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30年 為什麼別的國家成不了第二個中國?

蔣校長

30年基本搞定一輪工業化,這個說法有道理嗎?為什麼中國之後,再無國家能用30年完成工業化?


談國家發展這個尺度的問題,30年這個概念不算長。古人形容巨大的變化,常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來表達。而對於翻天覆地的變化,常用「滄海桑田」這個概念。

但是工業化以來,由於工業化的巨大威力,30年可是不短的一段時間。從我們熟悉的講起吧。

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1949年奪取政權,建立了新中國。然後到改革開放前的1977年,28年,國家實現了安全、獨立,並且打下工業化基礎,花了接近30年。

然後從1978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這時中國GDP達到世界第三;或者算到2010年,32年,中國GDP是世界第二。中國領導人計劃2035年實現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比鄧公原計劃的本世紀中葉提前十五年,從2010年算大約是25年。

看看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於1865年,經過約30年工業化建設,在上上世紀末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經歷了大約30年。然後再經30來年發展,自由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迎來高峰,隨着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經歷了一段最黑暗的時刻。美國開始轉型,走向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道路。

二戰不論,戰後1945年到1973年算一個階段,28年,隨着石油價格飛漲,資本主義各國都告別了便宜能源促進發展的道路,開始先後轉型,轉向信息社會。這一階段可以計算到2002年,用了29年,互聯網第一個發展階段以互聯網泡沫破裂告一段落。如果再加30年,2032年,應該是美國開始以世界第二的身份適應這個世界,不知特朗普會不會把這個時間提前?

歐洲與美國基本同步,1973年成為工業化轉向後工業化的分水嶺。

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迅速進入工業化階段,國力得以大大增強。1894年發生甲午戰爭,日本進入侵略擴張,26年。或者算到到1905年在遠東戰勝俄國,37年。自此再過30年左右,日本經濟已是亞洲一霸,中日爆發全面戰爭。

所以從第二輪工業化以來,搞工業化的國家,高速發展的工業大體經歷30年可以基本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例如韓國,從60年代的漢江奇迹,九十年代進入發達工業體,等等。

三十年基本完成工業化,這有什麼道理嗎?我們知道,第一輪的工業化國家,那可不是三十年,基本都有百年發展史。但是第二輪以後的工業化國家,由於後發優勢,大大壓縮了這個過程,基本三十年完成工業化。


從2010—2016年,韓國GDP總量世界排名從第15名上升到了11名,查詢IMF 2017年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

在中國之後,後發國家還能不能三十年完成工業化?

也很難說,因為工業化鏈條更長了,門檻加高了。獲取技術和資源的成本更高了,還因為對工業化過程限制得更嚴了。比如對碳排放的限制。這些限制加大了工業化的成本,勢必拉長工業化的時間。

有人可以質疑,那麼亞洲四小龍的工業化未能同樣成功,僅僅轟轟烈烈搞了不到十年?這裡也許有政治因素了。所謂亞洲四小龍,看看地圖,除了新加坡,都是圍繞在中國四周的第一島鏈國家和地區,美國有封堵中國發展的需要,有意識的向這幾個國家和地區轉移相關產業,扶植之下,這幾個小經濟體發展起來。至於香港,靠着大陸走向改革開放的紅利,想不發財也難呀。其他國家缺少這種地緣的政治需求,發展到一定時刻就被資本割了韭菜,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有人專門考證,亞洲四小龍和日本在三十年高速發展期後都進入當年的發達國家行列,而中國到2010年人均GDP才4961美元,遠低於發達國家標準;就是去年也不過近9000美元,仍然低於1.2萬美元的聯合國的中位國家線,以此說明中國的工業化比不上亞洲四小龍的發展。

其實中國這三十多年的發展,還真不能這麼看。

首先,中國的崛起是一個大國的崛起,這和周邊小經濟體大不相同。過去的發達國家,人口加總不過十多億,加上四小龍,也沒超過13億。而僅中國大陸人口已經接近14億。這是什麼意思?這意思就是,在原先所有發達國家之外,又完整崛起一個同等體量的國家。這就讓我們明白奧巴馬為什麼說,如果讓中國過上像我們一樣的生活,那將是地球的災難!

