美國高3倍,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是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的4倍,5056億美元對1304億美元。

WTO對眾多不發達國家頗多關照,中國和許多小國家獲利最大。特朗普認為WTO的作用有限,又希望拿着這塊對於他國而言的「肥肉」作為談判籌碼,故此揚言要退出:你們可能想象不到沒有WTO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就要讓你們看看。

作為全球霸主,美國絕不會把自己孤立起來,它不過是不願意像以前一樣為了全球化出讓利益了。

中國剛加入WTO的談判時,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關稅給了好幾年的緩衝時間,一步一步來減,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該減的減,該免的免,一氣呵成,因為這才顯得有大國風範。現在特朗普不願意這樣做了。

《信報》評價了一句,「狂人總統着眼點是實利,完全不在乎無形的價值觀。」。

美國是WTO危機的一環。

WTO自身也處在一個非常艱難而尷尬的處境中。即使沒有美國刻意弱化它的功能,它被許多人詬病的軟肋也在將自己推向懸崖邊緣。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專家威廉·雷恩施對WTO的未來同樣表現出了深深的擔憂,他列出了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世貿自成立以來鮮有值得誇耀的成績。它原本是多邊貿易談判的平台,但在它成立後,再也沒談成過什麼。

第二,WTO廣泛受到左翼人士的批評,世貿組織以犧牲工人、安全和環境為代價向大型跨國企業輸送利益,從而加劇了世貿組織每況愈下的境況。在取締它這一點上,左翼右翼罕見達成一致。

第三,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內部也已人心渙散。發達國家意興闌珊,而從該貿易體系中獲益匪淺的新興經濟體,也不願承擔更多的責任來維持它的存在。

WTO的規則屢屢被冒犯,一些國家長期只行口頭之約,對世貿組織制定的各項規定視而不見。例如過去25年間,新加入的國家常常不願意兌現加入時的承諾。

WTO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

或許早已看出WTO遲早是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美國早就開始緊鑼密鼓開始新的布局。

早在奧巴馬任期內,美國就試圖和重要國家建立新的貿易體系,一來是為了彌補小布什打伊拉克戰爭時,美國跟其他國家迅速縮短的距離,二來是為了挽回在此期間「中國崛起」的全球版圖巨變。因此,這個新秩序體系不包括中國。

而21世紀以來,美國逐步建立起了三個僅次於WTO的重要協定:美國和歐盟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簡稱TTIP),美國和亞太地區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TPP),以及美國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簡稱NAFTA)。有了這些,對美國而言,這就是一個排除中國的新WTO。

它們和WTO最大的不同在於:世貿組織追求的是降關稅、貿易平等;另外三者追求的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這個原則可以衍生出許多內容:零關稅、貨物服務自由流動、禁止貨幣操縱,禁止政府補貼,國企私有化,保護勞工權益(建立工會應當被鼓勵支持),設立高環保標準,信息自由……

考慮到中國國情特殊,目前國內尚沒有給這些機制充分生長的空間。只要建立人道壁壘,中國將很難拼過擁有幾百年歷史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到那時,用關稅來保護本土企業就變得道貌岸然。

但特朗普不喜歡多邊關係,這沒有大權在握的感覺。特朗普在上台不久,美國便退出了TPP,重返亞太的戰略暫時擱置。特朗普在2015年發的一條推特痛批TPP。

「TPP無法阻止日本進行貨幣操縱,而且還留給了中國一個後門進。我們必須阻止這個,我們必須保護美國工人!」

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表態:沒有美國參與的TPP已經沒有意義。一招退群,便讓籌劃多年的TPP名存實亡。

替代TPP的方案是「協商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從而使工作崗位和工業重新回到美國。

我們看到,今年美國在WTO之外的雙邊談判,迅速邁開步伐,然而參與者中,都沒有中國。

7月17日,歐盟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議;99%的商品將實現零關稅;
7月26日,美國與歐盟進行貿易談判,致力於零關稅,並停止對非汽車類產品的補貼措施;
7月27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重啟;
8月9日,美日開展自由貿易談判。
9月5日,美國和加拿大就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談判過程不一定那麼順利,但很明顯美國在逐一擊破,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雙邊談判正在加速,建立新的以美國為主導的貿易秩序。

新玩法,要出現了。

大變局之下,趨利避害,因勢利導,是度過風浪的最佳辦法。此時的中國,正在和美國一樣,建立新的賽道,就看誰先搶佔先機。

截止2018年1月1日,中國已經簽訂了16個自貿協定,涉及24個國家和地區,而2018年中國將有10個自貿協定推進談判,還有10個自貿協定推進可行性研究。中國自貿區的「朋友圈」將進一步擴大。

但中國的自貿夥伴體量一般較小,據商務部的報告稱,即使在談的和處於研究中的自貿協定全部談成,我國的自貿夥伴所涉及的自貿區市場規模也僅佔世界GDP的35%左右。

同時期,美國已達成15個自貿協定,擁有25個夥伴國,截止今年年初,在數量上與中國勢均力敵。

不過,最新的消息傳來,就在特朗普宣布想要退出WTO之際,根據《澳洲人》報道,一個新的亞太大型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簡稱RCEP)將在今年底誕生,參與國家除加拿大、墨西哥、秘魯和智利四個美洲國家,包括了所有TPP成員國,而且幾乎涵蓋了整個亞太地區。一個囊括全球1/2的人口、1/3的GDP、1/4的貿易額、1/5的外資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呼之欲出。

這一項貿易協定已經討論了六年,隨着日本和中國政府關係有所改善,也為貿易協定鋪平了道路。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曾表示,「中國必須主動組建新的國際貿易秩序,RCEP談判拖延了太長時間,中國不能再拖延一年。」

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

在太平洋這一邊,中國一面加大對世界忽略的地區——非洲進行大額投資,一面鞏固亞太地區的勢力。一夕之間,似乎所有人都在拉攏盟友,搶佔地盤。

中國在WTO裡的18年是中國經濟最高速發展的時光,時移世易,美國這個領頭羊若真退出WTO,將是國際貿易秩序的一輪重新洗牌。而在這場新的大洗牌面前,中國與美國都在拚命搶佔先機。

這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

來源: 智谷趨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