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日本政府確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科學計劃,口號是「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此前,在諾獎的百年歷史中,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日本,還只有9位得主。
當時很多人以為日本人吹牛,包括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毫不客氣地抨擊這樣的目標“很沒腦子”。但結果,他當年就拿到了諾貝爾化學獎,算是一個開門紅。
以後每年的諾貝爾獎,似乎都少不了日本人的身影。今年10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又被授予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和他的美國同行。
算起來,從2001至2018年,獲諾獎的日本人已有18位。照這樣一年一個的節奏,「50年30個」目標,幾乎已沒有懸念。
看看日本,想想中國。毫不客氣地說,中國確實應該感到慚愧。
最近40年,中國經濟成就世界矚目,但科研水平呢?
自然,進步也是巨大的。但作為巔峰水平的重大發明發現呢,就以諾貝爾科學獎為例,到目前為止,還只有屠呦呦一個人獲得過,而且獲獎的項目,還是40多年的發現。
日本人那麼頻繁能拿諾獎,難道是日本人更聰明?
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不會贊同。想想古代中國,我們一個又一個重大發明,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難道現在的中國人都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綜合媒體報道過的一些側面,探討一下日本人的科研水平吧。
1,貨幣上的秘密
很多文章都提到了日本的紙幣,確實讓人深思。
在絕大多數國家,鈔票上的人物,往往都是政治家。
日本則是例外,清一色學者。
一千元日元鈔票,上面人物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學家,1928年,他在非洲研究黃熱病時因傳染上病毒而去世,他的墓碑上寫着:「他畢生致力於科學,他為人類而生,為人類而死。」
五千元日幣上的人物,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葉,說起來,她還當過《朝日新聞》的記者。
最大面額一萬日元上的那個人物,則是日本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他被認為是「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當然,也必須指出,他是一個軍國主義教育者,是侵略中國的一個積極鼓吹者。
看到一位朋友曾撰文這樣感嘆:將最崇敬的人印在每一個國民、每天都在數次進行的日常活動裡,意味着最隆重的懷念、最深刻的尊敬。日本人對知識淵博的人表達最大敬仰。
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坦率地說,中國與日本,確實還有一段距離。
當年甲午海戰,清朝戰敗,賠償白銀2億多兩。按照一些文章介紹,當時的日本明治政府,從中提取1000萬日圓(佔賠款總額的2.8%),設立了教育基金,資助日本的義務教育。
由於這筆資金,到1898年,日本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7%;到1910年左右,日本已完全普及了國民教育。直到今天,我們也很難說普及了義務教育吧。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在有些地方,對比一下政府大樓和學校,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一句口號。
想想確實讓人扼腕,中國的海軍軍費被挪用修建頤和園,日本卻用中國賠款加強軍備、普及義務教育。教訓慘痛啊!
2、這樣對待失敗
看到一位赴日科學家的文章,談了他的一個親身感觸:
我第一次參加日本實驗室內的小組會(seminar)。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對待所謂「錯誤」結果的態度。他們會非常認真地研討結果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錯。但他們不會對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評。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道理人人皆知,日本人真正做到了。與此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往往壓制失敗,動不動就追責。那麼以後,誰還敢去嘗試新的東西呢?甚至,誰還敢說真話呢?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着科研體制改革的推進,中國的情況未必這麼不堪。但在我們這個社會,很多時候,多做事多犯錯,什麼都不做,反而最受好評,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子。
當然,日本也有轟轟烈烈的科學造假。
記得2013年,日本「美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等人,宣稱成功培育出能分化為多種細胞的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這一重大成果,當時被譽為「諾貝爾獎級別」。
但拿到諾貝爾獎是不可能的,因為隨後很多科研人員就指出,這個發現疑點太多,小保方晴子所在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調查后認為,美女科學家在論文中有篡改、捏造等造假問題,存在嚴重學術不端。
科學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
最後的結果,小保方晴子的導師、日本著名科學家的笹井芳樹自殺身亡。很多人認為,笹井芳樹無法面對學生欺詐的現實,覺得只有自殺才能洗刷恥辱。
自殺當然也不可取,但類似小保方晴子的學術不端,中國應該也有不少吧,有幾個人像笹井芳樹這樣認真、剛烈呢?
3、對科學的真正重視
重視不重視,歸根到底,還是得看投入。
就看以前的數據吧:從2005年到2015年,日本這十年的科研經費平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居發達國家首位,而2016年美國為2.8%,約4650億美元。
可以說,在科研投入比重方面,日本比美國還要高!
文章開頭提到的日本「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計劃,其實正顯示了日本對科研的重視。
這帶來的,是科研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職業威望。
據介紹,在日本,科學家被稱為「先生」。而「先生」一詞不是誰都能用的,只有民眾心中最為崇高與敬仰的職業,才能有此殊榮。
日本科學家的待遇,反正大大高於政治家,更別提普通職員。哪怕一段時間內沒有科研成果,科學家也不用擔心丟掉飯碗,也不用費盡心機找各種發票來報銷。
正是這樣,日本科學家才能專註於科學研究,才成就了最近18年諾貝爾獎的爆發。諾貝爾科學獎有滯后性,有時可能長達20年,但日本的這種厚積薄發,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簡單總結一下吧:
日本有日本的國情,中國有中國的特殊性。日本的做法也未必都可取,比如就是想捕鯨魚來吃,日本人也要虛偽地打着科研的旗號。
但科研來不得半點虛假,在這方面,日本確實還有很多讓我們慚愧的地方。他山之石,總可以攻玉吧。
日本人能夠取得的成就,中國人難道真做不到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