其次,地球上還真沒有一個人口十億級的國家崛起的例子。中國在崛起過程中,遭遇了買什麼什麼貴,賣什麼什麼便宜的極大困難,這是亞洲四小龍和日本都沒有遇到的困境,這使得中國集聚發展所需的資本變得舉步維艱。

在中國崛起前,石油價格大約在20美元/桶左右,隨着中國的崛起,價格一路上揚,2008年7月創下147美元/桶的天價;鐵礦石價格在本世紀初還在25美元/噸左右,到2008年居然上漲到130美元/噸左右,海運價格也一路狂飆,同期上漲了8倍。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經歷了瘋狂的上漲,這是其他二戰後走向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從未遭遇的情況。


與此相反的是,當中國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後,由於出貨量大和各廠家的競爭,價格越來越低,廠家的利潤越來越少。最後是生產一噸鋼鐵賺的錢不如種出一噸大白菜賺的錢多,這就是所謂的「白菜價」。發達國家利用他們掌握的資源定價權和市場定價權從中國狠狠地撈了一筆。

這是發達國家的陰謀嗎?也是。他們利用了先發優勢,散布漲價預期。高盛當年預測石油價格可能漲到200美元/桶,拚命地推波助瀾。但是這也是經濟規律使然。中國要發展,需要天量的資源,這也必然導致資源的漲價;中國的產出也是天量的,市場競爭的結果,導致極低的利潤。發達國家幾乎是「白吃白喝」了中國發展的成果。

西方國家散布什麼「中國搭了全球化的便車」,他們怎麼不說中國為此付出了昂貴的車票錢,西方從中國的崛起中攫取了巨額利潤?現在說這些酸話,不覺得羞愧嗎?「白吃」中國二十年,該到了還賬的時候了。


除了買什麼什麼貴,賣什麼什麼便宜以外,與韓國和台灣地區不同,我們還遇上美國最嚴格的高科技禁運,極大拖累了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步伐。看看韓國和台灣,為了打擊日本這個「老二」,美國向韓國和台灣地區轉移了IT技術。三星的存儲芯片,台灣的台積電、聯發科其實都是在美國和西方資本的助力下發展起來的。沒有了三星的韓國和沒有了台積電的台灣地區,想通過自己的工業化努力進入發達行列,很難說不是南柯一夢。

反觀大陸,工業化走到今天,禁運逼得中國人必須和世(wai)界(guo)比,必須把世界上所有的高科技行業都自行發展起來,美國也做不到這一點吧?

中美科技實力差距對比


因此今天的中國,雖然工業化進程30年後人均GDP還沒比上那些小的國家和地區,但是積累起的工業底蘊已然不可小覷,一旦爆發出高科技的能量,「一個中國,一個外國」的說法恐不足以形容。

老子曰: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本來忽悠知識經濟是想讓後發國家為他們的知識產權,他們的高技術多付點錢,結果不幸他們自己也被自己忽悠了,以為靠這也能過得好日子,實體經濟再次大幅外流。等他們醒悟過來,已經被做成白菜價的產業想再撿回來就無比困難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呀。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還有資本願意投資這種鍊鋼鐵不如種白菜的行業嗎?而中國,則在這種被西方「禍害」的環境下,練出了強大的競爭能力。關鍵是,這種能力正在向高科技行業延伸。

體會到特朗普的無奈了吧?只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怎麼理解後發國家工業化需要三十年這個概念?我現在也解釋不清楚,但是上面的實例應該涵蓋了大部分後發工業化國家的實踐。基本上,一種工業發展方式,大約30年會走到一個極限,要求政府對經濟發展方式作出轉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或者轉換到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上。

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基本是投資擴產的發展方式。從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進入金融危機後,這種外向為主的發展方式就走到了盡頭。中國政府及時調整了發展方式,一方面儘快促進經濟轉型,走向效益型經濟,第二方面促進內需,提高國民的消費能力,第三方面推進一帶一路,為國家未來發展開闢新的市場。三管齊下,效果正在逐步呈現。

國家領導人提出,用兩個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無巧不巧,這又是一個三十年的計劃。其實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有幸至少見證兩個發展的轉折點: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我們當然希望能見證第三個轉折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中國經過三個三十年的工業化,在國家建國百年的時刻,回顧過去,彈指一揮間,滄海桑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